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遥感 - 考试重点

大学遥感 - 考试重点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3:26:39

1. 阐述遥感的基本概念。

遥感是指通过不接触被探测的目标,利用传感器获取目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被探测目标、区域和现象的又用信息。 2. 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被探测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3. 与传统对地观测手段比较,遥感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应用和可比性、经济型、局限性 4..遥感有哪几种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按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按传感器探测波段: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按工作方式:主动遥感喝被动遥感、成像遥感喝非成像遥感

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 5.试述当前遥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多光谱摄影技术是航空遥感的重要发展,卫星遥感把遥感技术推向了全面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崭新阶段,微波遥感的发展进一步体现为多极化技术、多波段技术和多工作模式 6.主要遥感平台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地面遥感平台,如固定的遥感塔、可移动的遥感车、船舰等

航空遥感平台,如各种固定翼和旋翼飞机、系留气球、探空火箭等

航天遥感平台,各种不同高度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或不载人的宇宙飞船、航天站和航天飞机

7.大气和通过其中传播的电磁波的散射有哪几类?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瑞利散射 又称分子散射其散射强度与入射辐射的波长的四次方正比即入射辐射的波长越短散射能力越强。

米氏散射 其散射强度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具有方向性粗粒散射其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光是非选择性散射。

8.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

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9.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物理过程:

能源:太阳辐射能

大气传输:部分被大气中微粒散射和吸收而衰减。波长位于大气窗口的能量才能通过大气层。并经大气衰减后到达地表

与地表相互作用:不同波长的能量到达地表后,被选择性反射,吸收,透射,折射。 再次通过大气层:包含不同地表特征波普响应的能量,再次经大气吸收,散射衰减。不仅使传感器接收的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而且由于散射产生天空散射光使遥感影像反差降低并引起遥感数据的辐射,几何畸变,图像模糊,直接影响到图像的清晰度,质量和解译精度。 10、遥感某火电厂冷却水的热污染(温度梯度为90-50度),试问在哪个波段、选用何种传感器,在每天什么时刻及天气状况下,遥感最为有利,为什么(b=2.898×10-3m.K,计算精确到0.1um)。

λmax*T=B(T=275+c)

11、利用标准假彩色影像并结合地物光谱特征,说明为什么在影像中植被呈现红色,湖泊、水库呈蓝偏黑色,重盐碱地呈偏白色。

植被在可见光波段(0.4-0.76um)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置在0.55um(绿)处,在近红

外波段(0.7-0.8um)有一个反射的“陡坡“,至1.1um附近有一个峰值。根据标准假彩色的合成原理,绿波段被赋予蓝,红外波段被赋予红,绿色和红色相加为品红,但红多绿少,因此品红偏红,所以植被在影像中大致呈红色。

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根据标准假彩色合成原理,绿波段被赋予蓝,因此水库呈蓝偏黑。

重盐碱地呈现白色,说明它对红、黑、蓝及红外整个波段的光均有较高的反射率。根据标准假彩色合成原理,绿波段赋予蓝,红波段赋予绿,红外波段赋红,红绿蓝三色等比例混合便成白色,因此在遥感影像中重盐碱地呈现白色。 12、摄影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图像有何特征?

小孔成像原理

图像的特点是与实际图像相反

13、扫描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扫描图像与摄影图像有何区别?

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原件和扫描镜对物体进行的逐点进行取样已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征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摄影成像:范围窄,像素高,处理简单 扫描成像:范围宽,像素低,处理复杂

14、什么是像点位移?引起像点位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像片上的实际像点与其理想状况下的像点间产生的点位差异

航空像片是地面的中心投影,根据中心投影的原理,无论是带有起伏状态的地形,还是高出地面的任何物体,反映到航空相片上的像点与其平面位置相比,一般都会产生位置移动,这种像点位置的移动,叫做像点移动。主要是由像片倾斜、地面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和物理因素(如摄影材料变形、压平误差、摄影物镜畸变、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等)产生 15、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噪声,辐射畸变,几何畸变,图像云量 16、陆地卫星主要有哪些?常用的产品有哪几类? 美国地球资源卫星系列称为陆地卫星,是美国用于探测地球资源与环境的系列地球观测卫星系统;Landsat;SPOT;中巴资源卫星 17、简述卫星图像的主要特征。 18、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19、 什么叫辐射误差,其主要来源有哪些?

20、 什么叫大气校正?试说明回归分析和直方图校正的原理。 21、几何校正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像元灰度重采样?有几种方法?各有何优劣?几何校正时对GCP有何要求? 22、 根据陆地卫星Landsat的TM影像和SPOT卫星的HRV影像的波谱特征和空间分辨率,分析TM和SPOT影像复合的优越性,说明复合方法。 23、举例说明什么叫直接判读标志,一般包括哪些? 24、简述遥感影像目视判读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25、比较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 26、说明分类精度评价的概念与基本方法。 27、简述遥感信息计算机提取发展趋势。 28、水体遥感包含哪些内容?请仔细说明?

29、植物的光谱特征是什么?如何区分植物类型,监测植物长势?

30、遥感动态监测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为例,简述遥感动态监测的工件流程。

31、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谈谈遥感与非遥感信息复合的重要意义。

搜索更多关于: 大学遥感 - 考试重点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 阐述遥感的基本概念。 遥感是指通过不接触被探测的目标,利用传感器获取目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被探测目标、区域和现象的又用信息。 2. 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被探测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3. 与传统对地观测手段比较,遥感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应用和可比性、经济型、局限性 4..遥感有哪几种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按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按传感器探测波段: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按工作方式:主动遥感喝被动遥感、成像遥感喝非成像遥感 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 5.试述当前遥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多光谱摄影技术是航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