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版高考化学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1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2020版高考化学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1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0:16:34

··

··

如OH的电子式应为[O

··

H],易误写成O

··

H。

⑤原子结合顺序写错

··

··

··

··

如HClO的电子式应为H⑥错误使用括号

··

OCl,易误写成H

··

··

ClO。

··

··

··

如HCl的电子式应为HCl,易误写成H[Cl]。

··

··

中国传统文化与STSE

1.化学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明古国,智慧人民,灿烂文化。”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本草医药、炼丹术、酿酒制醋、四大发明等等构成了我国丰富的古代化学史。根据“在高考命题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各学科在试题中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近年来这类化学试题多以文言文记载的化学知识为素材,考查物质的组成、性质、应用、分离提纯方法等基础知识。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2.化学与STSE: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简称化学与STSE,一般是选择最新科技成果,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材料(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作为载体,问题设计依据考纲,知识源于教材,最终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这类题通常起点高,落点低,与生活、科技、环境相关。题型多以选择题或简答题出现。在选择题中,通过新材料、新信息的介绍,以某点信息源辐射相关知识,以判断正误来考查识记知识。简答题要求根据化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解释相关现象,对逻辑思维、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随着社会的发展,预计这类题仍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类型一 化学与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中的物质与工艺判断

(1)传统文化涉及的“物质”判断:根据文言文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性质判断是哪种物质。例如有关“强水”的叙述:“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硝酸。

(2)传统工艺涉及的“变化”判断:由古代文献记载的内容,联系化学反应,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等。例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描述石灰石的焚烧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3)传统工艺涉及的“分离”方法:根据过程判断是蒸馏、升华、干馏还是萃取等操作。 2.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的思考角度

(1)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变化与反应类型。如成语“火上浇油”(主要是化学变化)、“百炼

成钢”(主要是化学变化),古诗词“千锤万凿出深山”(主要是物理变化)、滴水穿石、落汤螃蟹着红袍等。

(2)传统文化中的物质组成。如《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指KNO3;如《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等。

(3)传统文化中的实验操作。如《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的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如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操作中“渍”和“绞”分别表示浸取和过滤。

(4)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性质与用途。如前对强水的描写。

【典例1】 (2019·全国卷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解题流程] 第一步: 读题 第二步: 析题 第三步: 答题 读懂题中文言文之意,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是一种天然的纤维;古代的蜡是由动物油脂制成的,“蜡炬成灰”的过程有燃烧反应发生 蚕丝是天然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解析]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蜡炬成灰”是指蜡烛燃烧,这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在古代蜡烛通常由动物油脂制成,动物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酯,其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答案] D

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类试题解题关键

(1)经典史籍中的化学成就,体现了化学的久远与魅力。解决此类问题要认真读题,认真阅读题干中的文字信息,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回答。如《本草衍义》中精制砒霜过程中“置火上”“器覆之”“烟上飞”“凝结”等明确指明了“升华”的操作特点等。

(2)根据古典文籍中的材料,考查有关物质的名称、成分、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古代化学成就及相关化学史,体现化学学科素养,反映化学最本质的特征。如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古代的本草医药和炼丹术、古代酿酒制醋、四大发明等,体现了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研究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在平时训练中注意记录和多积累。

1.(2019·济南质量评估)《天工开物》中的《燔石》篇载有:“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掘取受燔……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粘合。”其中不涉及的物质是( )

A.石膏

B.石灰石

C.熟石灰 D.生石灰

高温

[解析] “火力到后,烧酥石性”,发生反应:CaCO3=====CaO+CO2↑;“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发生反应:CaO+H2O===Ca(OH)2;“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粘合”,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没有涉及的物质是石膏(CaSO4·2H2O),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2.(2019·长沙模拟)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C.《本草纲目》中记载:“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文中对硝酸钾的提取涉及升华操作

D.《本草纲目》有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利用了焰色反应

[解析] 制瓦的原料是“无沙粘土”,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A项正确;根据“蒸令气上”可知“法”是指蒸馏,B项正确;文中对硝酸钾的提取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蒸发、结晶,没有涉及升华,C项错误;钠的焰色为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项正确。

[答案] C

类型二 化学与STSE

1.绿色化学的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转化为目标产物,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2.环境污染

(1)光化学烟雾: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CxHy)和氮氧化物(NOx)等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

(2)酸雨: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这是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中的缘故。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主要是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3)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甲烷引起的。 3.生活、生产中的材料

(1)金属材料:常见的是合金,其硬度比各组成成分大,熔点比各组成成分低。 (2)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水泥和光导纤维。 (3)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纤维和橡胶。

4.能源: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潮汐以及柴草等。 (1)新能源:利用先进技术所获得的能源,如核聚变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2)可再生能源:在短时间内可连续再生利用的一次能源。例如,水能、风能。 (3)不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典例2】 (2019·广西柳州模拟)下列做法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无关的是( )

A.提倡低碳生活,倡导共享单车出行

B.合理食用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C.降低住宅小区的容积率,增大公用绿地面积 D.北方的冬季实行集中供热,提高燃煤的利用率

[解析] 共享单车的推广符合绿色出行的理念,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节能减排、减轻温室效应,A项不符合题意;合理食用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于营养平衡方面的知识,与环保无关,B项符合题意;降低住宅小区的容积率,增大公用绿地面积,有利于提高绿化水平,C项不符合题意;冬季实行集中供热、废气综合处理,这样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1)解答化学与生活试题的三大注意点:

①回归基础:挖掘化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达到化学源于基础文化知识,高考回归基础的目的。

②联系热点: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有意识地积累有关热点素材。

③掌握原理:熟记常见的化学工业原理,能够从原料利用率、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角度对化工生产流程及方案进行正确分析与评价。

(2)解答化学与生活试题的步骤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如OH的电子式应为[O··-H],易误写成O··-H。 ⑤原子结合顺序写错 ········如HClO的电子式应为H⑥错误使用括号 ··OCl,易误写成H····ClO。 ······+-如HCl的电子式应为HCl,易误写成H[Cl]。 ···· 中国传统文化与STSE 1.化学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明古国,智慧人民,灿烂文化。”古代的陶瓷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