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22、某国为了防止在战争中敌方使用生物武器,对所有参战人员都接种了天花病毒疫苗,以提高特异性免疫能力。以下关于该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免疫属细胞免疫,无体液免疫 B.抗原可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C.只有形成记忆细胞,再遇到天花病毒时才能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D.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23、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明显的出汗现象,说明( ) A、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 B、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
C、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 D、这种情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
2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A. a和b处 B. a、b和c处
C.b、c、d和e处 D. a、b、c、d和e处 25、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 A.浆细胞 B.过敏反应 C.记忆淋巴细胞 D.免疫反应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4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26、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所产生的反应是( )
A、汗腺分泌增加
B、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使体表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
第5页 共8页
C、骨骼肌不自主颤栗,使产热增多 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7、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 )
A.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细胞体只能通
过突触实现
B.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 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
28、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毒素是抗原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一种抗体只能专门抗击一种病原体 29、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通过握手传播
B.艾滋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艾滋病可通过母婴传播 C.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攻击B细胞和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人体感染HIV后潜伏期可达2~10年 30
、
下
列有关
免
疫
的叙述
不
正
确的是
( )
B.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 C.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 D.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死侵入体细胞内的抗原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31.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
(1)人们把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
第6页 共8页
环境指图中的标号 部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2)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 (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 、 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器官系统。
(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 。(填字母)
32、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 ;刺激b处,肌肉 。(填“收缩”或“不收缩”) 33、右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请用“+”(促进)或“-”(抑制) 表示图中A.B.C.D四处的作用性质。 A. B. C. 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A
第7页 共8页
寒冷、过度紧张等 D 下丘脑 垂体 C (E)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 受 分泌的促甲状腺
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E 的 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3)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 中 含量多少的调节。 (4)甲状腺激素的这种调节方式 称为 调节。
34.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体的化学成分为 ,当 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受到抗原刺激时,该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 ,最终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3)下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其特点是 , 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
的 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
第8页 共8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