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低碳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成套技术及其应用-公示材料 - 图文

新型低碳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成套技术及其应用-公示材料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2:34:43

项目名称

《新型低碳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成套技术及其应用》

推荐单位意见

低碳装配式建筑是当今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和绿色宜居城乡建设的重要载体。该项目在10余项国家级课题的支撑下,历时12年,针对低碳装配式建筑的系统设计、建造技术、低碳技术、信息化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列研究。通过确立“高性能建筑五标准”,基于创新性的构件法装配式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形成了新型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系统及其二次结构组合技术、装配式建筑建造与再利用的碳排放定量计算关键技术,创新性建立了基于BIM、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和先进制造技术在城乡建设领域的创新应用,支撑了城乡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100余篇, SCI/EI 收录论文50余篇,集成装配式建筑受邀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省部级绿色建筑博览会等展会参展。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专著10余部,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等。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多学科综合性技术,涉及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土木工程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低碳装配式建筑是当今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是占总量70%以上的大量性民生建筑提档升级的目标,也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推进绿色宜居城乡建设的重要载体。

该项目是以装配式建筑系统的长寿命与节能减排为目标,通过确立“高性能建筑五标准”,以创新的构件法建筑设计方法为核心,形成新型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系统设计、建造与再利用碳排放定量计算技术、智能化管理平台技术的三项关键技术突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省部课题及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等课题的持续支持下,通过

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形成成套技术应用,在国内率先实现低碳装配式建筑的创新示范,实现1000万平方米的整体技术示范应用。

该项目的主要科技创新有:

(1)首次提出“高性能建筑五标准”,对建筑标准进行顶层设计,创新性提出“构件法”装配式建筑系统性设计方法,形成新型低碳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成套技术及其应用。通过“安全与健康标准、文化与人文标准、低碳与生态标准、长寿命与可维修标准、信息化与智慧化标准”五标准群,细化和明确了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目标。构件是构成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元素,“构件法”通过在分析明确建筑构件的成型、组合、定位、连接等建造关系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系统,形成清晰的构件分级、分类,确定建筑构件的相关技术属性,实现新型低碳装配式建筑整体系统的开发与集成创新应用。

(2)基于创新性的构件法装配式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形成新型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系统及其二次结构组合技术的关键突破。提出了基于刚性骨架技术的装配式钢结构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技术方法,并形成高性能房屋成套技术应用。具体包括型钢骨架技术系统、钢筋骨架技术系统以及型钢与钢筋复合骨架技术系统,实现新型低碳装配式建筑建造低碳和使用长寿命目标。

(3)针对传统建筑业高能耗、高排放现状,形成了装配式建筑建造与再利用的碳排放定量计算关键技术,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发展。通过厘清构件利用方式与碳排放量的耦合关系、以及碳排放的定量方法与构件法建筑设计的共生关系,形成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建立装配式建筑建造与碳排放控制的评价标准,参编相关国家级标准10余部。

(4)在建立装配式建筑构件系统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创新性建立了基于BIM、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智能化管理平台。建构了装配式建筑分类构件库及参数体系、构件编码规则等,运用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开发形成面向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形成新型低碳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的综合应用和示范,支撑了建筑信息化和先进制造技术在城乡建设领域的创新应用。

(5)基于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构件法装配式建筑理论和系统,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和技术应用模式,有力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标准化、产业化,低碳化、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基于新型建筑学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和建造人才的系统培养,支撑

了城乡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发明专利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一种组装式轻型房屋及其建造、拆卸方法 国家(地区) 中国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有效状态 有效 ZL 201410214808.X 201518921213 653 东南大学 张宏;傅秀章;张旭;冯世虎;金星;丛勐;张弦;王海宁 张宏;朱宏宇;吴京;徐小东 发明专利 一种框构、框构体及其预制和建造方法 一种带有受拉间隙保护部件的屈曲约束支撑 轻型三重金属圆管屈曲约束支撑耗能器 现浇无机双层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拼接网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方法 全组装整体灌注复合式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一种拼接网架悬挂模板现浇钢丝网水泥板的方中国 ZL 201410785660.5 ZL201110379954.4 ZL200810236268.X ZL 201110242934.2 PCT/CN2012/075190 201723890222 452 东南大学 有效 发明专利 中国 2014 0709 东南大学 吴京,王春有效 林,葛汉斌 发明专利 中国 200871081119 61 东南大学 吴京, 葛汉有效 斌, 王春林, 赵福令 张宏;张云升;朱宏宇;傅秀章;冯世虎 刘春 欠费 发明专利 中国 201213820222 753 东南大学 PCT 日本 201558301030 195 昆山生态屋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昆山生态屋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昆山生态屋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有效 PCT 日本 PCT/CN2013/082979 PCT/CN2012/075190 5969141 刘春 有效 PCT 美国 2016 0517 刘春 有效 法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Hadoop的OLAP数据存储与查询方法 基于REVIT的复合材质结构构件BIM信息处理及统计软件 中国 ZL 201310330472.9 2015SR230290 2013 1023 东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 宋爱波;宋爱美;李龙生 有效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50086东南大学 1124 6054 张宏,印江 有效

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名 张宏 排名 1 技术职称 教授 工作单位 东南大学 完成单位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东南大学是该项目的总体负责和第一完成单位,对主要科技创新点 1、2、3、4、5 做出贡献, 具体如下:(1)负责项目的立项、论证及总体方案设计;(2)主持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建造施工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2012BAJ16B03);(3)指导本项目合作单位完成了成果的工程化应用;(4)协助建设部门和单位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成果示范应用。(5)创建构件法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在该项目中,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4项,获软著 2 项,出版相关专著 7 部,发表相关论文 20 余篇,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1 项。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90%。 对创新点1、3做出了贡献。作为第二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建造施工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2012BAJ16B03)”,从结构工程的角度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的成型、组合、定位、连接原则,解决了基于刚性骨架技术的型钢骨架技术、钢筋骨架技术以及型钢与钢筋符合骨架技术的结构构造。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8篇。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 对创新点1,3,5做出了贡献:(1)参吴京 2 教授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孟建民 3 工程深圳市建深圳市建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项目名称《新型低碳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成套技术及其应用》 推荐单位意见 低碳装配式建筑是当今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和绿色宜居城乡建设的重要载体。该项目在10余项国家级课题的支撑下,历时12年,针对低碳装配式建筑的系统设计、建造技术、低碳技术、信息化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列研究。通过确立“高性能建筑五标准”,基于创新性的构件法装配式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形成了新型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系统及其二次结构组合技术、装配式建筑建造与再利用的碳排放定量计算关键技术,创新性建立了基于BIM、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和先进制造技术在城乡建设领域的创新应用,支撑了城乡建设领域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