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1:47:33

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带着这样的理解和体悟朗读整篇文章,感情升华。通过上述对文本、课外知识的有机整合,学生对本课的写作目的有了各自深浅不一的独到的解读。树如其人!教学目的达到了!此时教师可乘势而上,为他们朗诵外国人眼中的宋庆龄的形象: 海伦斯诺说:“ 当时在上海,只有一个光辉灿烂、无与伦比的人物,她就是勇敢、美丽而又孤独的孙中山博士的遗孀。” 美国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 新西兰记者贝特兰写过这样一件事:“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卧室里有两张女人的照片,一张是好已故的妻子,一张就是孙夫人。” 法国著名的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只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 这就是外国人眼中的宋庆龄! 她的声名,不仅在中国地大地上传播,而且香飘过洋,她的品德像樟树一样飘洒着永远的芳香!这时,再让学生齐诵最后的一段,感情可想而知!

深入学完整篇文章,最后回到文章的写法上,让学生明白这是运用了“借物喻人”写法。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这里可以举例让学生回顾以前接触的一些运用“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有机拓展,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为以后掌握并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基础。

资料链接 课堂实录: 宋庆龄简介:

黄河的主人

单篇教材解读 9 / 25

《黄河的主人》一文通过对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以及艄公在黄河中沉着驾驶羊皮筏子,大胆破浪前行情形的描述,赞扬了艄公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课文意蕴深刻,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词汇丰富,语言流畅,富有激情,是一篇学生学习语言、练习朗读、感悟事理的好材料。

学生学什么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2、 通过指导学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使学生初步感知羊皮筏子的“小”、“轻”及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 指导学生积累、运用词语,理解运用“胆战心惊”、“惊涛骇浪”等词语。

4、从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等方面感知艄公勇敢、智慧、机敏以及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产生敬仰之情。

我们怎么教 第一课时

围绕“介绍黄河、初读课文、感受黄河、认识艄公”这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介绍黄河,板书揭题

通过朗诵导入,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背景,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交流关于黄河的只是以及掌握的赞美黄河的古诗,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黄河的了解,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进行质疑、梳理,整理出“作者眼中的黄河是什么样的?”“黄河的主人是谁?”“他为什么被称为黄河的主人?”三个问题。并以此为主线,展开教学。紧接着,让学生分三步初读课文。

(1)拼拼读读两条绿线里和田字格里的生字。要求:读准音,认清形。

10 / 25

(2)把生字放入课文中,读读课文,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从生词和课文两个方面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

(3)再读课文,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并思考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 (三)感受黄河

作者眼中的黄河是怎样的?请同学回答。同时展开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在这里运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和录像,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同时从“胆战心惊”一词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作者被黄河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所震撼,并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理解词语,朗读课文,体会感情的过程中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体验。 (四)认识艄公

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首先问学生黄河的主人是谁?同时理解艄公这个词的意思,并通过图片认识艄公。接着问学生图片上其貌不扬的艄公如何会成为气势磅礴的黄河的主人?用这一质疑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过渡到一开始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同时出示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在这里相机理解“惊涛骇浪”和“如履平地”。再出示羊皮筏子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了“小”和“轻”,并从文中具体描写羊皮筏子特点的句子入手,从侧面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用作者的“提心吊胆”和乘客的“谈笑风生”进行对比,理解谈笑风生的意思,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自己当成乘客,演一演这个谈笑风生。这样把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文本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充分的对话的空间。最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板书,发现是一副对联,并且上下联之间有因果关系。从而留下悬念,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我们又应该怎样来向艄公学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11 / 25

一、复习导入,再次感知,唤发情感。

首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指名交流对黄河、艄公的感受,使学生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并唤起学生想对艄公了解更深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 二、研读课文,展开想象,引发共鸣。

在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的过程中,相机出示中心句,并以“艄公的勇敢和机智、镇静和机敏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这一主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领学生自读课文,找到有关句子,多读读,品味品味,然后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交流。在学生充分自主研读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到位: 1、烘托渲染,感受黄河之险及羊皮筏子的小、轻

多媒体出示黄河画面,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领略黄河的磅礴气势,并通过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词或诗句来形容你此刻看到的黄河,以达到积累致用的目的。

那么,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觉呢?学生自读自悟2—5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朗读、想象,再结合多媒体画面上羊皮筏子与黄河的鲜明对比,体会到羊皮筏子是“那么小,那么轻”。接着引领学生对第3自然段的“啊”进行多元解读,可以感受到那么小的羊皮筏子竟载人又载物,带给作者及我们心灵震撼的该是一份怎样的提心吊胆与惊讶呀!此时,再来读1—5自然段,学生与文本之间定能形成共鸣。 2、朗读想象,感受艄公的“主人”形象

相较于作者的提心吊胆,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又什么表现呢?引领学生读第6自然段,抓住“谈笑风生”“从容”等词句,体悟到乘客对艄公的一份信任。接着以“皮筏上的乘客凭什么能这样谈笑风生?”为切入口引领学生去感受艄公的“主人”形象。如理解第6自然段中“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这两句时,我将首先引导学生说一说“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大胆”的反义词,再进行假设:

12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带着这样的理解和体悟朗读整篇文章,感情升华。通过上述对文本、课外知识的有机整合,学生对本课的写作目的有了各自深浅不一的独到的解读。树如其人!教学目的达到了!此时教师可乘势而上,为他们朗诵外国人眼中的宋庆龄的形象: 海伦斯诺说:“ 当时在上海,只有一个光辉灿烂、无与伦比的人物,她就是勇敢、美丽而又孤独的孙中山博士的遗孀。” 美国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 新西兰记者贝特兰写过这样一件事:“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卧室里有两张女人的照片,一张是好已故的妻子,一张就是孙夫人。” 法国著名的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只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 这就是外国人眼中的宋庆龄! 她的声名,不仅在中国地大地上传播,而且香飘过洋,她的品德像樟树一样飘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