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说明文阅读专题 新版 新人教版

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说明文阅读专题 新版 新人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4:21:14

炉火纯青的灶花工艺

①灶花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民俗文化。旧时,江南农村家家户户都砌有灶台,多置于厨房一隅。为了防止生火时柴烟炭灰从灶膛中飞溅至灶台上,从灶台至屋顶处砌有烟柜,并立一垛墙用于遮障,民间俗称灶山。灶山旁内嵌灶君殿,供奉有灶君爷。灶台砌成之日或年久待修之时,乡民们会雇请游走村头的泥瓦匠为灶君殿旁的灶山、烟柜以及整个灶炉都镌摹上精美的纹饰图案,名为“灶花”或“灶画”。

②独具浓郁乡土气息的灶花,最初并非专祀灶神。人们绘制灶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延..缓灶壁墙皮斑驳脱落以及砖面磨损。绘制灶花的原始颜料就是农家常见的锅底灰。泥瓦匠首先从锅底刮下黑沉沉的炭灰,和以陈酿米酒调浓,待黏性十足时,再拌水稀释,就成为绘制灶花所需的底料。后来的泥瓦匠为了雅致美观,往往还会添加一些其它颜料,使灶花看上去liú光溢彩、斑斓夺目。

③灶花的绘制方法颇为独特,采用的是湿壁画法。它与通常在干结的面底上描画迥然不同,掌握绘作灶花的时机十分重要。在灶头砌成后,待灶壁四面粉刷过还略有潮气之时,泥瓦匠就需在灶壁上信手泼墨,即兴挥笔,不打画稿,不作修改,一气呵成。随着灶火烘烤和湿气挥发,灶花与灶壁一同逐渐干结,灶花便牢牢“贴”在墙壁之上,可历经数十载而不褪色,仿佛天然凝结、浑然一体。

④灶台是家中常见陈设,配以灶花后,颇显考究实用、精致美观。除灶沿部分用石灰粉刷之外,其余部位均用墨线勾勒出轮廓。讲究的泥瓦匠还会在墨汁里掺入石青,使画出的墨线在隐谧处透处青蓝,看上去清秀悦目。雪白的灶壁上黑白分明、色彩对比强烈,画的四周还配有黑色裙边,极富装饰性与立体感。泥瓦匠在灶花的色彩运用方面精湛熟稔,由最初以黑色调为主,渐趋衍变为红蓝青黑相杂的色调。整个灶头几乎看不到直线,即兴所绘的弧线,与青蓝相间的色彩,无不浸透出江南水乡恬淡闲逸的雅趣生活。

⑤灶花之美在于构图的精巧与工笔的细腻,装饰图案的质朴纯真,线条的简练明快,别有江南水乡风韵。在崇明灶文化博物馆内,萃聚了近500种各式各样的灶花。如今,崇明灶花与上海金山农民画一道,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沪上一南一北、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艺术奇葩。 14.看拼音写汉字。 liú光溢彩 (2分)

15.第②段加点词“主要”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9

16.第③段绘制灶花与通常在干结的面底上描画“迥然不同”处具体是 。(2分)

17.从全文看,灶花炉火纯青的工艺有:(1) ;(2) ; (3) 。(9分)

18.第③段不能与第④段互换,请阐明理由。(1) ;(2) 。(4分) 答案 14. 流

15. “主要”起限制作用,表示并非唯一目的,也突出其在多个目的中的重要性,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 在灶头砌成后,待灶壁四围粉刷的石灰还略有潮气之时,泥瓦匠就需在灶壁上即兴挥笔。 17.(1)用农家常见的锅底灰和以陈酿米酒作为绘制灶花的底料 (2)灶花的绘制方法颇为独特,采用的是湿壁画法

(3)即兴所绘的弧线与青蓝相间的色彩,浸透出江南水乡恬淡闲逸的雅趣生活(灶花构图的精巧与工笔的细腻,装饰图案的质朴纯真,线条的简练明快,别有江南水乡风韵) 18.(1)内容上,第3段介绍灶花的绘制方法,第4段突出其艺术特点,这样的顺序安排遵循内在的逻辑。

(2)结构上,第3段承接第2段,介绍绘制材料后再介绍绘制方法,而第4段的内容与第5段第一句有紧密联系。 松江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20分)

微信红包为什么流行

①2018狗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460亿个,较去年增长了43.3%。发红包最密集的是除夕这一天,达到了142亿个。

②微信红包为什么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这么流行?

③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交易成本”来解释。交易成本,简单地说,就是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成本,具体到微信红包,指除了微信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以前的红包只能面对面给。而现在,哪怕远隔重洋,只需轻轻点击,即可给亲朋好友发一个红包,减少了不必

10

要的奔波,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④微信红包“润滑”了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夫妻之间因一点小事儿闹别扭,事后丈夫想和解妻子还在生气,不愿意搭理他。聪明的丈夫就连发20个10元的微信红包,且在红包留言中“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妻子在一笑之余,终于点击接受红包,两人关系和好如初。人们把这种办法调侃为:“和老婆讲道理的正确方式”。

⑤对于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人,如普通的朋友、同事之间,因一些小事情的帮忙,如果不酬谢,心理总是过意不去。以往人们常常会为送什么发愁,有时想用一些小礼物来回馈,又担心送不出手,怕人家当面拒绝了会很尴尬。现在有了微信红包,不管是18元还是88.88元都是一份诚意的表示,所谓的“礼轻情意重”。

⑥微信红包的流行还在于它让人们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收、发微信红包时会产生猜测和期待,并随之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正是这种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在微信群里,发一个拼手气红包,往往平均下来,每个人抢到的红包可能才一元多钱,甚至几毛、几分,但大家依然劲头十足、乐此不疲。正如有人调侃,地上有一元硬币,很多人都不会弯下腰去捡起来,但在微信群里,为了几毛钱的红包却抢得大呼小叫,也司空见惯。想想如果没有微信红包,“一分钱”显然是给不出手的,而微信红包的出现,让本来无法出手的“一分钱”,也变为了“一分也是爱”,甚至还有了专用表情。其实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在于乐趣。

⑦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调查,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新兴的微信用户就增加了1000万个。这些用户中,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的被访者比例近45%,其中好友数量达500人以上的用户占13.5%。这样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为微信红包的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微信红包作为红包和人际社交网络两者的结合,产生于社交,服务于社交,它的发展、壮大就顺理成章了。

(文章有删改)

13.第④段“润滑”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4.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4分)

15.联系全文,微信红包流行的原因有: (1)降低了交易成本:

(2) ; (3) ;

11

(4) 。(6分) 16.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微信红包的交易成本是指红包里的一切成本 B.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已经被微信红包改变 C.大脑分泌内啡肽让人在抢微信红包时有乐趣 D.人际社交网络不仅产生于社交还服务于社交

17.有人认为第①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5分)

答案

(一)说明文(20分)

13.2分 增进、改善、调和等【意思对即可】

14.4分 举生活中答谢普通朋友和同事帮忙的例,说明微信红包具有“润滑”关系不密切之人的作用。

15.6分 (2)“润滑”了人际关系;(3)产生了无穷的乐趣;(4)有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作为平台。 16.3分 C

17.5分【段落与整篇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

不同意。开篇用微信红包在生活中流行的现象【2分】,自然引出对微信红包流行原因的思考【2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同意。开篇不用微信红包在生活中流行的现象引入【2分】而用设问句直接引出对微信红包流行原因的思考【2分】,照样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炉火纯青的灶花工艺 ①灶花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民俗文化。旧时,江南农村家家户户都砌有灶台,多置于厨房一隅。为了防止生火时柴烟炭灰从灶膛中飞溅至灶台上,从灶台至屋顶处砌有烟柜,并立一垛墙用于遮障,民间俗称灶山。灶山旁内嵌灶君殿,供奉有灶君爷。灶台砌成之日或年久待修之时,乡民们会雇请游走村头的泥瓦匠为灶君殿旁的灶山、烟柜以及整个灶炉都镌摹上精美的纹饰图案,名为“灶花”或“灶画”。 ②独具浓郁乡土气息的灶花,最初并非专祀灶神。人们绘制灶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延..缓灶壁墙皮斑驳脱落以及砖面磨损。绘制灶花的原始颜料就是农家常见的锅底灰。泥瓦匠首先从锅底刮下黑沉沉的炭灰,和以陈酿米酒调浓,待黏性十足时,再拌水稀释,就成为绘制灶花所需的底料。后来的泥瓦匠为了雅致美观,往往还会添加一些其它颜料,使灶花看上去liú光溢彩、斑斓夺目。 ③灶花的绘制方法颇为独特,采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