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9:09:36

⑹指名读、齐读。读后点评。 3、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背诵两首诗。预习《清平乐·村居》。 第二课时

一、课题导入,介绍知识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 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3、师小结:

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等都是著名的词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题入手,想象内容:

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2、练习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

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与学生个别交流。提倡组内合作,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

4、指名读文:

其他同学正音、评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亡、剥”两个字在本课的读音。 5、交流比较生僻、不易理解的词。如,醉里、相媚好、亡赖。 6、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距离农家低小的屋檐不远处,是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两个头发发白的老头、老太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大儿子十分勤

快,在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老二呢,正忙着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孩子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三、发挥想象,加深理解

1、师: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能想象得出老两口正在说什么悄悄话吗?

2、生各抒己见。只要想象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

3、这一家子的其乐融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一家子带到我们面前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里产生相应的画面,看看他们各自在忙些什么?

4、生自由练读:

展示读,集体评议,纠正。再读。提醒学生在读的时候是否表现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馨、和睦,以及“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轻松、活泼、愉快。

四、改编歌曲,激发兴趣

1、师:词本身就是为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建议学生自己尝试配乐演唱。师可范唱苏轼的《水调歌头》,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生练习试唱。众评议。 五、总结谈话,回归整体

1、师:关于词、关于辛弃疾,我们才刚刚有了很肤浅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课外多阅读些经典文学作品,吸取更多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2、诵读全词,结束本课时学习。 六、布置作业,积累升华 1、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2、收集、背诵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开展一次背诵比赛。

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优质、咀嚼、交错、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的情感,贪图语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

自制PPT课件、视频文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唤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1、导入,走进童年的记忆:

师:在你们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 生答,老师做恰当的评价。

师: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一个人,一个玩具,一件事情,甚至一座房子,都能够唤起我们童年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珍藏。可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关于童年的记忆也不一样。有一个台湾的女作家叫林海音,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后来又去了台湾,她把在自己在城南的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作《城南旧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先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2、解题激趣:

师: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这三个词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展开充分的想象,教师做恰当的评价及引导。

师:这一群小孩子中也许就有文章的作者林海音。刚才大家在头脑中想象的画面,其实也是林海音女士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你看,冬阳下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响着悦耳的铜铃声。这一幅画面成为作者关于童年生活的最为清晰的记忆,正如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所说的“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的心头”。那么当作者的脑海中无数次地浮现出这一画面的时候,童年的哪些往事又重临于“我”的心头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文章。

二、充分自读,读熟课文,了解内容 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1、生读文,掌握字词。 2、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3、交流: 体味童年的往事。

师:作者的心头又浮现出哪些童年的往事? 生自由回答。 4、再读课文:

师:是啊,童年的林海音什么都要问一问。刚才大家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大家是不是觉得都很有意思?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吧!

生同桌互相听读课文。 5、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⑹指名读、齐读。读后点评。 3、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背诵两首诗。预习《清平乐·村居》。 第二课时 一、课题导入,介绍知识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 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3、师小结: 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等都是著名的词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题入手,想象内容: 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2、练习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 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与学生个别交流。提倡组内合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