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09-17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按章节汇编(必修1、必修2、必修3)(齐全)

09-17年广东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按章节汇编(必修1、必修2、必修3)(齐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6:09:35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控机体产热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控机体产热和散热 69.(2012·6单选Ⅰ)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游客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现象,该生理现象

的发生主要依赖于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体液调节和环境调节 C.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 D.免疫调节和环境调节 70.(2014·6单选Ⅰ)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不同注射方式,药物到达靶细胞的途径不同。以下途径正确的 A.肌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血液→靶细胞 B.肌肉注射:组织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C.静脉注射:组织液→淋巴→血液→靶细胞 D.静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71.(2015·1单选Ⅰ)相对体液调节,神经调节所具有的特点是( )

A.反应慢,范围广 B.反应慢,定位准 C.反应快,范围广 D.反应快,定位准

考点3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72.(2010·1单选Ⅰ)人体的血糖水平受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

A.肝糖原的合成 B.肝糖原的分解 C.葡萄糖的储存 D.葡萄糖的氧化 73.(2011·1单选Ⅰ)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温度适宜环境中 B.炎热环境中 C.寒冷环境中 D.剧烈运动中 74.(2011·6多选)当某人感到冷时,他的

A.汗液分泌量增加 B.冷觉感受器兴奋增强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体温因受调节而保持不变 75.(2011·6多选)当一个饥饿的健康成年人在饱餐之后,他体内的变化是 A.尿的生成量一定减少, B.尿中一定会出现糖

C.血糖水平一定比餐前高 D.胰岛素分泌量一定比餐前高

76.(2012·1多选)若健康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迅速增加,最可能的原因及结果是

A.喝了过多的清水 B.吃了过咸的食物 C.随后尿量会减少 D.随后尿量会增加

77.(2012·1多选)健康人进餐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胰高血糖素下降 B.胰岛素下降 C.胰高血糖素上升 D.胰岛素上升

78.(2012·6多选)人感冒时,会出现畏寒、发热症状;用退热药后,可出现全身出汗、体温下降现

象。在发热和退热过程中,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

A.发热时,散热大于产热B.发热时,产热大于散热C.退热时,散热大于产热D.退热时,产热大于散热 79.(2013·6单选II)当正常人体感觉到冷时,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可使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汗腺分泌量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D.有机物氧化分解速率加快

80.(2014·6多选)人体在不同状态下不同组织器产热量的百分比如表所示,结合体温调节的原理,以下 分析正确的是 组织器官 脑 内脏 产热量(%) 安静状态 剧烈运动 16 56 1 8 45

骨骼肌 其他 18 10 90 1 A.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B.剧烈运动和安静状态下人体的产热量相同

C.安静时脑和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D.安静时若体温保持恒定,单位时间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81.(2015·6单选Ⅱ)户外高温作业的工人大量排汗,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

①尿量减少;②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③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④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⑤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④→⑤→②→③→① D.⑤→①→②→③→④

考点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82.(2009·6多选)病原体侵入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首先起防御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 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浆细胞分泌抗体 D.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83.(2010·1多选)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失调或遭到破坏,将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如艾 滋病。下列疾病中,与免疫相关的是

A.巨人症 B.过敏性鼻炎 C.高度近视 D.系统性红斑狼疮

84.(2010·6多选)大多数人注射乙肝疫苗(抗原)后,引起体内产生

A.相应抗体 B.生长激素 C.记忆B细胞 D.乙肝病毒

85.(2011·1多选)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机体会对其作出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选项中,属 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B.皮肤出现荨麻疹 C.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D.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 86.(2011·6单选Ⅱ)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A.浆细胞 B.吞噬细胞 C.效应T细胞 D.记忆淋巴细胞

87.(2012·1单选Ⅱ)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清除体内的①衰老细胞②正常白细胞③正常红细胞④畸变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88.(2012·6单选Ⅰ)人体内参与免疫反应的蛋白质是

A.血红蛋白 B.抗体 C.肌动蛋白 D.组蛋白

89.(2013·6单选I)AIDS患者免疫功能将逐渐丧失,从而不能抵御多种病原体的入侵以及清除自身肿瘤 病变细胞,原因是HIV感染人体后破坏了

A.红细胞 B.吞噬细胞 C.B淋巴细胞 D.T淋巴细胞

90.(2013·6多选)当人体再次感受禽流感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将因此而产生

A.溶菌酶 B.红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91.(2014·6单选Ⅰ)下列最可能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与艾滋病患者

A.拥抱 B.一起用餐 C.共用注射针头 D.握手 92.(20014·6单选Ⅱ)在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并裂解病毒侵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吞噬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浆细胞 93.(2015·1单选Ⅰ)下列最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与艾滋病患者( )

A.拥抱 B.一起用餐 C.握手 D.共用注射针头 94.(2015·1多选)人体被病原体感染后,参与特异性免疫的B细胞将分化为( )

46

A.吞噬细胞 B.粘膜细胞 C.浆细胞 D.记忆细胞 95.(2015·6单选Ⅰ)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 )

A.神经—体液调节 B.体液—免疫调节 C.神经—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 96.(2015·6多选)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有( )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记忆细胞 D.B细胞

专题十五 种群和群落 考点1 种群的特征

97.(2009·6单选I)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要较准确地估算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最适合的

调查方法是

A.目测估计法 B.标志重捕法 C.逐个计数法 D.样方法

98.(2010·6单选Ⅰ)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 慢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甲>乙

99.(2010·6单选Ⅱ)下列实验中,最合适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 B.调查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D.调查土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 100.(2011·6单选Ⅰ)以下所描述的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全世界的蓝鲸 B.珠江里的肉食性鱼 C.一个菜园里的白粉蝶 D.一个湿地公园内的白鹭

101.(2012·1单选Ⅱ)调查某菜园蚯蚓数量的适宜方法是

A.直接计数法 B.样方法 C.目测估算法 D.标志重捕法 102.(2015·6单选Ⅱ)我国于去年开始实行“单独二胎”政策,目的是( ) A.提升人口素质 B.改变人口性别比例 C.调整人口年龄结构 D.进一步降低出生率 考点2 种群的数量变化

103.(2009·6单选II)在酵母菌的培养中,如果不更换培养液,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式为

A.直线 B.“S”型曲线 C.“J”型曲线 D.不规则曲线

104.(2009·6单选II)下列为某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近期内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的是

105.(2010·1单选Ⅰ)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A.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C.水平结构 D.出生率

106.(2010·1单选Ⅱ)下图是某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7

A.该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2000个

B.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呈直线增长

C.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D.6天后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107.(2011·1单选Ⅱ)某种群进入一个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中,在环境条 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可能为

108.(2011·1单选Ⅰ)下表所示为三个城市的入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将这三个城市人口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

109.(2012·1单选Ⅱ)小张同学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 结果如图5。他所用的培养液体系的K值(环境容纳量)约为 A.1000个 B.2100个 C.10500个 D.21000个

110.(2012·6单选Ⅰ)调查种群密度时,研究对象不同,方法也不同。以下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的对象

A.大肠杆菌 B.蒲公英 C.大象 D.丹顶鹤

111.(2012·6单选Ⅱ) 下图所示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中,最可能属于衰退型的是

112.(2013·6单选Ⅱ)东方田鼠种群迁入新环境后的数量变化见图9。 最接近K值的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

113.(2014·6单选Ⅱ)太平洋某小岛上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5所示, 据图分析野兔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是 A.1920年~1925年 B.1925年~1930年 C.1930年~1935年 D.1935年~1940年

114.(2015·1单选Ⅰ)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培养液要经过灭菌处理

4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控机体产热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控机体产热和散热 69.(2012·6单选Ⅰ)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游客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现象,该生理现象 的发生主要依赖于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体液调节和环境调节 C.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 D.免疫调节和环境调节 70.(2014·6单选Ⅰ)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不同注射方式,药物到达靶细胞的途径不同。以下途径正确的 A.肌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血液→靶细胞 B.肌肉注射:组织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C.静脉注射:组织液→淋巴→血液→靶细胞 D.静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71.(2015·1单选Ⅰ)相对体液调节,神经调节所具有的特点是( ) A.反应慢,范围广 B.反应慢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