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3.4 第三章 化工流程(一)练习(含解析)
[3.2,6.4)之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SiO2 粉碎锌白矿(或充分搅拌浆料、适当加热等) (2)Zn+CuSO4===Cu+ZnSO4
(3)3Fe+MnO4+7ZnO+9H===3Fe(OH)3+MnO2+7Zn 使Fe沉淀完全,而Zn不沉淀 (4)ZnSO4、K2SO4
【解析】(1)锌白矿中的ZnO、Fe2O3、CuO可与H2SO4反应,所以滤渣1是SiO2;提高浸出率的常用方法是粉碎矿物、适当提高温度、适当提高浓度、搅拌等。(2)加入Zn能反应的有H、Fe、Cu。(3)由流程图可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是MnO4,还原产物是MnO2,还原剂是Fe,氧化产物是Fe(OH)3,所以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3n(MnO4)=n(Fe),最后再由ZnO调节pH,根据氧原子守恒配平得:3Fe+MnO4+7ZnO+9H===3Fe(OH)3+MnO2+7Zn;由表格数据可知pH≥3.2是使Fe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而被除去,pH<6.4的目的是使Zn不被除去。(4)由流程图可知加入H2SO4引入SO4、加入KMnO4引入K,而形成ZnSO4·7H2O的母液中一定存在ZnSO4,所以“母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有K2SO4和ZnSO4。
6.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2+
2-
+
+
2+
3+
-
2+
2+
-
-
2+
+
3+
2+
2+
-
+
2+
3+
2+
已知:①NaClO溶液在受热或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如: 3NaClO===2NaCl+NaClO3
②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3·H2O
Ag(NH3)2+Cl+2H2O
+
+
+
-
③常温时N2H4·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Ag(NH3)2:4Ag(NH3)2+N2H4·H2O===4Ag↓+N2↑+4NH4+4NH3↑+H2O
(1)“氧化”阶段需在80 ℃条件下进行,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NaClO溶液与Ag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NO3也能氧化Ag,从反应产物的角度分析,以HNO3代替NaClO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Ag的回收率,需对“过滤Ⅱ”的滤渣进行洗涤,并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省略“过滤Ⅰ”,直接向冷却后的反应容器中滴加10%氨水,则需要增加氨水的用量,除因过量NaClO
与
NH3·H2O
反应外(该条件下
NaClO3与
NH3·H2O
不反应),还因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从“过滤Ⅱ”后的滤液中获取单质Ag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2 mol·L水合肼溶液,1 mol·LH2SO4)。
-1
-1
5
【答案】(1)水浴加热
(2)4Ag+4NaClO+2H2O===4AgCl+4NaOH+O2↑ 会释放出氮氧化物(或NO、NO2),造成环境污染 (3)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滤Ⅱ的滤液中
(4)未过滤掉的溶液会稀释加入的氨水,且其中含有一定浓度的Cl,不利于AgCl与氨水反应 (5)向滤液中滴加2 mol·L水合肼溶液,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同时用1 mol·LH2SO4溶液吸收反应中放出的NH3,待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停止滴加,静置,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1)加热温度在低于100 ℃时,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2)在溶液中,NaClO氧化Ag生成AgCl、NaOH和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NO3氧化Ag时会产生氮氧化物,污染环境。(3)为提高Ag的回收率,需要将洗涤后的滤液也一起合并到过滤Ⅱ的滤液中。(4)未过滤掉的溶液会稀释加入的氨水,增加氨水的用量;由已知信息①知冷却后的溶液中因NaClO的分解,会含有一定浓度的Cl,不利于AgCl和氨水反应的正向进行。(5)由已知信息③知,水合肼可以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生成Ag和NH3。生成的NH3用1 mol·LH2SO4溶液吸收,当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说明反应已进行完全,静置,过滤出生成的Ag,洗涤、干燥,得Ag。
7.工业上利用粗ZnO(含FeO、CuO)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下(部分步骤省略):
-1
-
-1
-1
-
已知:几种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待沉淀的离子 开始沉淀时pH 沉淀完全时p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粗氧化锌的过程中,为了加快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2)步骤A的目的是将Fe氧化为Fe,并全部形成Fe(OH)3沉淀,为了暂不形成Cu(OH)2、Zn(OH)2,该步骤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该步骤中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D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粗ZnO制取单质锌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粗ZnO(含FeO、CuO)溶于NaOH溶液,ZnO全部转化为Na2[Zn(OH)4]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FeO、CuO过滤除去;再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滤液,阳极上逸出无色无味气体,阴极上析出锌,则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Fe 6.3 9.7 2+Fe 1.5 3.2 3+Zn 6.2 8.0 2+Cu 5.2 6.4 2+ 6
【答案】(1)将粗氧化锌粉碎成细颗粒、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适当升高温度(任写一点) (2)3.2≤pH<5.2
2Fe+H2O2+2H===2Fe+2H2O (3)过滤 (4)ZnO+2NaOH+H2O===Na2[Zn(OH)4] [Zn(OH)4]+2e===Zn+4OH
2-
-
-
2+
+
3+
【解析】(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浓度、升高温度,都能加快反应速率,故可采取的措施有:将粗氧化锌粉碎成细颗粒、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适当升高温度。(2)根据已知条件中几种物质沉淀的pH以及该步骤的目的,该步骤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3.2≤pH<5.2;由于形成Fe(OH)2沉淀的pH范围与形成Zn(OH)2沉淀的pH范围重叠,所以H2O2的作用是将Fe氧化成Fe,完全形成Fe(OH)3沉淀,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H2O2+2H===2Fe+2H2O。(3)操作D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开来,故操作名称是过滤。(4)惰性电极电解Na2[Zn(OH)4](aq)时,阳极上OH放电生成氧气,阴极上[Zn(OH)4]放电生成单质锌,阴极上电极反应式为[Zn(OH)4]+2e===Zn+4OH。
2-
-
-
-
2-
2+
+
3+
2+
3+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