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谁为发展中国三农买单

谁为发展中国三农买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30:30

发展三农,必须求真务实,彻底扭转三农投资“思路是新的,口号是响的,任务是硬的,资金是软的”传统局面。2004年1月,中央1号文件宣布“国家鼓励农民增加收入”;3月,国家人代会明确宣布“三年内取消农业税”;4月初国家财政开始了“对农村种粮户实行财政直补”。一系列措施落地,已然显示了新一届中央动用政府力量,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经济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心,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三农发展腾飞的希望。

当然,反哺三农,发展三农,绝不等于国家越疽代疱。而是必须理顺政府行政职能,引导、管理、服务相结合,以财政支农为手段,引导动员各方面资金力量,切实加大城市和工业对三农的反哺力度。

2、群众互助,抢抓机遇,主动发展。长期以来,尤其在中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互助或合伙筹措企业建设资金的形式十分普遍,民营企业据此获得了长足发展。已然取得的成熟经验显示,群众互助或合伙筹措资金,将是未来中国筹措经济发展资金最主要最灵活的形式。

3、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必须解决农村金融供需不对称的尖锐矛盾,必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对金融业投资三农的监管,根本解决资金“取之于农,不用于农”的问题。

(1)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建多样化开放性农村金融体系。为使农村金融提供服务更加切合三农资金需要,必须构造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金融和国有金融为主导,小额信贷、民间市场和外资银行作补充,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新格局。实施中,要坚持“财政、农发行资金引导,群众投入为主,农行、农村信用社与小额信贷紧密结合”的投入原则。

A: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吸取历史上官办银行的经验教训,去官风,增商气,把农信社改造成“农民自己的银行”。对其资金投向,政策上原则限定在为农业服务的范围内,严禁资金流向城市或非农产业。

B:把农行政策性业务和农村网点划转给农发行。

第一,防范农行把经营管理风险转嫁给政策性业务,或借政策性业务与国家讨价还价。彻底改变农行亦官亦商的身份,尽快把其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和硕果仅存的农村网点划转、移交给农业发展银行。保证农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纯洁性。保障农发行扶贫资金“扶贫到户”。

第二,国家限令农行在城乡之间定位做出抉择,严格监督落实农行资金投向三农的比例,确保农行商业化经营改革和落实支农责任两不误。

第三,农发行在接收了农行农村网点与政策性业务后,要集中精力办理管理好粮棉油等专项储备贷款与扶贫等政策性开发贷款。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把政策性贷款经营成为引导商业银行对农村投资的“指向标”。

C:放宽政策管制与金融风险控制相结合,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为前提,

允许创办民间私营金融组织,彻底根除高利贷毒瘤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界,长期推崇“堵不如疏”“疏不如导”的观念。既然农村包括高利贷都拥有相当市场,那么以金融当局统一有效管理、控制风险为前提,放宽政策管制,准许私有金融进入农金市场,应该更具有市场化的比较优势,无疑是当前彻底解决高利贷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当然,准许私有金融进入农金市场,绝对不是放纵高利贷。而是说要把“民间借贷的无序”纳入金融当局统一管理的“有序控制”之下,让老百姓更多地得到实惠。其执行市场化利率,必须服从国家统一的利率政策。

我们必须吸取农信社官办化、农村基金会过多受地方行政干预而失败的教训。根据中国当前农村金融业的现状,借鉴企业私营化的成功经验,通过金融私营化,尝试冲破长期困扰中国金融业的官僚经营之僵化氛围,激发农村金融的旺盛生命力,解决高利贷问题,作用多方面,无疑也是积极的。 D:激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包括外资银行开展农村信贷工作。

(2)构造涉农保险体系,完善涉农贷款信用保险机制。通过努力,使三农享受与城市对等的保险保障,分散降低三农投资风险。必要的情况下,应当开口子,考虑农行、农信社混业、兼业经营的可能。

(3)控制农村资金外流,彻底解决三农发展资金的保障问题

针对造成农村资金紧张状况的原因,国家已明确提出了“少取、多予、放活”的治理方针。作者以为,控制农村资金外流的时机已经成熟,该方针应该是彻底解决发展三农资金保障问题的尚方宝剑。可以统筹考虑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解决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问题,国家采取得力措施,彻底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通过财政、税收等渠道,把对三农直补等反哺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彻底解决农村金融不支农的问题,加强监管,督促金融资金切实投向三农。中央早在1998年就通过人民银行[银]发(1998)40号文件规定了商业银行新增存款投放农业和涉农企业的比例:为确保支农信贷资金来源,加大农业信贷投入,国家银行新增支持农业发展的贷款不低于全部新增贷款的10%,农村信用社用于种植业的贷款不低于全部新增贷款的40%,对农村信用社社员的贷款不低于50%。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约束力,农行和农村信用社两大支农信贷主体之贷款农转非情况十分突出,并没有很好的落实规定的支农社会责任。现在已经到了提升文件为《支农条例》,彻底落实其精神实质的时候了。

第三,统筹考虑邮政储蓄与农发行工作。切实加强邮政储蓄管理,中央限定邮政部门把邮政储蓄吸收的农村资金转售给农发行,解决邮政储蓄造成农村资金漏斗与农发行不开办储蓄业务、资金来源不足的现实问题。

五、修改法律,净化国内金融投资环境

根据中国实际,应该考虑修改相应法律。把银行贷款作为特殊的债权形式从《民法》范畴中分离出来,纳入《银行法》调整的范围内。法律护航,保护金融业正常权益,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净化国内金融投资环境。

濮阳农行许文盛 2004年4月18日

搜索更多关于: 谁为发展中国三农买单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发展三农,必须求真务实,彻底扭转三农投资“思路是新的,口号是响的,任务是硬的,资金是软的”传统局面。2004年1月,中央1号文件宣布“国家鼓励农民增加收入”;3月,国家人代会明确宣布“三年内取消农业税”;4月初国家财政开始了“对农村种粮户实行财政直补”。一系列措施落地,已然显示了新一届中央动用政府力量,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经济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心,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三农发展腾飞的希望。 当然,反哺三农,发展三农,绝不等于国家越疽代疱。而是必须理顺政府行政职能,引导、管理、服务相结合,以财政支农为手段,引导动员各方面资金力量,切实加大城市和工业对三农的反哺力度。 2、群众互助,抢抓机遇,主动发展。长期以来,尤其在中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互助或合伙筹措企业建设资金的形式十分普遍,民营企业据此获得了长足发展。已然取得的成熟经验显示,群众互助或合伙筹措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