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蓬荜生辉、一蹴而就、漫不经心的误用
此外,还有人把“一蹴而就”混同于“一挥而就”(形容创作诗文、书画等大笔一挥就能完成)或“一步到位”(把可以分几次做的事一次做完),更属于明显的误用了。下面各举一例:
1.她的每幅作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要画几个月,有的甚至下笔前已构思了一年多。(《江门日报》,2010年2月26日) 2.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也不搞一蹴而就,要“走小步,不停步,不走弯路回头路”。(中国政府网,2010年3月5日)
三、“漫不经心”与“漠不关心”、“不知不觉”
“漫不经心”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随便;经心:留心)。形容态度不认真。如明·任三宅《复耆民汪源论设塘长书》:“连年修西北二塘,责重塘长而空名应役,漫不经心,以致渐成大患,愈难捍御。”鲁迅《两地书·序言》:“直到事实给了我教训,我才分明省悟了做今人也和做古人一样难。然而我还是漫不经心,随随便便。”萧乾《凤凰坡上》三:“她漫不经心地用手捋着土岗上白色的野山楂,穿过四周的树丛,朝山底下望。”
“漫不经心”不难理解也不难运用。但是第一,要注意同“漠不关心”相区别。“漠不关心”指对人对事态度十分冷淡,一点也不关心;而“漫不经心”指做事情随随便便,一点也不认真。二者有明显的区别。以下诸例“漫不经心”都应改为“漠不关心”。
1.我们的同志如果忽视政治、政策和理论,对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漫不经心,就可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中迷失方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8月7日)
5
2.“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扑面而来的发展态势漫不经心或无动于衷。(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7月28日)
3.想到当下……那些漠视“民瘼”、对民困民危民怨漫不经心者……不禁为之脸红!(海南网,2009年12月15日)
4.人民群众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情况,政府部门漫不经心,甚至把群众诉求表达当成无事生非;而当老百姓被逼得把事情闹大,后果严重,影响恶劣,才赶紧作为。(《广州日报》,2009年8月4日) 第二,要注意同“不知不觉”相区别。“漫不经心”指的是人做事情的态度,是有意识的行为,而“不知不觉”指的是某种变化的发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不是人有意为之。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以下诸例“漫不经心”都应改为“不知不觉”。
1.这些年,我所居住的小城在成倍成倍地翻新扩大,一条省道又贯穿起当今的乡下小镇,小镇漫不经心地就被揽入城市的怀抱中。(人民网,2009年7月6日)
2.躺在花园的吊床上看伤感小说,直到书从手上漫不经心地落到地上。(《经济参考报》,2010年4月8日)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副主编)
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