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文件_vB

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文件_vB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9:08:23

区间测速系统 设计方案 页数: 5 / 41 在道路上设置前后两个固定测速点,当车辆通过前一个测速点时,测速设备的车辆识别系统就会立即采集该车的通行信息,包括车辆号牌、通过时间、车辆特写及全景图片等。当该车通过后一个测速点(即区间出口处)时,识别系统再次收集该车的通行信息。然后,系统可以通过公式轻松计算出这辆车在单位时间内,走完这段定长的区间所用的速度。

(二)监控范围大

区间测速系统由于对监控路面进行长距离监控,对该区间内行驶的机动车进行全程监控,扩大了超速监控的范围,控制了区间内整体的行车速度。

(三)精确度高

区间距离为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测速范围为全区间,通过激光测量标定,距离误差几乎为零。且所测车速为区间内的平均车速,而不是某一段路程的车速,更容易被驾驶人接受。

(四)防止“反测速”

为逃避“电子警察”抓拍,有些车主在车辆上安装了“电子狗”,能在固定测速、移动测速甚至智能治安卡口等“电子警察”系统前方发出语音提示,提醒驾驶人降低车速,实现“反测速”功能。使用区间测速系统后,可以让“电子狗”等一切反测速高科技设备“无所作为”,提高有效打击违法行为的能力。

(五)测速效率高

单点测速设备取证系统中,如果有超过一辆车在图像中出现,因系统不能分辨出是哪辆车超速,该图像就是无效数据,不能作为有效证据使用。而区间测速提供的图像即使有其他车辆出现,也可以根据某辆车在区间内行驶的时间,计算出该车的行驶速度,图像是有效证据,这样就避免了单点测速因图像问题带来的矛盾。

(六)处罚及时

利用区间测速,区间后一个测速点处的执勤民警可以通过测速系统及时掌握

区间测速系统 设计方案 页数: 6 / 41 车辆行驶速度,加大了对车辆超速交通违法行为的管理。

1.2 设计依据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本设计,具体如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3、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 445-2010) 4、 《畅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2012 年)

5、 《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A/T 959-2011) 6、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7、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形符号》(GB 11797-2005)

8、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 17859-1999) 9、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1994) 1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1995) 11、 《道路交通事故案卷文书》(GA 40-2004) 12、 《道路交通流量调查》(GA/T 299-2001) 13、 《道路交通堵塞度及评价方法》(GA/T 115-1995) 14、 《城市道路交通秩序评价方法》(GA/T 175)

15、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T 491-2004) 16、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图形符号》(GA/T 492-2004) 17、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GA/T 493-2004)

区间测速系统 设计方案 页数: 7 / 41 18、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7-2014) 19、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A/T 509-2004) 20、 《交通电视监控系统验收规范》 (GA/T 514-2004)

21、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设计制图规范》(GA/T 515-2004) 22、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程序与要求》(GA/T 651-2006) 2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 2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 2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26、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94)

27、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 28、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 833-2009) 29、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A/T 515-2011)

30、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 31、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

1.3 系统设计 1.3.1 设计综述

本设计的高清智能卡口以机动车过车记录和测速为核心,同时具备逆行违法抓拍的功能。

1.3.1.1 系统结构

本设计采用的硬件架构是智能摄像机+前端管理主机的模式。智能抓拍一体

区间测速系统 设计方案 页数: 8 / 41 机抓拍车位,对违法行为进行检测并取证。本项目中高速公路为双向八车道,单一断面为3条行车道和1条应急车道,本设计采用一台300万卡口摄像机覆盖两条车道的方式,完成覆盖所有行车道和应急车道。系统由高清智能抓拍一体机、LED补光灯、闪光灯、控制主机和情报板等组成,如下图:

1.3.1.2 区间测速功能设计

本系统测速功能分为点测速和区间测区两种,点测速通过前端雷达设备完成,区间测速通过计算机动车通过两个卡口点的时间和两个卡口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完成。

系统对所有通过检测区域的车辆采集1张高清图片。图片能清晰反映路况信息、车辆特征信息,并在图片上叠加时间、地点和车辆信息,对于超速车辆将叠加超速信息。

整个测速区间分为三个部分,区间测速起点、超速提醒点和测速终点。根据实现路线,可将单个测速区间设置在10~15公里。如下图:

搜索更多关于: 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文件_vB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区间测速系统 设计方案 页数: 5 / 41 在道路上设置前后两个固定测速点,当车辆通过前一个测速点时,测速设备的车辆识别系统就会立即采集该车的通行信息,包括车辆号牌、通过时间、车辆特写及全景图片等。当该车通过后一个测速点(即区间出口处)时,识别系统再次收集该车的通行信息。然后,系统可以通过公式轻松计算出这辆车在单位时间内,走完这段定长的区间所用的速度。 (二)监控范围大 区间测速系统由于对监控路面进行长距离监控,对该区间内行驶的机动车进行全程监控,扩大了超速监控的范围,控制了区间内整体的行车速度。 (三)精确度高 区间距离为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测速范围为全区间,通过激光测量标定,距离误差几乎为零。且所测车速为区间内的平均车速,而不是某一段路程的车速,更容易被驾驶人接受。 (四)防止“反测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