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
教学案例
案例1:万以上数的认识之——计数单位的认识(四年级上册p2—4信息窗1)
【说明】通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学生不仅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知识,对进位制和位值制计数思想也有了初步的体验,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教学中不应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要通过问题引领,设计人人参与、扎扎实实的数数活动,让学生在拨数、数数的过程中,发现计数单位概念发展的规律,迁移类推、抽象概括出“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在这样的过程中认识并理解这些计数单位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迁移学习能力。
【教学建议】 1.问题引领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一千一千继续数下去,又得到了什么?一万一万的继续数下去,又能得到什么?继续这样数下去呢?会有什么发现?
2.动手操作
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充分数数。要给学生准备合适的计数器,可同桌两人合作进行。
注意提出明确的要求:
①一千、一千;一万、一万的拨; ②边拨边数,把拨的数大声地数出来。
③遇到问题停下来思考、讨论,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3.抽象概括
让学生结合演示,说一说是怎样数的?有什么发现?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抽象概括出: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及其所在的数位和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意图】数是数出来的。让学生借助计数器,边拨边数出十万、百万、千万……的过程,也就是经历了一次在十进位值制原则指导下的大数概念建构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十万、百万……等计数单位的意义,对相邻两个计
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和十进位值制计数法会有更整体的感受,还能发展迁移推理能力,积累数数的经验。
案例2:万以上数的认识——认识数位顺序表(四年级上册p2—4信息窗1) 【说明】数位顺序表的认识中有大量的概念,非常抽象,是这部分知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一定注意不要简单处理,死记硬背。要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数位顺序表的价值,以“整理”为抓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数位顺序表的排列规律以及“个级数、万级数、亿级数”的同构特点,将知识的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发展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发现、总结规律的过程。
【教学建议】 1.问题引领
这些数位这么多,排的这么长,太难记了!你能想个什么办法让我们又简单又快的记住它们?仔细观察,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跟同桌互相说一说。
2.交流总结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发现个级数、万级数、亿级数的结构特点:从右起每4位为一组,从低到高都沿着个(万、亿)、十(万、亿)、百(万、亿)、千(万、亿)的顺序排列,只是“后缀单位”不同(用学生的语言描述)。引导进行分级,共同总结完成规范的数位顺序表。
[意图:从学生体验深刻的“难记”入手,激发整理的需要,撬动思维,让学习的过程变成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收获了知识,观察分析、类比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还享受到学习和思考的快乐。]
3.应用体验
出示一个大数,如:“鸟巢”的建筑面积为258000平方米
问:现在你能很快说出每个数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做到的?
体会:分级,帮助我们把长变短,把复杂变简单了!有了数位顺序表的帮助,大数不再难认了。
[意图:数学的应用价值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体验数位顺序表在应用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接受和内化,体会到数学的简洁、
有序美,避免死记硬背。还能为后面学生自主迁移,学习数的读写做热身。]
第2课时 万以上数的读法
质量标准
1.借助数位顺序表,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读大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读万以上的数。
2.通过结合现实生活学习大数的读法,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会用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3.在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接纳别人正确的观点和建议。
第3课时 万以上数的写法
质量标准
1.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万以上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万以上的数。 2.经历万以上数的写法的探究过程,运用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归纳万以上数的写法。
3.在学习大数的写法过程中,养成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第4课时 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及数的改写
质量标准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万以上的数比较大小的过程,感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比较大小,培养迁移、类比的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位值思想。
2.结合实例感受大数改写的必要性和简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改写整万、整亿的数。
第5课时 求近似数
质量标准
1.结合实例,了解近似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具体问题,在交流中感悟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结合现实生活学习求近似数活动,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会用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第6课时 编码
质量标准
1.结合生活实例了解数字编码,了解身份证、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的编码特点,在尝试用数字编码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字编码的作用、与大数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调查、观察、比较来探究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编码。
3. 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
第二单元 繁忙的工地 ——线和角
第1课时 直线、射线和角
质量标准
1.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发展抽象能力,初步体会无限的思想。
2.结合射线的认识,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会用“∠”符号表示角,会画角、读角。
第2课时 量角与画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