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B.若绳端移动相同的距离,使用两滑轮组所做额外功相同 C.若G1=G2,则F1>F2
D.若G1=C2,则甲、乙的机械效率相等
18.(3分)(双选)如图所示,A、B是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A、B下沉,放入乙液体中B下沉,若液体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mA<mB
C.A在甲中所受的浮力大于在乙中所受的浮力 D.B对甲容器底的压力大于对乙容器底的压力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19.(3分)如图所示是一个火车上常见的售货用手推车,当前轮A遇到障碍物B时,服务员会在C点施加一个力使前轮抬起,请画出这个最小的动力F1以及此时的阻力F2的力臂L2。
20.(3分)如图所示,一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进入水平面后做减速运动,请画出小车在水
平面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第21题6分,第22题8分,第23题7分,共21分)
21.(6分)在学习重力时、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进行了一些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物体 物体1 物体2
物体质量 0.05 0.10 第5页(共9页)
重力 0.5 1.0 比值(G/m) 10 10
物体3 0.20 2.0 10 ①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表格有不足之处,这个不足之处是: 。 ②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③实验结论是: 。
(2)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选填“变化”或“不变”);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得出:重力的方向是 。
22.(8分)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cm、高度为6cm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2
(1)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A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分别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在实验步骤B中铜块所受浮力F浮= N。
(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4)用表格中的数据可算出实验F中液体的密度是 kg/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第6页(共9页)
3
B 2.6 C 2.5 D 2.4 E 2.4 F 2.3
(5)还可以算出了步骤B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Pa。
23.(7分)同学们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用了若干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格等距。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上翘,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 旋一些(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 。
(2)如图甲所示,如果将弹簧测力计挂在“2”位置,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可以使杠杆水平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
将测力计向左上方斜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其读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思维活跃的同学们用图乙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一般不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4)图乙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 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平衡。 五、综合应用题(第24题10分,第25题11分,共21分)
24.(10分)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200N的拉力,把重为900N的物体沿着长为5m,高为1m的斜面匀速拉到斜面顶端。 (1)求此过程中做的有用功; (2)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3)某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将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 。(用η、F表示)
第7页(共9页)
25.(11分)如图甲所示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质量为3kg,要求对水平地面压强不超过3000Pa,机器人在水平地面运动时,所受推力与速度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求: (1)该机器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至少多少m?
(2)该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300N时,匀速直线运动2s能通过多远路程?此时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
(3)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推力的功率是多大?
2
第8页(共9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