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02 地球上的大气-三年高考(2015-2017)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
专题2 地球上的大气
【2017年高考题】
(2017?新课标Ⅰ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致
11.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 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
(2017?新课标Ⅱ卷)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7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9.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7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0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8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10.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8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平面减速上升
(2017?北京卷)图2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题。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
图2
2.该台风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
(2017?北京卷)41.(24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第(1)题。
(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10分)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图17
(2017?江苏卷)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