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考点汇总
-----
第六课
师生之间
核心考点
1.如何了解教师职业? (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p61-62
(1) 教师是一个 古老的职业。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 传承者 之一。
(2) 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 专门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 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明确规定了教师的 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 等要求。
(3) 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 发生了很大变化, 也对教师提出了 更 高 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的好教师。
2.如何走进风格不同的老师 ?(要学会接纳和尊重不同风格的教师) (1) 原因:由于 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
等差异,每位老师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
风格。
(2) 态度: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 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 尊重。
(3) 意义:尊重老师的 “不同” ,可以让我们 走近老师 ,更深入地 了解老师 。归纳提升
3、如何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 P64
( 1)承认老师的差别。 ( 2)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9
----- -----
( 3)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 4)主动交往。
4.怎样理解“教学相长 \
(1) 教与学是师生 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
离不开老师的 引领和指导 ;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
促进老师更好地
“教”。
(2) 学生的态度及发挥的作用: 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 相互交流 。①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 观点和见解 ,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 新资源 ;②与老师分享自己的 学习感受、学习成
果 ,可以促进师生 共同进步。
5.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P67
(1)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 表扬和批评 ,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2)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 肯定、鼓励和期待 ,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 ,可以帮助我们 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 内容和用意 上,理解老师的 良苦用心 。
6.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 ?P68
学生乐于学习 ,老师寓教于乐 ,师生之间 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7.在师生交往中,怎样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P68-69
(1) 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①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②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
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2) 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 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 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 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 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 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归纳提升
8、 与老师发生分歧时的处理办法 :P69
(1) 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变。如果是老师的原因,要思考怎样与老师沟通。
10
----- -----
(2) 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相信老师的善意,愿意理解老师,做到有理恰当表达,无理主动认错。
(3) 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主动找老师交换意见,清晰、冷静、坦诚地说出自
己的观点,有理有据;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
(4) 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师生问的矛盾多因沟通方式不当引发。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
第七课亲情之爱
核心考点
1. 什么是家庭 ?
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
(1)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不止是一所房子、 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2. 在中华文化中,“家”意味着什么 ?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
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4.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怎样尽孝 ?
(1) 原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2) 要求: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5.什么是亲情之爱 ?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6.为什么有时我们体味不到亲情之爱
?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
然随和 ,, 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
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
11
----- -----
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7.怎样把握亲人离开、新成员出现的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
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但
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 家中的亲情仍在, 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8 .为什么会出现爱的碰撞?
(1) 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
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 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 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3) 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间。
(4) 因为与父母的相处太平常, 我们可能很少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
9.怎样化解爱的冲突 ?
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1) 爱是需要呵护的。
① 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② 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2) 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①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②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
表达我们的爱。
10.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
(1) 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
(2) 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 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11.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
1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