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站场与枢纽23
站场与枢纽课程设计
机务段设在站对右要比站对左更为有利。
综上所述,为了减少机车走行的干扰,新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首先应考虑机务段站对右的位置。 2、车辆段的位置确定
根据设计要求,本设计不需要设车辆段,只需要考虑站修所的位置。站修所承担车辆补轴、摘车轴箱检查和摘车临修工作,应设在调车场最外侧远期发展的范围内。
3、机走线和机待线的位置确定
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右的位置时,机车走行线设在到发线之间。D站是衔接三个方向的区段站,因此将机走线设在到发线之间。
机待线设在机务段的另一端,本设计采用尽头式,有效长为45m。
第二节 区段站各相关设备的数量确定
一 到发线的数量
1、到发线数量
本设计到发线数量按客货列车换算对数计算为:
18381010换算对数=?0.5??1??2??2?43.5
2222由相关规范可知,选择到发线为6--8条。本设计取7条,但是考虑第三方向引入,适当增加一条,故总共设8条到发线。
综合考虑一昼夜接发旅客列车的对数和货车接发对数,本设计设旅客到发线3条,货车到发线5条,其中3条是客货共用的线路。
2、到发线有效长度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到发线有效长度如下表所示:
因为控制长度是4,5股道1005.087+850=1855.087m<2100m满足条件 所以可以得到每股道的有效长,填入下表。
股道编 A端 股道有效长控制点 X的坐标 B(C)端 各条股道控制长(m) 股道总控制有效长(m) 各股道 有效长(m) 5
站场与枢纽课程设计
号 1 3 4 5 7 8 9 10 398.557 455.448 555.938 555.938 426.859 426.859 520.507 520.507 412.059 404.036 452.649 452.649 430.504 430.504 425.465 425.465 817.116 855.984 1005.087 1005.087 853.863 853.863 942.472 942.472 1005.087 1037.971 999.103 850 850 1001.224 1001.224 912.615 912.615
二 机走线的数量
因为客机不入段,因此只考虑货物机车。 机务段在站对右时机车昼夜行走次数:
A—B 11*2=22 B—C 5*1=5 A—C 5*2=10 C—B 3*1=3
A—本站 1*1=1 合计:49
在采用肩回运转交路的横列式区段站上,每昼夜通过的车场的机车在36次及其以上可以设一条机车走行线。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右的位置时,机车走行线设在到发线之间。D站是衔接三个方向的区段站,因此将机走线设在到发线之间。
三 机待线的数量
由于要保证左端咽喉平行作业数,同时出发列车及时连挂机车,减少机车出入段与其他作业的干扰,应在无机务段的一端设置机待线。其布置形式有尽头式和贯通式两种。贯通式机待线的进路比较灵活,在到发线数量相同的条件下,咽喉区长度较尽头式短,但机车出入如与接发列车无隔开进路时,安全性较差;尽头式机待线有隔开进路,比较安全。即使司机操纵失灵而发
6
站场与枢纽课程设计
生冲撞土挡而造成脱轨时,其事故严重程度也远较与列车冲突为轻。因此本设计采用尽头式机待线,设一条。
四 机车出入段线的数量
由于要保证车站与机务段间机车出入畅通,在机务段与到发线之间应设机车出入段线,其数量取决于一昼夜列车出入段次数、列车到发的不均衡性及机车的运转方式。当出入机车每昼夜不足60次时,可缓设一条。因为D站机车出入段的次数为 38×2+10×1+10×1=96>60
故本设计设机车出入段线各一条。
五 调车线的数量
因为该区段站衔接3个方向,且各方向改编车流不大,所以每个衔接方向先设置1条;加上本站作业车停留线1条,检修车和其他车辆停留线、危险货物车停留线1条,故一共设调车线5条。
六 牵出线的数量
调车场两端各设一条牵出线,主要牵出线在左端,因为A端车流量大,而且为了调车作业方便,对车站作业交叉干扰最少,货场设在调车场一侧,因此左端牵出线还要担负货场的作业。次要牵出线在右端,B、C的车流量较小。
所以本设计设2条牵出线。
第四章 区段站平面设计
一 区段站布置详图
本区段站的布置示意图如下:
7
站场与枢纽课程设计
二 区段站比例尺图(1:2000)
见(附图)
第五章 自我评价
这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对站场的整个设备布置有了很好的把握,而且让我对到发线有效长的控制、能力的计算有了初步的掌握,所以整体上来说收获很大。在用CAD画图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也暴露了自己作图能力的欠缺,是自己的一个弱点所在。在设计中,我对于咽喉道岔的坐标计算出了一些小的问题,还好在同学的帮助下及时的改正了过来,这也说明自己对知识的把握还是不到位,也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善和提高,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为自己的能力提高做好准备工作。
编号 作业进路名称 次数 时间 总时间 1 2 3 4 1道发A至C无改编货车 Ⅱ道接C至A无改编货车 3道接B至C无改编货车 3道发B到C无改编货车
② ④ 咽喉区道岔占用时间(min) ⑥ ⑧ ⑩ 12 14 16 5 7 5 5 6 8 8 6 30 56 40 30 30 56 40 30 56 30 30 56 40 30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