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0讲 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0讲 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2:06:59

高考 地理 历史

第10讲 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c (2)水平气压梯度力b (3)风的形成过程b

(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c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1)大气运动的原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形成过程

①A地受热较多,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②B、F地受热较少,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③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1.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2)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

高考 地理 历史

①一个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②两个气流运动方向

a.垂直运动——热上升,冷下沉。 b.水平运动——从高压流向低压。 ③三个关系

导致

形成引起

造成

a.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相反关系。

b.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热低压、冷高压。

c.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①②③④处风向所示)

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1)判读

高考 地理 历史

①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即PA>PC,PB>P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即PC>PD,PB>P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则高空为低压。 (2)应用

①判断气压高低:如上图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PB>PA>PC>PD。

②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a.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

b.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c.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③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A地;等压面上凸处,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B地。

2.三种常见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较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高考 地理 历史

②影响与应用: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城市热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城市热岛的形成: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热岛环流的形成: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镇或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外。

(2019年4月浙江选考)读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完成1~2 题。

1.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

A.动力 辐合上升 B.热力 辐合上升 C.动力 下沉辐散 D.热力 下沉辐散

2.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是( ) 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 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考 地理 历史 第10讲 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c (2)水平气压梯度力b (3)风的形成过程b (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c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1)大气运动的原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形成过程 ①A地受热较多,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②B、F地受热较少,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