当前位置:首页 > 仰拱及仰拱填充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隧道 仰拱及仰拱填充 施工单位 交底时间 隧道出口仰拱及仰拱填充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内容: 为满足施工要求,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编制***隧道出口仰拱及仰拱填充施工交底,本交底仅适用于DK***+900~DK***+924段Ⅴ级围岩施工。 1施工方案及设计参数 1.1施工方案 1、本隧道仰拱隧底洞身开挖一次成型。仰拱开挖采用人工风镐配合挖掘机开挖,开挖尺寸见图1。施工前进行测量放线,测定开挖至隧底设计标高,严格控制隧底超欠挖,最大超挖不得超过25㎝。 2、施工前先在边墙上画出内轨顶面标高及施工里程,以便控制仰拱隧底开挖。 3、仰拱开挖分段开挖,分段长度根据栈桥长度而定,如栈桥长度制作为12m,必须确保栈桥两头搭接至少有2m的搭接长度。分段开挖长度控制均匀,以便中心排水沟能顺接,防止出现中心排水沟搭接有短了或长了的现象发生。 4、此段仰拱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以便封闭成环,一次开挖整幅长度不得超过3m。确保隧底中部初期支护的工字钢端头能抵在坚硬的岩层上,防止围岩向一侧挤压。 5、仰拱施工时,为不影响掌子面的工作,在洞内架设栈桥跨越仰拱作业区,运输设备从桥面进行,桥下进行仰拱作业。仰拱开挖并修整成型,采用装载机将栈桥拖拉至作业区,架好支稳,并利用废碴填筑好上下桥坡道,即可进行下部正常施工。 1.2设计参数 采用隧道内架设Ⅰ字钢栈桥施工仰拱的方案。 (1)仰拱开挖尺寸见图1。 (2)初支参数:仰拱采用Ⅰ20b型钢钢架及C25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 仰拱钢架各节点采用24cm×22cm×16mm钢板、通过M24×80螺栓连接成整体,仰拱钢架与边墙钢架连接采用采用30cm×56.2cm×16mm钢板、通过M24×80螺栓连接成整体;型钢拱架纵向通过Φ22钢筋连接,纵向连接筋按环向间距1.0m/根、八字型布置于型钢内侧,并与型钢焊接牢固。 (3)喷射砼采用湿喷法施工,厚28cm(素混凝土)。 填充面 仰拱开挖五寸台(一) 内轨顶面填充面 仰拱填充五寸台(二) 2施工要求 (一)仰拱施工 1、仰拱初期支护施工前将隧底虚碴、杂物、泥浆、积水等清除干净,并用高压风将隧底吹洗干净,立即喷射4cm厚混凝土封闭仰拱,再安设型钢钢架,经检查合格后复喷C25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28cm。超挖部分采用同级砼回填,严禁有回填片石现象发生。 2、下台阶C单元型钢拱架施工时,注意焊接厚16mm、尺寸24cm×46cm的连接钢板(钢板位置见图2),并采用无帆布覆盖连接板,以防喷砼堵塞连接孔。仰拱钢架安装时,先安装D单元,将连接板螺栓孔对准,在连接板间设置3mm厚橡胶垫片,并套上螺栓、螺母(不拧紧);再逐节安装E单元,并依次套上螺栓、螺母(不拧紧);待各单元节安装并经测量符合要求后,再拧紧连接螺栓,并安装纵向连接钢筋。 3、喷射作业时,喷头距受喷面的距离为0.8~1.2m。有水地段施工时,先清理地表积水,再从远离出水点处开始喷射,逐渐向涌水点逼近,直至覆盖涌水点。钢架与仰拱底的间隙必须用喷混凝土充填密实,钢架全部被喷射混凝土覆盖,覆盖层厚不得小于30mm。洞内喷射作业的气温在15℃以上,并不得低于5℃。 4、仰拱超前拱墙衬砌施工,其超前距离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5、仰拱或底板的伸缩缝、变形缝处作防水处理,其工艺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6、仰拱或底板施作各段一次成型,不得分部灌注。 7、围岩较差地段的衬砌向围岩较好的地段延伸,延伸长度为5~10m。 8、偏压衬砌段延伸至一般衬砌段内5m以上。 (二)钢筋施工 1)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折曲,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2)钢筋的交叉点处,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的方式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 3)除设计有特殊规定者外,箍筋与主筋垂直。 4)确保Φ22钢筋的保护层净厚度5.5cm。 5)根据安装需要可配以必要数量的架立钢筋。 6)钢筋骨(网)架先行预制,并有足够的刚度,必要时可补入辅助钢筋或在钢筋的某些交叉点处焊牢,但不得在主筋上起弧。 7)安装钢筋(网)骨架时,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也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装钢筋骨(网)架时,不妨碍浇筑工作的正常进行,不造成施工接缝。 8)钢筋骨(网)架经预制、安装就位后,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 (三)混凝土施工 1、浇筑混凝土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须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2、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混凝土堆积高度不超过lm. 3、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根据捣实方法确定,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浇筑厚度不大于30cm,用表面振动器浇筑层厚度25cm,人工捣实浇筑层厚度不大于15cm。 1)使用插人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2)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为。 3)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止。 4)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180min。当超过时预留施工缝。 5)施工缝的位置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①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用人工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2.5MPa;: ②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铺一层厚为10mm~20mm的1:2的水泥砂浆。 (四)施工注意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