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职责
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职责
杨德敏
(江西财经大学 法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农业生产规模小、利润少;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信息服务和生产技术指导;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难等原因制约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为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必须履行宏观调控、规模指导、政策扶持、信息引导、科技提供、法制保障等经济职责。政府在履行上述经济职责时,要以全新的理念作指导;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高我国农业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政府;经济职责
一、农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必须履行其经济职责的原因分析
(一)农业生产规模小、利润少,制约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同时也是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农业这个基础不稳,必然制约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利益少,农产品价格低,抑制了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农作物种植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过于狭小,效益低。由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许多地方采取了优、劣土地搭配的平均分配承包田的办法,地块零碎,不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不利于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业的现代化。三是原有的许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而且农田基本建设投入不足,许多农田水利设施损坏严重,造成有效灌溉面积大为减少。四是农业投资下降。由于农业投资主体由集体转向农民家庭,农业的比较利益低,且回收期长。
(二)农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新的市场失灵”在农村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的发育在很多方面还是不健全和信息失灵大量存在。(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民对市场农业、现代农业尚缺乏了解,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农民想调却不敢调,或不知如何调。在许多地方,农业是当地的主要产业和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农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但因经济基础薄弱、信息闭塞、交通与通讯不便,农民想调整生产结构却缺少新技术、缺乏资金投入和市场信息。而且,因农民接受新信息、新技术能力较差,缺乏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故存在着想调又不敢调,或不知如何调的心理。二是部分农民盲目跟着别人调。由于农民不随市场行情的变化规律,只能随大流,因而市场行情好时投入较高的成本进行生产,而等到自己的农产品上市时,行情已大幅度下跌,非但没有效益,反而要亏本。
(三)以家庭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起步较早的地方,在前几年的结构调整中尝到了甜头,但存在着继续推进结构调整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小规模分散生产与经营使农业结构难以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且许多地方人口密度高、户均耕地少,因而农业生产与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同时,农民以各自承包的土地为
基本场所,生产较为分散,他们对市场的敏感度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低,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区域优势和品牌优势,由此制约了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二是结构调整低水平重复、农产品、类同性强。农业结构调整由农户各自进行,而各农户又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因而在结构调整中表现为盲目跟从,农产品类同性强,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难。许多农业结构调整起步较早的地方,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但那只是在短期内有了一定效益,在量上有了一定的基础,而在长期内如何保持良好效益,在质上如何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品档次,却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仍然较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仍难实现。
(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产前信息与金融服务。社会生产的信息是高度分散的,市场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市场中的价格却能起到浓缩信息的作用。(2)目前,各种新闻媒体发布的有关农业方面的信息不少,但这些信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我国政府还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起职能,通过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发布国内外市场供求信息,提供政法、科技、生产、金融、民情等动态信息,为农户的生产经营决策服务。同时,应以财政、金融部门为依托,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农业风险基金,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风险性投资提供保障。
(六)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生产指导。农业结构调整既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又要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
各种渠道和形式,对广大农民和农技人员进行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及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其基本素质;目前,应建立起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特定区域内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利用当前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特色,使产品有市场、生产有效益。在生产技术服务上,政府具有引进生产新技术、新设备之责任,使农业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职责
农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政府行为,政府责任的强弱;政府适当介入的手段是否得力,手段和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和效果。因此政府在放手农户去实践、去创造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特有功能,保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主要有以下经济职责:
(一)宏观调控。当前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和优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然而为了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目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粮食耕作面积必然会减少,经济作物耕作面积会相应地增加。如果粮食耕作面积的调整没有相应的约束和限制,这必将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政府必须确实履行好宏观调控职能,正确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的矛盾,既要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又要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规划指导。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分散、独立的农户离不开政府的具体规划。为了避免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盲目性和重复建设,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