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语文(新编)课文要点(答案)

大学语文(新编)课文要点(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6:50:55

11行管(2)班内部材料,未经允许,请勿翻印

※本章答案为参照书本注解和语文老师略为讲解所综合的,为班级内部材料,仅供本班同学参考

《诗经·伯兮》

(1) 识记:

“诗经六义”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 字、词: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之:到 飞蓬: 像枯草飞蓬一样 其雨其雨,杲杲日出。 杲杲:日出明亮的样子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 谖草:萱草,又名忘忧草 树:栽 背:通“北”

《长恨歌》

(1)识记:

文学常识:

白居易 、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

表,主张“文章合为时 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通俗易懂,声调优 美,富于形象性。

字、词:

汉皇重色思倾国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汉皇:代指李隆基 倾国:1、美人 2、国家政权被倾覆 列土:分封土地 怜:羡慕

缓歌慢舞凝丝竹 排空驭气奔如电 雪肤花貌参差是

凝:紧扣,和 丝竹:管弦乐器 排空:腾空,腾云 参差:仿佛

云鬓半偏新睡觉 玉容寂寞泪阑干 含情凝睇谢君王

觉:醒 阑干:眼泪纵横的样子 谢:告诉

临别殷勤重寄词 但教心似金钿坚

殷勤:深切 但:只 教:凭

熟读全诗 ,背诵下列名句: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

1

11行管(2)班内部材料,未经允许,请勿翻印

(2)试分析这篇长诗对李、杨爱情悲剧持什么态度。

答:唐明皇李隆基是个具有二重性的皇帝,他前期励精图 治,创造了“开元盛世”,后骄傲自满,追求声色,把大 权交给李林甫、杨国忠,重用野心家边将安禄山,导致 “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李隆基自己也饱尝了逃 亡、兵变、妃死、位夺的痛苦。根据李隆基的复杂性, 作者在处理李、杨爱情悲剧时,也采取了“恨其娱国、哀 其不幸”的双重态度。《长恨歌》以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 逃出都城返回都城为承前启后的过渡, 前半部分以贬讽 的口气 描写李、杨的荒淫生活,批判李隆基“重色思倾国” 是自己种下了国破妃亡的长恨种子。 后半部分则以同情 的笔调渲染李隆基对亡妃杨玉环的刻骨相思, 自己饮恨 终身,尝到了长恨之果。

(3)诗的后半部分刻意描写李、杨的忠贞爱情,与前半部分是 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诗的后半部分以大量的景物描写制造气氛,并在民间传 说的基础上虚构了派方士寻访太真仙子的故事,刻意渲染 李、杨的忠贞爱情,与前半部分对李、 杨爱情的谴责、批 判并不矛盾。因为作者对李、杨爱情采取了“恨其娱国,哀 其不幸”的态度,越是渲染他们坚贞不逾,刻骨相思,则越 能体现他们自作自受,咎由自取,作者所以这样写,目的在 于以感人的艺术力量增强垂戒后人的效果。

《牡丹亭》题记

(1) 识记: 文学常识:

汤显祖,江西临州人,是明代成就最高的传奇 作家,被誉为与莎士比亚并肩的“东西曲坛伟人”。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南柯梦》并称“临川四梦”。(也称玉茗堂四 种),“四梦”与《紫箫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

(2) 字、词:

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 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 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

形容:形象,面貌 形骸::指表面的 仿佛:模仿 格:考究,推究

《牡丹亭 · 游园》

(1)识记:

元代后期,杂剧中心南移,至明代被传奇取代 而成为当时的主要剧种。北杂剧与南传奇是中国戏剧的两大源头。

一个比较大的剧情段落,杂剧称之为“折”, 传奇称“出”。

《游园惊梦》是《牡丹亭》传奇剧本最精彩的一出。

一般认为,中国戏曲形成于宋、完善于元,提高 于明,变化于清。

2

11行管(2)班内部材料,未经允许,请勿翻印

缺乏悲剧性格是中国文学戏剧的特点。

杂剧是元代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体制:同一宫调 (类似现在乐调)下,

若干曲牌组成套曲,一韵到底,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剧情段落,称为“折”,一折戏只能由一个角色演唱,其余角色只能道白。

元杂剧的表现手段(唱词、宾白、科范)和主唱角色通称(末、旦)。 元曲可分为杂剧、散曲;散曲可分为小令(又称叶儿)、套数。

(2)背诵《牡丹亭 · 游园》背[皂罗袍] 曲文。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3)何谓散曲,与词有何差别?

答 ;散曲是元代流行的新兴诗体,它吸收宋词、民间曲词和女真、 蒙古乐曲,以当时流行的曲调清唱的抒情韵文,分为小令(单 支曲子)和套数两种。艺术风格:词以典雅为主,含蓄为贵; 曲以通俗为主,明朗为贵。表现形式:曲的特点是通首押韵, 同一曲调中可以增添衬字。 (4)“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有何美学特征?

答: 名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具有以“调和”与“对比”为形式特征的自然美。 调和是把两个相接近的东西并列而产生美感,“紫”与“红”为邻近色彩,并列在一起,产生明丽,协调的审 美愉悦,暗示发皇、青春;对比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并列在一起,灿烂的红花与荒凉、衰颓的“断井颓垣”相互间强烈对比映衬,形成震撼,鲜明的美感,暗示杜丽娘洋溢着生命活力青春被衰朽的封建礼教束缚、吞噬,唤起读者的“悲悯”情感。

《娜拉》走后怎样

识记:

《娜拉》作者 易卜生是 挪威剧作家

《娜拉》又译《傀儡家庭》《玩偶之家》,是易卜生著名的“社会剧”

课文警句: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伤逝》

识记:

“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3

11行管(2)班内部材料,未经允许,请勿翻印

李清照 《永遇乐》

(1) 识记:

落日熔金 :形容落日的光芒像熔化的黄金一样

中州 :指今河南一带,居古九州之中,故称此指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今开封)

簇带:插戴 济楚:整齐,漂亮

(2) 艺术手法:今昔对比,丽景哀情映衬 (3) 作者抒发感情:晚年落寞凄凉的心境,故

国之思

李清照《声

声 慢》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艺术手法?

今昔对比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达什么内容?

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 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 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 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 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 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 “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 的基调。

辛弃疾

(1) 识记:

《水龙吟》

遥岑远目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 季鹰归未 倩何人 遥岑远目:纵目远山. 看了:看完

拍遍:拍了一次又一次 归未:怎么还没有回乡 倩:请,

(2) 背诵: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3) 艺术风格:豪放、沉郁

辛弃疾

背诵上片:

4

《破 阵 子》

搜索更多关于: 大学语文(新编)课文要点(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1行管(2)班内部材料,未经允许,请勿翻印 ※本章答案为参照书本注解和语文老师略为讲解所综合的,为班级内部材料,仅供本班同学参考 《诗经·伯兮》 (1) 识记: “诗经六义”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 字、词: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之:到 飞蓬: 像枯草飞蓬一样 其雨其雨,杲杲日出。 杲杲:日出明亮的样子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 谖草:萱草,又名忘忧草 树:栽 背:通“北” 《长恨歌》 (1)识记: 文学常识: 白居易 、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