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5:47:42

内部审计主要对本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内部审计制有助于单位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自觉遵守财经法纪,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和效益。

(1)规范审计行为,突出评价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企业经营决策依赖于对经济活动执行结果的客观检查和评价,企业用拓宽内部审计领域,规范审计行为,逐步建立起会计报表审签制度,突出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

(2)明确工作重点,发挥内审作用。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要积极参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经济活动的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要从单位实际出发,突出决策审计、经济审计、内控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3)作好后续审计,实施审计认定。应建立后续审计制度,对单位重要经济活动、重大资产重组和经营结构调整实施跟踪审计,通过后续审计对其帐务处理的合规性与合法性进行审计认定,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延续性和规范性。

(4)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内审效率。内部审计应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以现代管理理论作指导,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方法,积极加快计算机审计的应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内部审计管理水平。

(三)加强企业员工内部控制的意识和责任感

要遵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内部控制与企业其他各项基础工作密切相关,内控等硬件措施应与软件管理相结合,要尊重员工,协调员工间关系,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要让员工理解企业内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领导层应根据企业价值取向引导员工正确树立价值观念,强化职业道德和反腐倡廉意识,加强对员工会计业务技术的培训,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健康的企业文化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从而保证内控的有效实施。这样员工就会由被动控制变成自觉行动,积极主动地按照原计划要求和各项标准开展工作,从而有利于内控目标的实现,最终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四)避免内部控制的自身局限性 具体可采取以下一些手段来解决:

1、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成本与效益原则,建立适应于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2、对于特殊业务,不能通过常规内控程序进行操作的,就要启动一事一议,一事一批的特别程序审查,研究解决问题。同时,要选派专门人员或从企业外部聘请专家顾问来处理特殊业务,对特殊业务进行全过程监控,并实行报告制度。

5

3、加强财会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先派素质较好的人员担任关键的会计工作岗位,以及其他重要岗位,如财产保管、采购、销售等。同时在纵向执行人员和横向执行人员之间开展一定的互通。

4、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的审计和稽核制度,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对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内控失效,应加强《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包括厂纪厂规)的宣传及执法力度。同时,会计监督除了企业内部监督外,还必须借助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5、经营环境、业务性质若有改变,就应相应地修改和完善内控制度。 (五)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

对企业来说,风险是影响其目标实现的未来不确定事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总 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内部控制作为保证企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不可能摆脱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及企业内外各种风险的影响。对风险实施科学的管理,势在必然。具体可采用以下手段来解决:

1、实施风险权限管理,直接操纵人员的经济活动必须严格限制在规定的风险权限之内。

2、建立风险控制责任制度。在实施风险权限管理的基础上,明确各当事人的事前、事中、事后各自不同的风险控制责任。

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渠道,加强对企业内外环境特别是市场环境的分析研究,及时了解环境变化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4、开展风险识别。对各类风险要具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鉴别力,搞清楚什么是主要风险,是否存在重大风险,为避免和控制重大风险提供依据。

5、制定项目和资金的风险评估制度。企业应根据各种经济业务和项目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操作流程、作业标准,对较大的资金项目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风险收益评估,各项资金的比例必须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

6、建立风险分析制度。风险分析就是运用专门的方法,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对风险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规避风险的能力、条件进行衡量,对环境变化可能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程度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为以后的风险防范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料。

7、建立风险报告制度。就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的结果向企业的管理层提交专门报告,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四、结论

6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全建立,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是重中之重,是关乎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大量研究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各种分析方法,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针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现存状况,提出以上建议,以期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综括而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机构,完善企业各项法规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高管

人员和员工素质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减弱内部控制自身局限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技术革新,完善新工具条件下内部控制的创新。虽然本文的分析面较广,但对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考察还是十分有限。面对我国企业经营和管理结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矛盾和弊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要使我国企业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完善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

7

参考文献:

[1] 余 艳,张正国,试析完善企业内控,《财会月刊》,2007年

[2] 刘粉肖,试论单位内部控制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财会通讯》,2007年 [3] 许 琳,关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9期 [4] 崔海霞,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2010(8) [5] 汤谷良,《财务控制新论》《会计研究》,2010(3)

[6] 李凯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与完善[J],《辽宁财专学报》,2010 [7] 孙 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8(11)

[8] 解宝贵,《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10)

8

搜索更多关于: 关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内部审计主要对本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内部审计制有助于单位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自觉遵守财经法纪,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和效益。 (1)规范审计行为,突出评价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企业经营决策依赖于对经济活动执行结果的客观检查和评价,企业用拓宽内部审计领域,规范审计行为,逐步建立起会计报表审签制度,突出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 (2)明确工作重点,发挥内审作用。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要积极参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经济活动的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要从单位实际出发,突出决策审计、经济审计、内控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3)作好后续审计,实施审计认定。应建立后续审计制度,对单位重要经济活动、重大资产重组和经营结构调整实施跟踪审计,通过后续审计对其帐务处理的合规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