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方案
美术与设计学院2015届艺术设计专业
毕业设计指导方案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旨在全面考核本科学生四年的学习成果。是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表现技能,结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是一次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创作,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去开拓自己有兴趣的领域,以便发挥个人的创意、技法及判断能力;加强学生对某项专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学生的毕业设计,也是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检验的重要手段。
根据学院的教学计划以及专业教学要求,2011级艺术设计专业将进行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设计展。为了加强对毕业设计的指导与管理,确保毕业创作设计的质量,指定具体指导方案如下:
一、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邱冬梅 副组长:杨军林
成 员:张耀军 满瑜琳 韦学飞 二、毕业设计评审小组 组 长:向云根
成 员:美术与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 三、毕业设计指导小组 1.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组 长:满瑜琳
成 员:邱冬梅 董子欢 王聪慧 吴海燕 聂晋言 薛珂
2.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组 长:韦学飞
成 员:程军生 杨军林 李金玲 蒋淑桂 杨莹 张松涛 3. 服装设计方向 组 长:张耀军
成 员:蒋妮 梁超梅 四、毕业设计主要工作及时间安排
序号 指导环节 指导内容 工作时间 责任人 (系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1 毕业设计征题、1)征题、审题、开题及开题 2 课题调研、设计实施及指导工作 3 4 中期检查 文本冊(毕业设确定指导教师 2)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1)课题调研 2014.12.1-2014.12.10 2)第一稿 3)第二稿 PPT汇报 2014.12.11-2014.12.30 2015.1.1-2015.1.20 2015.1.10---1.20 各教研室主任 各指导教师 各指导教师 11月28日前 各方向自定 各教研室主任 1)第三稿 2015.3.1-2015.3.31 2015.4.1-2015.4.10 计报告)定稿,2)定稿 设计作品及实物完成 5 展览申请 1、各教研室展览工作安排(4月8日前做好展览工作计划报学院审批)。 2、各专业方向学生毕业设计展览审批。 6 毕业设计布展 1、各教研室开展布展工2015.4.11-2015.4.20 各教研室主任 环艺 2015.4.24-2015.4.27 各教研室主作 2、指导教师现场指导布展 7 毕业设计展览 (包括文本册,实物,展板) 平面 2015.5.5-2015.5.7 服装 2015.5.16-2015.5.18 任、指导教师 环艺 2015.4.28-2015.5.4 平面 2015.5.8-2015.5.14 服装 2015.5.19-2015.5.25 各教研室主任 8 毕业设计答辩及质量审查工作 环艺 2015.4.28-2015.5.4 1)指导教师评阅 平面 2015.5.8-2015.5.14 2) 毕业设计答辩会 服装 2015.5.19-2015.5.25 3)毕业设计质量审查 4)毕业设计成绩评定 2015.6.1-6.15 各教研室主任 9 相关表格、光盘提交存档工作 各教研室主任各指导教师 教学秘书 五、毕业设计工作内容
1、毕业设计(具体要求见附件1)。 2、毕业设计报告书。
(1)内容包括设计选题依据、主题说明、设计过程记录、最终设计稿、最终设计总结等,以图文结合方式撰写。
(2)不少于3000字。
(3)A4纸打印,有封面、目录、封底等。 3、毕业设计存档材料。
(1)毕业设计存档材料纸质稿1份。
(2)毕业设计存档材料光盘1个(内含毕业设计报告文本册电子稿、毕业设计存档材料电子稿)。(学号+姓名)
(3)优秀毕业设计须交完整的毕业设计原文件(电子版)存档光
盘1个。(学号+姓名)
六、毕业设计选题工作要求
由各专业教研室组织毕业设计选题工作,选题要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反映各专业方向学习的主要内容,能综合本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技能,紧密结合地域及民族特色展开设计创意,有较高的原创性、可执行度、专业贴切度,能较好地体现设计职业能力。
七、毕业设计开题工作要求
1、开题报告会由各专业教研室组织,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由3--4位指导教师及其指导的学生组成。毕业生陈述选题理由、观点、构想、框架、工作量及可行性等。各位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陈述对其判断、认定,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开题通过后学生方可进行毕业设计工作。
2、按时给毕业生下达任务书,主要包括选题意义、毕业设计的方法步骤,主要参考资料,切实可行的计划。
八、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要求
1、指导工作参照《玉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玉林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玉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和等级标准》、《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等文件执行。
2、原则上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8人,指导次数不少于4次。
3、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特点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