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疼痛学中级医师考题汇总+答案
疼痛学中级医师考题汇总+答案
A锁骨内侧半向上的弧形线,起最高点在锁骨正中上约1cm B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
C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交点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的连线 D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界处至锁骨外、中1/3交点少内侧的连线 E锁骨内侧1/3向上的弧形线 1、锁骨下动脉的体表投影 答案:A
2、臂丛的体表投影 答案:D
3、副神经的体表投影 答案:C
4胸膜顶的体表投影 答案:E A上臂外展
B上臂内收、旋内、后伸 C上臂旋内和内收 D上臂前屈 E上臂旋外 5、冈上肌的作用是 答案:A
6、大圆肌的作用是 答案:B
7、肩胛下肌的作用是 答案:C A颈外动脉 B锁骨下动脉 C甲状颈干 D上颌动脉
E胸廓内动脉 8、甲状腺上动脉发自 答案:A 9、椎动脉发自 答案:B
10、甲状腺下动脉发自 答案:C A蛛网膜下隙 B硬膜下间隙 C硬膜外间隙 D蛛网膜 E硬脊膜
11、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的间隙为 答案B
12、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间隙为 答案A
13、硬脊膜与软脊膜之间是 答案:D A股四头肌 B阔筋膜张肌 C缝匠肌 D股二头肌 E背阔肌
14、全身最长的带状肌 答案:C
15、全身最大的阔肌是 答案:E
16、属于大腿后肌群的是 答案:D
A腘窝中点正上、下方约7-8cm
B腘窝中点正上、下方约7-8cm处至内踝与跟腱的中点的连线 C胫骨粗隆和腓骨小头的中点与两踝中点的连线 D内外踝经足背连线中点至第1、2跖骨底之间的连线
E髂前上嵴至耻骨联合的连线中点,划一直线至股骨内收肌结节,此线的上2/3 17、腘动脉的体表投影 答案:A
18、足背动脉的体表投影 答案:D
19、胫后动脉的体表投影 答案:B
20、胫前动脉的体表投影 答案:C
B型题
(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 20~50岁男性多见,是较少见的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头痛,有反复密集发作,发作时间、形式、程度及部位均十分固定的特点。功能MRI显示发作期同侧下丘脑灰质激活。
B. 有高血压或低血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可出现偏头痛样头痛,但无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部分患者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体征、癫痫发作或认知功能障碍,头颅CT、MRI、DSA检查可显示病变。 C. 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是海绵窦特发性炎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壮年多见,头痛常表现为眼球后及眶周的顽固性胀痛、刺痛和撕裂样疼痛,常伴恶心、呕吐,数日后出现同侧动眼、滑车或外展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和光反射消失等。持续数日至数周,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
D. 为典型偏头痛,多数始于青春期,女多于男,临床分为先兆期(多为视觉先兆,持续约10~20分钟)、头痛期、头痛后期。
E. 为普通偏头痛,多数始于青春期,女多于男,临床最常见,约占偏头痛患者的80%,常表现为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 1. 丛集性头痛 答案:A
2. 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 答案:B
3. 痛性眼肌麻痹 答案:C
解析:头痛种类很多,表现各异,只有抓住各自特点,才能做出鉴别诊断。
(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 中脑 B. 脑桥 C. 延髓 D. 小脑 E. 脊髓
1. 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偏瘫,病变部位位于 答案:A
2. 病变侧周围性面瘫,外展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偏瘫,病变部位位于 答案:B
3. 病变侧舌下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偏瘫,病变部位位于 答案:C
解析:脑干内含有第3~12对脑神经核及大量上、下行传导束,其中下行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皮质脊髓束在脑干末端交叉。因而一侧脑干受损时常有病变同侧相应部位的脑神经核及皮质脊髓束受累,引起病变同侧脑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瘫痪的症状,临床上称之为交叉性瘫痪。交叉性瘫痪是脑干病变的独特症状,可以用来鉴别病变是否位于脑干及在脑干中定位病变的部位。
(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第1腰椎下缘 B. 第2腰椎下缘 C. 第3腰椎 D. 第4腰椎 E. 第5腰椎
4. 成人脊髓下端平齐 答案:A
5. 新生儿脊髓下端平齐 答案:C
6. 2岁儿童脊髓下端平齐 答案:A
解析:脊髓在出生时其末端通常终止于第3腰椎水平,少数会延伸至第4腰椎水平,随后逐渐移向头端,2岁时其末端即达成人的部位,接近第1腰椎下缘水平,故成人腰椎穿刺点一般选择第3、4腰椎间隙或第4、5腰椎间隙以避免损伤脊髓。
(7~9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皮质脊髓束 B. 前庭脊髓束 C. 脊髓丘脑束 D. 脊髓小脑束 E. 薄束和楔束
7. 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是 答案:C
8. 传导本体感觉的是 答案:E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