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从这11分的题目中,可以看出不少的优点,比如经过二轮复习的逐步深入和之前的9次考试,学生答题越来越规范,考试技巧越发成熟,步入高三后期,学生越来越意识到每一分的重要性,每个学科都不能放弃,越来越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 3、不足
(1)只选一个答案;
(2)不分点作答,导致答案连成一片,遇到改情况,高考阅卷老师都是想当然地有意识减少赋分;
(3)第二问的答案单一,不能从多角度去分析情感; (4)只有罗列答案,缺少分析; (5)答案之间存在重复交叉; (6)答题错位;
(7)任意涂画,再在两行之间的狭小空间里进行书写,影响卷面情况;
(8)超出答题区间; (9)选择题答的很糟糕;
(10)得零分,只做选择题,空白,态度不端正。 4、建议
老师查看答题卡,对存在如上“不足”的同学,需要单独要求; 强化选择题,从更加广的面和更加细的点去处理诗歌鉴赏的知识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
名篇默写题:1、文科平均分为2分,理科平均分为1.93分。2、有满分的,但不多,有0分的,但也不多。3、出现的问题是,要么背不下来,乱写,要么知道是那个句子,其中的一两个字写错了。4、建议,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名篇,同时做题时注意审题,审题不细心导致写错句子的不少。 第五题:语言文字运用
20.21题:理科平均分:5.46,文科平均分5.53。
优点:21题图文转换文理科分条作答,条理清晰,只有极少数考生不按顺序,胡子眉毛一把抓,平均分4分。
缺点:20题丢分严重,基本只能答对一个空,甚至这道题有空白卷出现。草率审题,盲目机械的答题,一部分考生连语句是否通顺都不兼顾。
措施:补写连贯题虽说考的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至少读两遍,弄清文段大概意思。瞻前顾后,从多个角度来推导。这次考试反应出,此类题型平时应加强练习,多读多感多悟。 六题:作文
优点:l、绝大部分学生能抓往材料给出的指令,有所侧重,表达观点。
2、卷面干净,书写较以前工整。3、有个性的文章突现出来,思想睿智,内容充实。
4、由于材料要求有明确的指示性,偏题学生较少。
不足:1、少部分学生没读懂材料给出的指令,要求\三者之中必须舍其中两个的话\,而有的学生则反之。2、有另起炉灶的学生,大谈\素养\。3、大部分学生的写作内容缺乏深度和个性,材料匮乏。4、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学生不在少数。5、有少部分学生没完成作文 教学建议
1、加强对任务驱动性作文方法的指导。 2、要求对材料收集和分类整理。
3、鼓励学生用名言警句,但在写作时要使用准切。 4、强调标点符号规范运用,强调卷面整洁。 5、强化有针对性的习作面批。
三、今后备考措施 (一)树立两个理念.
1、 当面指出不足的理念:对学生试卷进行面批分析,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及时查缺补漏,消灭薄弱环节。及时改正易错点,以求精益求精。锻造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提高应试能力。
2、精讲多练的理念:最好的复习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大程度上,成绩是学生练出来的,不一定是教师讲出来的.
(二) 强化三项训练.
1 、加强学生读题、审题和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进行专门的审题训练.题目,是信息源. 指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删除无效信息,防止干扰信息. 新题不一定深.大题不一定难.熟题不一定易.找关键词语. 复杂关系简单化.文字条件图案化.抽象条件具体化.隐含条件显现化. 让学生学会分析图表、材料、数据等信息. 2 、加强学生解题思维方法和思路指导的训练.
适度减少题量,增加思考时间.做题,不做则已,一做到位. 质量优先. 在下一轮复习中,重视信息卷的训练. 3 、加强学生的文字表述的技能培养训练.
规范答题. 规范是习惯的问题.告诉学生什么是规范. 首先教师要规范,教师板书要么不写,要写就写规范完整.多让学生展示,暴露弱点,加以指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