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和答案
C.如反应物减小,则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纵坐标为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II时的化学反应速率比平衡I时的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分析图象曲线的变化趋势,把握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 10.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盐桥中装有含琼脂的KCI饱和溶液) A. 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负极反应: C. 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均不变 D. 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中【答案】D +【解析】A.Fe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选项A错误;B.正极发生还原反应,H得电子被+-还原生成,电极反应时为2H+2e=H2↑,选项B错误;C.工作一段时间后,左边烧杯中生2++成Fe,水解呈酸性,右边烧杯消耗H,两烧杯溶液pH都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D.原
增大 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NaCl溶液中c(Cl)增大,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注意电极的判断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习中注意相关知识的把握。图为原电池装置,Fe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石墨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H+得电子被还原生成,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温度时,pH=6的纯水,含B. 含10.6g C. V L a mol/L mol 离子
-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等于0.1mol 溶液中 ,若数目为1 mol,则离子数目大于3 mol
D. 电解精炼粗铜时,每转移1 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Cu原子数必为0.5 mol 【答案】C
-【解析】A.溶液中离子数目与离子浓度、溶液体积有关,未告诉溶液体积,无法计算OH
数目,选项A错误;B.碳酸根能发生水解生成碳酸氢根和氢氧根,使阴离子数增大,选项B错误;C.氯化铁溶液中,因铁离子的水解及氯离子不水解,则Fe3+的数目为1mol时,一定存在Cl的数目大于3mol,选项C正确;D.粗铜精炼时阳极材料为粗铜,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比铜的活泼的金属也失去电子,则溶解的铜原子小于0.5NA,选项D错误。答案选C。 12.
溶液中存在平衡:下列条件能使该平-
衡逆向移动的是 A. 升温 B. 加入醋酸钠 C. 加水 D. 加入氢氧化钠 【答案】D 【解析】A、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选项A不符合;B、加入醋酸钠,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选项B不符合;C、加水稀释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选项C不符合;D、加入氢氧化钠,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选项D符合。答案选D。 13. 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HCl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20.00 B. 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存在: C. 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定到溶液明显由无色变为红色时停止滴定 D. 若将盐酸换成同浓度的醋酸,则滴定到pH=7时,a>20.00 【答案】A
【解析】A: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Cl溶液恰好中和,溶液呈中性,pH=7,正确
+++B:当向盐酸中滴入少量NaOH时,只有少量c(H)被中和,溶液中c(Cl-)>c(H)>c(Na)>c(OH
-
),正确
C:由于存在pH突跃,实际滴定过程中根本看不到粉红色出现,直接就显示为红色,正确 D:当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醋酸等体积混合时,水解呈碱性,pH>7,为使溶液的pH=7呈中性,则a<20ml,不正确 答案为D
14. 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处,铁极发生氧化反应 C.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D.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X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A 【解析】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处,铁棒作阴极而被保护,所以均可减缓铁的腐蚀,选项A正确;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处时,该装置是电解池,铁作阴极,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选项B错误;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该装置是原电池,铁作负极而被腐蚀,所以加快铁的腐蚀,选项C错误;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时,该装置是原电池,X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A。 15.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答案】A
【解析】A.放电时,Fe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则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还原,选项A不正确;B.充电时为电池的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生 被氧化
下
成,电极反应式为,电极反应式为,选项B正确;C.放电
D.,选项C正确;放
Zn被氧化,时,生成-
电时,正极生成OH,溶液碱性增强,选项D正确。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本题注意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的判断。根据电池总反应3Zn+2K2FeO4+8H2O═3Zn(OH)
2+2Fe(OH)3+4KOH,可知,放电时,Zn被氧化,应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3Zn-6e-+6OH-═3Zn(OH)2,应式为为电池的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结合电极反应式解答该题。 ,电极反16.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碱性溶液中:、、、、、、、、、 、 、 B. 室温下,pH=1的盐酸中:C. 含有的溶液中:、D. 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答案】B -2+【解析】A.强碱性溶液含OH ,与Mg 离子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选项A错误;
B.pH=1的盐酸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选项B正确;C.、离子之间发生双水解产生沉淀和气体而不能共存,选项C错误;D.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H、 +
结合生成硅酸沉淀,则不能共存,选项D错误。答案选B。 17. 下列有关氯碱工业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阳极区发生还原反应 B. 阴极区流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流出浓氢氧化钠溶液 C. 常使用阴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池的阳极区与阴极区隔开 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从阴极区向阳极区移动 【答案】B
【解析】A. 氯碱工业中在阳极区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选项A错误;B. 阴极区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流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流出浓氢氧化钠溶液,选项B正确;C. 氯碱工业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起到的作用是:隔开两极产物、导电以及维持电荷平衡,选项C错误;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从阳极区向阴极区移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