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2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7.2 功
项目 课题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做正功或负功; 教学 目标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知道功是 标量; (4)掌握合力做功的意义和总功的含义; (5)掌握公式W=Fs cosα的应用条件,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理解正负功的含义,并会解释生活实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功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通过探究功来探究生活实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功的计算公式,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教学个要素; 重、 (2)难点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物体运动方向的位移难点 容易混淆,需要讲透、讲白; (3)使学生认识负功的意义较困难,也是难点之一。 教学 计算机、投影仪、CAI课件、录像片 准备 第二节 功 教学 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初中我们学过做功的两个因素是什么?(一是作用在物体 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扩展:高中我们已学习了位移,所以做功的两个要素我们可以认为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 7.2 功 内容 修改与创新 1
的位移。 导入: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位移,这时,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在初中学习功的概念时,强调物体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的一致性,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呢?相反呢?力对物体做不做功?若做了功,又做了多少功?怎样计算这些功呢?本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功的知识,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推导功的表达式 1 (1)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该怎样计算功呢? 物体m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前行驶的位移为s,如图1所示,求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在问题一中,力和位移方向一致,这时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W = F s (2)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该怎样计算功呢? 物体m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前行驶的 距离为s,如图2所示,求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分析并得出这一位移为s cos α。至此按功的前一公式即可得到如下: 计算公式: W = F s cosα 按此公式考虑(再根据公式W=Fs做启发式提问),只要F与s在同一直线上,乘起来就可以求得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在图2中,我们是将位移分解到F的方向上,如果我们将力F分解到物体位移s的方向上,看看能 2
得到什么结果? 由于物体所受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α,可根据力F的作用效果把F沿两个方向分解:即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如图所示: F1?Fcos? F2?Fsin? 据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可知:分力F1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F1s。而分力F2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物体在F2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所以分力F2所做的功等于零。所以,力F所做的功W=W1+W2=W1=F1s=Fscosα 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即: W = F s cosα W表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F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力,s物体所发生的位移,α力F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功的公式还可理解成在位移方向的分力与位移的乘积,或力与位移在力的方向的分量的乘积。 例题1:F=100N、s=5m、α=37°,计算功W? W=400N·m。就此说明1N·m这个功的大小被规定为功的单位,为方便起见,取名为焦耳,符号为J,即1J=1N·m。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1J=1N·m 2、对正功和负功的学习 通过上边的学习,我们已明确了力F和位移s之间的夹角,并且知道了它的取值范围是0°≤α≤180°。那么,在这个范围之内,cosα可能大于0,可能等于0,还有可能小于0,从而得到功W也可能大于0、等于0、小于0。请画出各种情况下力做功的示意图,并加以讨论。 认真阅读教材,思考老师的问题。 3
(1)当α=π/2时,cosα=0,W=0。力F和位移s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 (2)当α<π/2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 (3)当π/2<α≤π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 总结:(1)功的正负表示是动力对物体做功还是阻力对物体做功。 功的正负由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决定,所以功的正负决不表示方向,而只能说明做功的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还是阻力。当力对物体做正功时,该力就对物体的运动起推动作用;当力对物体做负功时,该力就对物体运动起阻碍作用。 (2)功的正负是借以区别谁对谁做功的标志。 功是标量,只有量值,没有方向。功的正、负并不表示功的方向,而且也不是数量上的正与负。我们既不能说“正功与负功的方向相反”,也不能说“正功大于负功”,它们仅表示相反的做功效果。正功和负功是同一物理过程从不同角度的反映。同一个做功过程,既可以从做正功的一方来表述也可以从做负功的一方来表述。 (3)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例2:一个力对物体做了-6J的功,可以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