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麦秸打包机机构及传动装置设计
输入 电机轴 Ⅰ轴 输出 输入 输出 n/r2min -13.3 3.136 3.012 2.89 25.23103 1440 3 3.536 0.95 3.168 3.042 2.92 63.033103 62.43103 514.29 0.96 Ⅱ轴 2143103 557.723103 211.93103 5523103 108.96 2.72 30 0.96 Ⅲ轴
四、设计小结
针对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 24 -
五、参考文献
[1] 申永胜.机械原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郑文纬,吴克坚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邹惠君.机构系统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 王三民.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 孟宪源主编.现代机构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6] 严家杰着.基本机构分析与综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7] 华大年,唐之伟主编.机构分析与设计.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5 [8] 华大年,华志宏,吕静平.连杆机构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9] 刘政昆.间歇运动机构.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10] 邹慧君等编译.凸轮机构的现代设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11] 邹慧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2] 王玉新主编,《机构创新设计方法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 [13] 罗洪量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86年。
[14] 飞思科技,《JSP应用开发详解》(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15] 李翔鹏,《Pro/E高级实例》,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 [16] 张忠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17] 王隆太,《机械CAD/CAM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忽略此处.......
- 25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