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 2)从外部来讲,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31. 比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1、什么叫自由?自由的意义有哪些 ?
( 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 2)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正
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
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
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3、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
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
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
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4、从法律意义上理解平等的含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
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
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5、平等的意义是什么?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
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6、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
?
(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7、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
(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
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8、什么是特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
( 1)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 2)表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等。
9、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
( 1)现象列举: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 2)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10、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
( 1)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
律约束的特权。
( 2) 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
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 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
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 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11、什么叫公平?它的内涵及具体要求是怎样的?
( 1)含义: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简
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 2)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 3)具体要求: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12、公平的意义或作用是什么 ?
(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13、怎样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 ?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14、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有怎样的价值或力量?国家或政府应该怎样维护正义?
( 1)价值或力量:①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②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③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它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
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 2)国家或政府维护正义要做到:①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②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③制定正义的制度,使社会弱势群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④出台体现正义原则的法律法规,使之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⑤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
15、如何把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
( 1)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 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
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 2)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
平之心为人处事。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的良好环境。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 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 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