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课程(完全版)
(1)密切了幼儿园课程和社会变革的关系 ; (2)影响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幼儿园课程观念;
(3)影响了幼儿园课程的培养目标 、内容和实施方式; (4)影响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本章思考题
1.哲学对幼儿园课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哲学中主要有哪些领域的理论对幼儿园课程产生重要影响? 3.卢梭的儿童思想对近现代幼儿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 4.系统论对幼儿园课程产生了哪些影响?
5.格塞尔的成熟理论对幼儿园课程有什么影响?
6.精神分析学派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7.发生认识论对幼儿园课程产生了哪些影响?
8.维果斯基的心理学理论是如何影响幼儿园课程的? 9.功能论影响了幼儿园课程的哪些方面?
10.怎样看待转型理论是幼儿园课程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幻灯片62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应做到:
1.理解什么是课程目标?它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各自有什么关系? 2.知道什么是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和依据是什么? 3.了解幼儿课程目标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课程目标的横向结构是什么? 4.懂得建立幼儿课程目标体系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5.了解制定幼儿课程目标有哪些原则与要求?能根据需要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系统) 幻灯片63
第一节 幼儿教育课程目标概述
一、课程目标的概念 (一)课程目标的概念
在现代课程论中,人们一般认为,课程目标是学生在学习活动结束后所要达到的身心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是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是某类(种)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在特定课程门类、科目或教育活动方案中的具体化、操作化表述。或者时说课程目标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的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 1.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 2.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 3.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 幻灯片64
第一节 幼儿教育课程目标概述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涵义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水平或状态的预期。所谓预期,是指这些期望和设想是在课程没有实施之前,以一种主观的形式存在于幼教工作者的思想中和设计出的活动方案中。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特点 1.幼儿园课程目标具有基础性 2.幼儿园课程目标具有广泛性
幻灯片65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系统分析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类型 (一)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1.行为目标:是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行为变化,将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的行为表现作为描述重点的目标。
2.表现性目标:是指课程设计者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学习活动造成的儿童身心整体变化上,将课程引起的儿童身心变化作为描述的重点。
(二)预成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 1.预成性目标:是指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展开之前为儿童的学习活动设想和提出、规定的目标。
2.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即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系统分析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 1.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 2.年龄阶段目标。 3·单元目标。 4·教育活动目标。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容
在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方面,课程历史上有不同的划分和处理方法: 一是在教育的各个部分来演绎课程目标: 二是按教育的各个领域来组织课程目标;
三是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维度来理解和处理目标。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选择和确立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依据 (一)对幼儿的研究
1.幼儿的存在本质和方式; 2.幼儿的年龄特征; 3.幼儿的学习方式。 (二)对社会的研究
1.社会的现存状态和运行机制; 2.社会的发展趋势; (三)对人类知识的研究
1.知识的性质和价值功能; 2.知识和儿童的相互关系;
二、选择和确立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 (一)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可行性原则 (四)时代性原则 (五)缺失优先原则
三、确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具体方法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选择和确立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确立需要选择和确定的目标的层次和领域或者科目; 第二步:初步筛选出可能性的课程目标;
第三步:对初步筛选出来的目标合理的分析和整合; 第四步:对可能性的目标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
第五步:对选择出的目标进行整合,确立下来,并整理成目标体系。 (二)幼儿园课程方案整体目标的制定 1.确定课程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解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 2.确立课程的形式
分科、综合(领域、主题)结合本园的条件 3.建立基本的目标框架
4.确定个部分的具体目标(多层次)
(三)各领域目标的制定
1.分析该领域知识的性质和教育价值 健康领域
(1)知识的性质:综合性、生活性、科学性
(2)教育价值: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态度、习惯; 语言领域
(1)规范性、实践性、逻辑性
(2)教育价值:帮助幼儿表达自己、提高概括分析 能力;
社会领域
(1)知识性质:本体性、生活性
(2)价值分析:帮助幼儿了解社会、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科学领域
(1)知识性质:实证性、准确性、逻辑性
(2)价值分析:帮助幼儿了解客观事物、探索周围环境、积累经验、发展智力
艺术领域
(1)知识性质:形象化、理解的个性化、表达方法、想象、情感
(2)价值分析:激发想象、表达感受和理解、发展象征能力、创造能力 2.对该领域的内容进行分析
3.确立幼儿对在该领域中个方面的内容学习中应达成的具体目标 4.将各方面的目标进行有机整合
(四) 单元和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
1.分析单元(主题)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 2.按某种标准确立单元的总体目标
3.确立单元的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4.分析每个教育活动可能达成的目标 5.初选每个活动的适宜目标 6.确立具体的活动目标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一)表述的角度 1.教师的角度 2.幼儿的角度
(二)表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要求:
1.表述要明确,与上层目标的关系要密切、要比较直接 ;
2.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不要有交叉重复;
3.目标的涵盖面要广,应包括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操作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学习。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课程目标?它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有什么联系 和区别? 2.什么是幼儿园课程目标?
3.幼儿园课程课程目标的特点是什么?
4.什么叫行为目标?它具有什么样的优点和局限性? 5.什么是表现性目标?在使用中它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6.什么是预成性目标? 7.什么是生成性目标?
8.幼儿园课程目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9.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容可以那几个角度来表述? 10.如何选择和确立幼儿园课程目标? 幻灯片79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 学习本章应该做到:
1.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3.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5.对具体的课程方案或教育活动的内容能进行恰当的分析。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概述 一、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的界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