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 高频考点总结2

2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 高频考点总结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7:10:59

梁学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课堂教学系列

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__________能源为主的能源多样化阶段。

(4)在后工业化阶段,各种__________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而这类资源的__________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受__________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答案:(1)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2)矿产资源 (3)木柴 煤炭 石油可再生 (4)后天性 运输 自然资源

高频考点十七: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荒无人烟的地区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活动不可能改变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和海洋灾害等 D.自然灾害具有非周期性、单因性、群发性等特征

解析:自然事件发生在无人区,就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因而不能称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孕育和发生涉及多种因素,人类活动可能诱发某些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自然灾害具有周期性、多因性、群发性等特征。

答案:C

【中国的雨带与洪涝】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解析:由图可知,4~5月份锋面雨在我国华南形成,7~8月份移至我国的华北、东北地区,因此,雨带移至上海的时间大致是6~7月。

答案:B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9

梁学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课堂教学系列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锋面雨带移动与旱涝灾害之间关系的能力。7月以后,由于夏季风异常,锋面雨带仍滞留于Ⅱ区、Ⅲ区,在该区域内控制的时间长,从而出现南方的涝灾,而北方的Ⅰ区,锋面雨未到达,而长时间持续高温,造成北方的旱灾。

答案:C 【台风或飓风】

下图是每年台风发生次数占全球台风(飓风)总发生次数百分率区域分布图(虚线:海面水温为26.5℃的等温线,括号内的数值表示受台风(飓风)影响的次数)。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南沿海全年均受台风袭击,造成的损失很大 B.当台风中心位于上海东部海域时,上海的风向为西南风

C.台风形成于赤道附近的高温洋面上,赤道上台风形成的频率也比较大 D.菲律宾附近的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解析:我国夏秋季节为台风的多发季节;当台风中心位于上海东部海域时,上海位于台风西侧,应吹西北风;赤道附近因地转偏向力过小,不易形成台风;由图可知菲律宾附近的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答案:D

2.关于台风灾害和减灾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组成

B.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C.对台风的探测主要利用气象卫星,当到达近海时还可用雷达监视其动向

D.到目前为止人力无法改变台风的大小和方向,所以也无法减轻台风带来的损失 解析:虽然人力无法改变台风的大小和方向,但可以提前预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台风带来的损失。

答案:D 【寒潮】

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 A.寒潮 B.台风 C.旱灾 D.涝灾

解析:寒潮是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从蒙古和西伯利亚一带侵入我国的大范围的强冷空气,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是一种气象灾害。

答案:A 【旱灾】

2009年2月2日,来自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消息表明,自去年11月份以来,我国15个省市遭遇严重旱情,旱灾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受旱面积之大为历史罕见。截至2月1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达1.45亿亩,比多年同期均值多4000亩,其中重旱面积达3990万亩,另外有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根据上述材料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梁学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课堂教学系列

(1)此次旱灾有何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次干旱灾害严重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华北平原地区的有哪些?

(2)图中A省与B省都是我国旱灾出现频率较高的地区,从时间上分,A省的旱灾主要为____________,B省的旱灾主要为____________,其中B省旱灾的发生主要与____________有关。

(3)D省(区)降水比A、C两省都要少得多,但旱灾的出现频率与危害程度却比这两省少得多,其原因是什么?

解析:此次旱灾的特点和受旱灾影响严重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可根据材料和图分析得出;A省与B省的受灾时间可从我国夏季风的移动特点和雨带位臵变化方面来思考;新疆旱灾的出现频率与危害程度都不及河北、湖南两省的原因,可从它们在农业结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来分析。

答案:(1)旱灾的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大。 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

(2)春旱 伏旱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3)D省(区)沙漠面积大,耕地比重小,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干旱对当地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小。

【地质灾害】

我国是多灾害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 D.长白山地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地区,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滑坡和泥石流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主要发生在山区,在重力作用下,物质沿一定坡度向下运动。我国西南地区山高坡陡、岩石破碎、暴雨集中,容易造成滑坡和泥石流。

答案:B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梁学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课堂教学系列 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__________能源为主的能源多样化阶段。 (4)在后工业化阶段,各种__________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而这类资源的__________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受__________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答案:(1)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2)矿产资源 (3)木柴 煤炭 石油可再生 (4)后天性 运输 自然资源 高频考点十七: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荒无人烟的地区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活动不可能改变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和海洋灾害等 D.自然灾害具有非周期性、单因性、群发性等特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