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习练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习练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9:17:12

人教生物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7)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脂质体是以磷脂等物质制备的中空膜泡状结构的人工膜。转基因技术中的做法是将磷脂、胆固醇或其他脂质的乙醚溶液加入DNA溶液中,经特殊处理而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其可被受体细胞胞吞而实现基因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B.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过程起到了运载体的作用 C.转移前对植物受体细胞去壁可提高转移效率 D.动物对导入的脂质体小泡会产生免疫反应

【解析】选D。由题可知,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是经特殊处理而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被受体细胞胞吞而实现基因转移,其原理是膜的流动性,A正确;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过程实现了基因转移,因此脂质体起到了运载体的作用,B正确;由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影响脂质体小泡与植物细胞膜的融合,转移前对植物受体细胞去壁有利于脂质体小泡与植物细胞膜的融合,可提高转移效率,C正确;根据题意,该脂质体小泡的膜表面不含糖蛋白,因此动物对导入的脂质体小泡不会产生免疫反应,D错误。

2、如图中Ⅰ、Ⅱ、Ⅲ曲线分别表示夏季某一天24小时的温度、某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的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

A.图中曲线Ⅲ在a点上升的原因是温度下降,细胞呼吸减弱 B.图中曲线Ⅲ在12点左右d点下降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气孔关闭 C.叶肉细胞在图中的c、e两点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D.与d点相比,e点ATP的含量下降,C5的合成速率下降

【解析】选B。曲线Ⅱ表示真正光合速率,b点光合作用刚开始进行,所以b点之前只进行细胞呼吸,图中曲线Ⅲ在a点上升,即CO2释放量减少是因为晚上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A正确;曲线Ⅲ在d点下降,但是在相应时间曲线Ⅱ上升,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速率的增加大于光合速率的增加,导致曲线Ⅲ下降,B错误;c、e两点时该植物的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但是对于叶肉细胞来说,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正确;e点与d点相比较,CO2浓度和温度变化不大,但是光照强度变化很大,所以可以认为e点光照强度减弱,暗反应不变,ATP的产生量小于消耗量,ATP的含量下降,光反应减弱导致暗反应减弱,C5的合成速率下降,D正确。 3、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解析】选A。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6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正常情况下,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减少一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应为6条,而实际图中为8条。且观察该图,上下的第二条和第四条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显然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这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A正确;若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则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为6而非8,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中一边为2条,一边为4条,B错误;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即DNA双链多复制一次,则此细胞中应该有3条形状相同的染色体,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染色体不再复制,D错误。

4、已知鸡的短腿、正常腿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让短腿鸡自由交配多次,发现每一次产生的后代中雌雄个体均表现为2/3短腿、1/3正常腿。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

A.鸡的短腿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B.亲本短腿鸡自由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正常腿是基因突变所致 C.若群体中短腿鸡与正常腿鸡杂交,后代中短腿鸡约占3/4 D.若后代中短腿鸡和正常腿鸡自由交配,则子代中短腿鸡占1/2

【解析】选D。由题干信息“短腿鸡自由交配多次,发现每一次产生的后代中雌雄个体均表现为2/3短腿、1/3正常腿”可以推知:鸡的短腿为显性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且显性基因纯合致死,A错误;亲本短腿鸡为杂合子,自由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正常腿是等位基因分离所致,B错误;控制短腿的基因纯合时个体死亡,群体中短腿鸡全为杂合子,正常腿鸡为隐性纯合子,短腿鸡与正常腿鸡杂交,后代中短腿鸡约占1/2,C错误。假设鸡的短腿、正常腿由A、a基因控制,后代中有2/3短腿、1/3正常腿,则A基因的频率为1/3,a基因的频率为2/3,短腿鸡和正常腿鸡自由交配,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9AA(致死)、4/9Aa、4/9aa,所以子代中短腿鸡占1/2,D正确。 5、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会影响基因表达,但不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D.多基因遗传病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群体发病率较高

【解析】选D。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会影响基因表达,也可以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给后代,A错误。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错误。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其21号染色体有3条,并不存在3个染色体组,C错误。多基因遗传病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群体发病率较高,D正确。 6、下列关于常见作物育种方法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可以集中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 B.诱变后的植株一定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多倍体育种培育的新品种往往果实大,茎秆粗壮,营养成分含量高 D.利用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获得新基因

【解析】选B。杂交育种指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因此其可以集中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A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诱变后的植株不一定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B错误。多倍体育种培育新品种的优点是果实大,茎秆粗壮,营养成分含量高,C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提高突变频率,产生新的基因,D正确。

7、如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

A.⑤是效应器,指肌肉或腺体,刺激②引起⑤反应不能称为反射

B.分别电刺激②、④,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 C.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及作用于突触后膜均需要消耗ATP

D.若乙为抑制性神经元,丙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后,乙的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

【解析】选B。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错误;刺激②电流表指针偏转2次,刺激④电流表指针偏转1次,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B正确;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不需要消耗ATP,C错误;神经元电位是否变化取决于上一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的类型,乙接受丙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电位应变为内正外负,D错误。

8、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

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选A。疫苗作为抗原,表面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易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A正确;机体初次接种抗原(疫苗),经过一系列变化而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B错误;机体再次接种抗原,记忆细胞可以分化为效应B细胞,它会产生抗体,但不会释放淋巴因子,C错误;麻疹病毒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吞噬细胞消化而失去致病能力, D错误。

9、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大,营养级高

B.曲线b代表的种群,种群密度为d时,其数量不一定会增加 C.对大型动物易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由图像可知a、b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解析】选D。曲线a代表的生物种群密度很少时,存活率才高,可能原因是该生物生存所需要能量多、该生物所处营养级能量少,A正确。曲线b代表的种群,种群密度为d时,存活率高,但此时的死亡率未知,所以其种群的增长趋势不确定,B正确。大型动物,所需要资源多,易地保护时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太大,C正确。图中只给出a、b两种生物存活曲线,不确定这两种生物是否生活在同一环境中,所以两种生物之间不一定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 1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在理想状态下它的数量增长曲线为J型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人教生物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7)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脂质体是以磷脂等物质制备的中空膜泡状结构的人工膜。转基因技术中的做法是将磷脂、胆固醇或其他脂质的乙醚溶液加入DNA溶液中,经特殊处理而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其可被受体细胞胞吞而实现基因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B.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过程起到了运载体的作用 C.转移前对植物受体细胞去壁可提高转移效率 D.动物对导入的脂质体小泡会产生免疫反应 【解析】选D。由题可知,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是经特殊处理而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被受体细胞胞吞而实现基因转移,其原理是膜的流动性,A正确;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过程实现了基因转移,因此脂质体起到了运载体的作用,B正确;由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