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公安民警实践执法为民思想的思考

关于公安民警实践执法为民思想的思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8 13:18:58

忽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群众对一些案件处理不公意见较大,反映强烈。有的甚至当事人不交暂扣款,就受到又罚款、又拘留的处罚;还有部分行为人触犯了刑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有的单位往往是一罚了事等等不一而足,无一不叫人痛心疾首。

三、对公安民警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公安民警执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别民警法治观念淡薄,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行政处罚法中存在消极情绪,执行不力;有的认为行政执法规定太严,监督太多,工作起来怕担风险,怕负责任,在办案中该处罚的不敢处罚,像小媳妇一样羞羞答答,畏手畏脚,这种树叶掉下怕砸头的作风老百姓能满意吗。

第二,一些民警在执法实践方面不能正确处理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民、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导致了执法中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重程序、轻实体的问题发生。

第三,办案经费的限制,使得公安民警在侦破各种案件过程中,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以至于案件侦破半途而废,甚至根本就不能立案侦破。经费不足,也导致许多地方公安民警乱罚款、乱收费等问题的发生。

第四,现有公安体制和警务方式不够完善,一些执法机制存在的弊端和缺陷阻碍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传统的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安工作的要求,严重制约了执法效率和执法效果。

第五,部分公安民警对公安业务知识不熟悉。由于部分民警参加工作后,工作时间短,专业培训业相对较少,导致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低下,说外行话,干不靠谱的事,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

第六,执法监督力度不够。虽然各种监督制约机制的条文不断完善,对公安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由于这些监督机制的落实不够,对公安执法工作中的问题发现

不了,或者发现了也不去纠正,出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七,立法滞后,法律法规不完善,特别是行政处罚方面没有统一的程序法,而是分散于各实体法律法规中,执行起来难免发生互相矛盾,互相抵触的现象,有的规定还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执行者更是莫衷一是,茫然无措等等。

四、对公安民警实践执法为民的思考

现实中的种种情况表明,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的漏洞和不足,公安民警实践执法为民,一些方面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有时甚至是花把式,笔者对此感同身受。几年的学习工作实践深深领悟到,新时期公安民警真正实践执法为民,就必须强化公仆意识,增进对人民群众的真实感情,真正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在提高为民执法和为民服务上下功夫,公安民警真正实践执法为民就要要做到:

(一)把握执法为民的本质明确必要性

公安民警执法为民是公安工作的核心主题,必须准确把握其本质明确其必要性:第一,公安民警执法为民是其宗旨使然。随着依法治国历史进程的推进,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更集中的体现为执法活动,换言之公安机关实践为民宗旨主要靠执法来实现。一切公安工作最初的出发点和最后的落脚点,都将归结为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保障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只要真正把公安执法工作做好了,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才能实现。所以说,公安民警坚持实践执法为民思想,是其宗旨使然。第二,公安民警执法为民是其增强执法力量的迫切需要。公安机关的一切权力活动,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为了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了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保护好人民的利益,时刻体现群众

性,始终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警察执法办案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执法力量才能增强。警民鱼水和谐才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据此,公安民警明确执法为民的本质和必要性,可见一斑。

(二)根植执法为民的思想激发自觉性

当前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建立的情况下,最急迫的是要在执法思想观念上进行一场深刻的革命,坚决抛弃那些诸如:为了抓坏人,抓错好人也难免,为了搞好治安,侵犯个别人的权利也无妨以及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重实体、轻程序等等错误偏执的执法观念和做法,把执法为民根植于每一个民警的灵魂深处,打牢思想根基,不断激发自觉性和主动性。对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确立为民执法的观念,防止为私执法。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条件下都要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视法律高于一切。严禁把个人利益、个人意志凌驾于人民和法律之上,更不允许为钱执法,为小团体执法。第二是确立平等执法的观念,防止特权执法。公安民警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不畏强权,不贪私欲,不恋美色,不受诱惑,要切实依法行政,依法办案,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全力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第三是确立人性化执法的观念,防止偏执性执法。公安民警不能抱着?有罪推定?的偏见执法,要积极主动地维护人民群众包括违法犯罪人员的正

当合法权益,真正善待百姓,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真正把执法为民的思想根植于心,成为自觉行动。

(三)提高执法为民的素质增强适应性

笔者深深感悟到,只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才有高水平的执法工作和高质量的为民服务。要改变目前一些民警因文化基础不牢、法律业务不熟、办案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好而形成随意执法、定性不准、处罚不当以及不会做群众工作,警民关系紧张的状况,根本途径在于走素质强警、内涵发展之路,努力培育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执法严、素质高的公安队伍,以增强对形势的适应性,就是做到四要:一是公安民警要提高对新的科学执法知识的渴求,激发自我更新知识结构和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形成执好法首先学好法、能懂法、更守法的浓厚学习氛围。例如,前不久,我市开展了公安民警?信息化大比武?,切实提高了每个民警的理论水平和实战技能,为实现公安队伍信息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二是公安民警要提高执法的实践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日常执法实践中,注重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实现执法水平质量的飞跃。三是公安民警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作为民警的基本素质和基本功,熟练掌握为群众办事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技能,善于与百姓打交道、交朋友,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让群众满意。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忽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群众对一些案件处理不公意见较大,反映强烈。有的甚至当事人不交暂扣款,就受到又罚款、又拘留的处罚;还有部分行为人触犯了刑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有的单位往往是一罚了事等等不一而足,无一不叫人痛心疾首。 三、对公安民警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公安民警执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别民警法治观念淡薄,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行政处罚法中存在消极情绪,执行不力;有的认为行政执法规定太严,监督太多,工作起来怕担风险,怕负责任,在办案中该处罚的不敢处罚,像小媳妇一样羞羞答答,畏手畏脚,这种树叶掉下怕砸头的作风老百姓能满意吗。 第二,一些民警在执法实践方面不能正确处理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民、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