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09-17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按章节汇编(必修1、必修2、必修3)(齐全)

09-17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按章节汇编(必修1、必修2、必修3)(齐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4:29:26

B.取样计数前,必须先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C.如果培养液中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先稀释

D.压在血细胞计数板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不在计数范围内

115.(2015·1单选Ⅱ)图8是某野牛种群迁入到一个新环境后的种群增长 曲线图,据图判断种群数量最接近“J”型增长的区间是( ) A.ab段 B.bc段 C.ac段 D.cd段

考点3 群落的结构特征

116.(2010·1单选Ⅱ)在开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中,要对土壤中小动物进行取样调查,

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随机观察法 B.取样器取样法 C.标志重捕法 D.目测估计法 117.(2011·6单选Ⅰ)以下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的研究是

A.迁徙到鄱阳湖越冬的丹顶鹤数量调查 B.某地的东方田鼠在近5年的数量动态研究

C.池塘中溶解氧变化对鲤鱼仔鱼存活率影响的研究

D.有机磷农药污染对湖泊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影响的研究

118.(2012·1单选Ⅱ)农业生产中人们可通过防除农田中的杂草而实现增产,农田中杂草与农作物的关系可能是

A.种间竞争 B.种内竞争 C.种内互助 D.互利共生

119.(2012·1单选Ⅱ) “珠江水系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课题研究的对象处于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系统水平

120.(2012·6单选Ⅰ)要认识一个群落,需要从各个层面研究群落的生态学特征。下列属于群落特征的是

A.出生率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物种丰富度

121.(2012·6单选Ⅱ)大豆植株的根部有一些根瘤,其中的根瘤菌可为大豆植物提供氮素,而大豆植物为 根瘤菌提供有机营养。大豆植物和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属于

A.捕食 B.竞争 C.互利共生 D.寄生

122.(2013·6单选I)浮游动物、藻类、贝壳、虾、鱼、微生物等为某湖泊中生活的全部生物,它们统称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23.(2013·6单选I)图3装置可用于采集 A.田鼠 B.藻类

C.土壤小动物 D.土壤微生物

124.(2014·6单选Ⅰ)森林中生长着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层现象主要与 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温度 B.湿度 C.土壤 D.光照强度

125.(2014·6单选Ⅰ)小王分别从以下四种土壤环境取样探究土壤动物丰富度。推测土壤动物丰富度最高 的样品来自

A.菜园地 B.荒山黄土地 C.建筑工地 D.动运场的沙池 126.(2015·1单选Ⅰ)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 C.空气 D.水分

127.(2015·6单选Ⅰ)关于土壤小动物类群中丰富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小动物的种类采用记名法

49

C.有些小动物要借助放大镜和实体镜进行观察 D.不同环境下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不同

考点4 群落的演替

128.(2009·6单选I)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

A.物种组成 B.垂直结构 C.种间关系 D.次生演替

129.(2010·1单选Ⅰ)我国大力治理荒漠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下图为某地的荒漠经多年治理的变化情况, 这种变化可称为

A.群落的抵抗力 B.群落的稳定性 C.群落的丰富度 D.群落的演替

130.(2010·6单选Ⅰ)某荒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逐渐生长了多种草,这一过程可称为 A.群落的演替 B.群落的物质循环 C.群落的抵抗 D.群落的能量流动

131.(2011·1单选Ⅰ)植物群落不是静止不动的,是随着时间的进程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下列选项中,不 属于群落演替的是

A.退耕还林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沙漠变绿洲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32.(2012·1单选Ⅰ)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所描绘的景象变迁, 可视为

A.群落的初生演替 B.种群的初生演替 C.群落的次生演替 D.种群的次生演替 133.(2015·6单选Ⅰ)关于在裸岩上群落演替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苔藓阶段→地衣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 B.地衣阶段→灌木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 C.地衣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 D.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专题十六 生态系统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

134.(2009·6单选II)右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该食物网中

A.共有两条食物链 B.能量可循环利用

C.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D.昆虫和鼠处于同一营养级

135.(2010·1单选Ⅰ)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使物质、得 以循环再利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蓝藻 B.腐生真菌 C.寄生虫 D.绿色植物

136.(2010·1单选Ⅰ)在生态系统中,食物网越复杂,说明

A.生产者的种类越多 B.消费者的种类越多 C.消费者的数量越多 D.分解者的种类越多

137.(2010·6单选Ⅰ)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隐含了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则螳 螂位于这条食物链的

A.第二营养级 B.第三营养级 C.第四营养级 D.第五营养级 138.(2011.1单选Ⅰ)某生态系统中,兔吃草,狐食兔,狼捕食狐,构成一条食物链,狐所处的消费者级 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139.(2012·1多选)林德曼对某天然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

定量分析,部分结果如图,由图可知 A.生产者为①

5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B.取样计数前,必须先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C.如果培养液中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先稀释 D.压在血细胞计数板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不在计数范围内 115.(2015·1单选Ⅱ)图8是某野牛种群迁入到一个新环境后的种群增长 曲线图,据图判断种群数量最接近“J”型增长的区间是( ) A.ab段 B.bc段 C.ac段 D.cd段 考点3 群落的结构特征 116.(2010·1单选Ⅱ)在开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中,要对土壤中小动物进行取样调查, 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随机观察法 B.取样器取样法 C.标志重捕法 D.目测估计法 117.(2011·6单选Ⅰ)以下属于在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