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精】普通话培训资料

【精】普通话培训资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0 5:04:01

指定的文章范围共有60篇。在测试时,由于应试人无法预测到自己会抽取到哪一篇文章,所以对每一篇文章都应该精心做好准备,努力发好每个字的字音,做到语句流畅、语调自然。这个部分主要是考查应试者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

60篇文章决不是个小数目,而应试人如果真的对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认真地读过好几遍的话,他的普通话水平一定已经得到了不少的提高了。

朗读文章确实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属于应试技巧的地方。

应试人除了认真准备好文章的朗读外,在测试时,应试者绝对不能结结巴巴,一定要很流畅地读下来。因为一结巴听上去就语句不连贯,有读破句的感觉。所以,应当尽量地控制自己,尽量不要人为地制造一些心理压力。在测试前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文章已经读得很熟了,朗读时就不会害怕了。

必须记住,没有一个人可以拿着朗读材料不做任何准备直接读出来的。即使是播音员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他也必须认真读,做好准备。

另外,在听录音跟着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听清楚一些关键的东西。比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轻声、儿化、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语气词“啊”的变化(较自然地过渡过去即可),还有语气的处理问题,等等。如果有条件的,可以找个语音复读机来,放慢语速,仔细听辨。

语气词“啊”的音变及变读规律

语气词“啊”在句中或句末,一般都会受前一音节尾音的影响而发生音变。 前一音节尾音是i、?的,读“呀”(ya);

前一音节尾音是u(包括ao、iao),读“哇” (wa) 前一音节尾音是n,读“哪”(na); 前一音节尾音是ng,读“nga”[?a]; 前一音节尾音是-i2,读[za]; 前一音节尾音是-i3,读[ra];

前一音节尾音是a、o(不包括ao,iao)和 e 时,读“呀”(ya)。 练习:

看啊1(na),多美的一幅画啊2(ya)!那上面有山啊3(na),水啊4(ya),树啊5(wa) , 花儿啊6(ra),还有许多小动物呢,有公鸡啊7(ya),白鸭啊8(ya),猪啊9(wa),羊啊10(nga),大水牛啊11(wa),枣红马啊12(ya), 还有一只小白兔啊13(wa),多热闹啊14(wa)! 是啊15(ra),画得就像真的一样啊16(nga)!

有些应试者在测试现场进行测试,由于文章不熟悉,句子一再被读成“破句”。一看这样子就可以知道,他事先根本就没有好好看过、读过文章,不做任何的准备工作就来参加测试,又怎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呢?

在测试时一定要记住:绝对不能随心所欲地替作者添字,减字或改换其中的词语。这样做都会被扣分的,因为你没有“忠于”原作。

我们在进行朗读准备时就必须看清楚,仔细读,不要随意加减,不要自作主张,想当然读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就可以很从容地读,不要着急,语速不要很快,不要去赶着读,越读越快,在语音上就容易出错。

关于朗读的语调

避免读书腔;

避免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

避免通篇上扬或通篇下抑,根据文章基调,做到抑扬得当; 注意词句中的轻声及轻重格式。 注意语速。

朗读短文时,语气语调要自然,读起来轻重、抑扬、快慢要基本合理,避免方言语调、避免整篇都是上升、下降或很平的调,一字一顿、一词一顿也都要避免,总之,听上去不自然的现象都要避免。语速也要适当,要快看慢读(不能太慢),掌握好节奏。

朗读不是朗诵,不需要进行艺术处理,只要自然流畅地读出来即可,如果用朗诵腔用得不得当,反而会破坏了自然、正常的语气语调。正确、连贯、流畅是主要的,美是次要的。

13

在测试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有些应试者为了更好地朗读,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太好、不够标准的字、词重新去读一遍。这样做的动机和出发点当然是不错的,是为了使自己的朗读得更好些、更完美一些。但事实上,一旦你回过去重新读,就得被扣掉分,而且扣得比只错一个字更厉害,一次要扣0.5分。

正确的做法是:如果读错了,就让它去,只管往下读,绝对不要回过去读。而单字、词语发现读错,是可以再读一次的。

朗读中,漏添改字、破句卡壳重读、字顿词顿等都是低级错误,为此而影响等级的为数不少,大家要将这些低级错误控制在最低限度,最好没有,以便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取得较好成绩。

第三项备考建议

多读多练,重视语音提示; 努力克服不良朗读习惯; 多听示范录音.

模拟试卷(朗读)

作品1号 节选自茅盾《白杨礼赞》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儿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

第四项测查要点

测查方式:无文字凭借单向说话3分钟;

测查内容:考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 分值计算:总分40分。

说话评分标准

1、 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分6档评分。

一档:语音标准,或极少失误,无方音。扣0、1、2分。 二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有方音但不明显,扣3、4分。

三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但方音较明显;或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有方音但不明显,扣5—6分。 四档: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方音较明显,扣7、8分。 五档:语音错误超过15次,方音明显,扣9、10、11分。 六档:语音错误多,方音重,扣12、13、14分 2、 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10分。分3档评分。 一档:词汇语法规范,不扣分。

二档:词汇语法偶有不规范。出现3—4次语病,或出现1—2次方言词语或方言语法,扣1分。出现5次以上语

病,或出现3-4次方言词语或方言语法,扣2分。

三档:词汇语法屡有不规范。出现5-6次方言词语或方言语法,扣3分;出现7次以上方言词语或方言语法,扣4

分。

3、 自然流畅程度,共5分。分3档评分。 一档:语言自然流畅,不扣分。

二档:语言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背诵腔。扣0.5、1分。

14

三档: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明显背诵,扣2—3分。

4、 说话不足三分钟,每缺30秒,加扣3分。说话时间少于或等于30秒,说话成绩为0。

5、 应试人不按要求说话(如反复纠错、简单重复、背稿、离题、复述作品、讲故事等),测试员要及时干预。干

预无效,酌情扣5—10分。

6、 因机测无法干预时相应的扣分办法:

(1) 背作品:根据占用时间,每分钟加扣5分。适量引用且时间较短不扣。 (2) 复述作品:根据占用时间,每分钟加扣3分。

(3) 偏离话题:如明显离题,每分钟加扣3分。如讲了试题中的两个话题,按离题处理。(如考生未说明所选话题,

以开始时所说话题为准)。

(4) 无效语料:即简单重复、反复纠错、与话题毫不相干,根据占用时间,按缺时扣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30个)

(1)我的愿望(或理想) (2)我的学习生活 (3)我尊敬的人 (4)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5)童年的记忆 (6)我喜爱的职业

(7)难忘的旅行 (8)我的朋友 (9)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 (10)谈谈卫生与健康 (11)我的业余生活 (12)我喜欢的季节(或天气) (13)学习普通话的体会 (14)谈谈服饰 (15)我的假日生活

(16)我的成长之路 (17)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18)我知道的风俗 (19)我和体育 (20)我的家乡(或熟悉的地方)(21)谈谈美食 (22)我喜欢的节日 (23)我所在的集体(学校、机关、公司等) (24)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 (25)谈谈个人修养 (26)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 (27)我喜爱的书刊

(28)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9)我向往的地方 (30)购物(消费)的感受

测试中怎样说话?

由于一般情况下,说话总是比较随意的,脑海里思索的是组词成句,是表情达意,较少去考虑语音问题,一般很难做到一边想词,一边同时在思考、辨别这个字是 “翘舌”还是 “平舌”?是“前鼻音”字还是“后鼻音”?所以对于方言区人士来说,这个测试部分是最难把握的,最容易顾此失彼。即使是北方方言区的人,也往往会在这里显露出了他的方言特色来。

“说话”应该具有普通话口语表达的特点。所以,在测试时要求大家做到: 第一:语气自然,语句组织随意。

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气等都应该是日常口语时的自然状态,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说的,在测试的时候你也怎么说。

有些应试人为了使自己更有把握,把三十篇说话题目都用文字写下来,并且一篇篇背出来。这是很要不得的。平时交谈我们哪有这样说话的?总是顺口说来,说到哪儿是哪儿。所以,应试者绝对不要去写稿子,去背稿子。“说话”如果变成了背书,就成了书面语的朗读了。这样 “说话”肯定就不自然了。费了太多的力气不说,思路也被限定,如果到时忘词,反而说不下去了。

第二:尽量使用口语词汇。

汉语书面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运用这种词语可以显得比较典雅、精练,表现力也十分丰富,当然是很不错的。但这种典雅的语言,优美的语句大部分是用在书面语上的,比如散文中就经常会有些华丽的辞藻。在口语中这种语言就很少会去使用,因为它们不够生活化。比如:乞讨、要饭;母亲、妈妈。书面语中往往使用前者,口语往往就使用后者,显得比较简单、明了。

一位应试者说:“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家人都去郊外远足了”,这语句当然很优美,但在生活中谁会这样去说话呢?也未免太做作了些吧。我们应该说“今天天气很好,很早,太阳就出来了。我们一家人到上海的郊区去随便走走。”注意一定要自然,多用口语。

在测试的时候,如果能适当地用些普通话口语,带上点儿化,比如“这件事真有趣儿”,“他已经没辙儿了。”如果这样的“话儿”说得多一些,就可以显得口语色彩较浓。但是切记,如果你没有把握说好儿化韵,说出来的“儿”是怪腔怪调的,那还是不要那样去说为好。

第三:要多使用短句。

15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使语言简洁明了,常常会使用一些短句。而比较长的语句,特别是带有很多修饰成分的句子,在生活中应该是很少见的。所以,应试者要尽量避免使用长句来表述,表达自己的想法,应该尽可能地用短句。这样,才能接近或者完全就是在说生活中的语言了。

第四:避免使用过多的口头禅。

人们在平时说话的时候常会带上些口头禅,会在话语之间用上“啊”、“那么”、“就是”、“就是说”、“是吧”、“的话”等等与语句无关,而是在进行句子组织的一些连接词。这些词在测试的时候如果少量地、适当地用是完全可以的,有时这样使用还能使句子的语气比较舒缓、显得比较亲切,易于理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能机械地重复很多遍完全相同的词语,甚至于贯穿在 “说话”的整个过程中。比如一句话中出现好几次“那么、那么、这个、这个”就不好。因为你这样说话,会使话语断断续续,显得很不流畅,语意也就不够清晰、明了了。

第五:要有对象感.

虽然是面对计算机,说话时也要设定一个对象。这个对象不能是特别熟悉的人,更不能是老乡;而是一个刚认识不久的朋友,并且普通话不错,你不想在他面前表现太差劲。不少同学可能有网上语音聊天的经验,只不过在测试时是你一个人在说,而对方更乐于倾听罢了。

怎样准备说话

“说话”这个部分是命题的,规定了一个话题的范围,我们必须根据这个话题来进行构思,展开。所以,应

该在测试前作一些准备工作的。

“说话”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审题

“说话”部分共有30个话题。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几个大类:记叙描述类,议论评说类,说明介绍类。 说明介绍类的题目:我和体育,我喜爱的职业,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

议论评说类题目:学习普通话的体会,谈谈服饰,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谈谈卫生与健康、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谈谈美食、谈谈个人修养。

除了以上的题目,其他的就是记叙描述类的题目了。

以上的分类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如果谈话的角度不同,谈话的内容不同,就完全可以兼类。有的题目既可以从介绍、说明的角度去谈,也可以从叙述、描写的角度来说,完全由说话人自由决定,形式不拘。

第二:选材构思

根据上面的语体类别,我们先考虑构思框架、选择材料、列出提纲。

列提纲的目的,是为了使“说话”有条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分几个部分来说;在每一个部分中又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谈;这些话里面可能我会用上哪些词。仔细一点的,还可以想一下,我用的这些词普通话的正确读法是什么,吃不准、不太有把握的词在准备时还可以查查词典,确定它的正确读音。

有时,同类题型是可以相通的。比如:我最尊敬的人,可以是爸爸、妈妈、老师、这样,我们准备了一个题目,就可以涵盖三四个说话题了。我们可以先大致上作一下归类。这样,你就不用去准备30个题目了。

第三:注意语音准确、词汇语法规范

既然是命题“说话”,就与平时说话有不一致的地方。平时说话,听话的对象是你的同学、同事、朋友;测试时,你面对的是测试员或电脑。

同学听你说话,只是在听你说话的内容,至于语音上的一些问题,也许他已经注意到了,但只要不影响交际,只要不妨碍他对你的话的语意的理解,他就不会来管你,随你怎么说去。

测试员不同,他听你“说话”,除了注意你的语意、你的表达,了解你说些什么外,还特别注意你的语音情况:有没有“翘舌音”,该翘舌的翘了吗?前后鼻音有没有说好?有没有入声字???同时,测试员还在注意你使用了哪些词,这些词是不是普通话的词语?合乎不合乎普通话的语法规范?

比如说,普通话说:吸烟,喝酒,吃饭。这三个动作用的是不同的词;如果用上海话来说就都是“吃”,你在“说话”时,就必须说成普通话的习惯用语,不能都去“吃”。

还有“我很高兴”。上海人说上海话时是说“开心”的,在这里就不能说“我很开心”或者“我老开心”的了。必须说“很高兴”。另外,像“玉米”不能说成“珍珠米”;“对面”不能说成“对过”。还有“我有吃过”等等。

说话词汇、语法不规范(举例1)

(请注意文中的上海话词汇和语法)

16

搜索更多关于: 【精】普通话培训资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指定的文章范围共有60篇。在测试时,由于应试人无法预测到自己会抽取到哪一篇文章,所以对每一篇文章都应该精心做好准备,努力发好每个字的字音,做到语句流畅、语调自然。这个部分主要是考查应试者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 60篇文章决不是个小数目,而应试人如果真的对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认真地读过好几遍的话,他的普通话水平一定已经得到了不少的提高了。 朗读文章确实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属于应试技巧的地方。 应试人除了认真准备好文章的朗读外,在测试时,应试者绝对不能结结巴巴,一定要很流畅地读下来。因为一结巴听上去就语句不连贯,有读破句的感觉。所以,应当尽量地控制自己,尽量不要人为地制造一些心理压力。在测试前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文章已经读得很熟了,朗读时就不会害怕了。 必须记住,没有一个人可以拿着朗读材料不做任何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