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化学实验全新教材编写
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提取分离?
(3) 什么叫生物碱的假阳性沉淀反应?如何排除干扰因素? (4) 怎样防止和排除乳化现象的发生?
实验三 虎杖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虎杖又名阴阳莲、土地榆、苦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anum cuspidtumsieb et Zuce)的根茎。有活血化淤、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功效。近年类用于治疗黄疸、低血脂、高血小板,并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烧伤等。虎杖中含大量的蒽醌类成分和二苯乙烯类成分,其主要已知成分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如下:
1.大黄素(Emodin):橙黄色针晶,其mp. 256—257℃,能升华,易溶与乙醇、氨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几乎不溶于水。
2.大黄酚(Chrysophanol):金黄色六角形片状结晶(丙酮)或针晶(乙醇),mp. 196—197℃能升华,易溶与苯、氯仿、乙醚、醋酸、乙醇,难溶于石油醚,不溶于水、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水溶液,可溶于氢氧化钠及热碳酸钠水溶液。 3.大黄素甲醚(Phgsion):金黄色针晶,mp.207℃,能升华,可溶于氯仿、吡啶、甲苯、微溶于醋酸、乙酸乙酯、乙醚,不溶于水,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4.白藜芦醇(Resveratrol):无色针晶,mp. 256—257℃, 261—262℃,能升华,易溶于乙醚、氯仿、甲醇、乙醇、丙酮等,白藜芦醇苷有称为虎杖苷,mp. 255℃,323℃,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丙酮等;可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乙醚;苷元可溶于氢氧化钠碳酸钠水溶液。 5. 虎杖中还含有少量大黄素-8-葡萄糖苷、甾醇等。
OHOOHH3COR
大黄素 R=OH
大黄酚 R=H大黄素甲醚 R=OCH3
OHHOCHCH 二苯乙烯衍生物
白藜芦醇R=H 白藜芦醇苷R=C3H1105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苷和苷元的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PH梯度萃取法在分离中草药有效成分中的应用; 1. 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利用苷和苷元都溶于乙醇的性质,用乙醇提取总成分。根据苷和苷元溶解性能不同,以乙醚分出极性小的苷元游离蒽醌,以水分离出极性大的苷类成分,进一步用PH梯度萃取法使酸性强弱不同的蒽醌得以分离。 三、提取分离
虎杖根茎粗粉100g(三个组共用)
置1000ml圆底烧瓶,用乙醇回流提取3次 (500ml,1.5h,2χ300ml,1h) 滤过,合并滤液 滤液
减压浓缩至无醇味
浓缩物(第一次)
加水30ml转入分液漏斗中,乙醚萃取,第1次20ml,以后各10ml,至萃取液无色,合并萃取液
水层 乙醚层 (含蒽苷类) 加5%碳酸氢钠溶液
加活性碳2g煮沸,趁热过滤 10ml萃取水层至无色
滤液 浓缩至30ml,冷却,加乙醚5-10ml,水层 乙醚层(1)
置冰箱放置,滤过 加HCL调PH2 5%碳酸钠10ml
(缓缓滴加,搅拌) 萃取水层至无 放置使沉淀,抽滤 色 滤液 结晶 水洗至中性 30%甲醇或乙醇,热溶 黄色沉淀 OR
溶液 水层 乙醚层(2) 放冷,加活性碳脱色,滤过 加HCL调PH2 1%氢氧化钠
(缓缓滴加,搅拌) 溶液10ml 滤液 放置使沉淀,抽滤 萃取水层 浓缩,放置 水洗至中性 至无色 结晶 黄色沉淀 30%甲醇或乙醇重结晶 白色结晶(测定熔点,纸色谱鉴定) 水层 乙醚层(3)
水层 乙醚层(3)
加HCL调PH2 (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第二次) (缓缓滴加,搅拌)
放置使沉淀,抽滤 水洗至中性 黄色沉淀(第三次)
四、鉴定
1.蒽醌类化合物的一般鉴别反应
(1)Borntrager’s反应:取1ml乙醇提取液,加几滴10%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加0.5ml
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后再加酸使成酸性,最后再碱化,观察反应过程中颜色变化。
(2)醋酸镁反应:取乙醇提取液1ml,家0.5%醋酸镁甲醇溶液0.5ml,观察是否产生橙红色或兰紫色反应。
(3)升华实验:取虎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玻片两端各放小火柴一根,然后再取一洁净的载玻片,放在小木棍上,注意切勿接触下面粉末,再移置有三角架的石棉网小心加热(不使药粉炭化),玻片上有升华物凝结时为止。冷却后取下盖片,使升华物面朝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黄色针晶或羽毛状晶体,此晶体遇碱呈红色. 2薄层色谱鉴别
样品:上述三种乙醚液。
吸附剂:硅胶CMC-Na板,湿法铺板,105活化30cm。
展开剂:①苯—乙酸乙酯—甲醇(48:12:1) ②石油醚:乙酸乙酯(8:2) 显色剂:5%氢氧化钾甲醇液。 [思考与作业]
(1) 大黄中五种羟基蒽醌化合物的酸性和极性大小就如何排列?为什么? (2) 梯度pH萃取法的原理是什么?适用于哪些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
(3) 试分析薄层色谱图谱中各羟基蒽醌类成分的结构与Rf值的关系?
实验4 补骨脂香豆素的提取、精制与鉴定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成熟种子,具有补肾助阳、温中止泻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呋喃香豆素和黄酮类。
一、补骨脂中呋喃香豆素类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
补骨脂内酯 mp. 159—160℃ 异补骨脂内酯 mp. 138—139℃
补骨脂内酯与异补骨脂内酯均为白色针状结晶,能溶于氯仿、丙酮、苯、甲醇、乙醇、丙二醇等;微溶于水、乙醚;难溶于四氯化碳、冷石油醚中,两者皆具有升华性。 二、提取与精制
(1)补骨脂素的提取与精制
补骨脂种子粗粉(100g)
置于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70%乙醇回流提取 三次,每次用200ml乙醇,回流40分钟,过滤 乙醇提取液
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放置过夜, 倾去上清液 黑色粘稠物 总量为10倍的甲醇回流提取三次, 趁热过滤
不溶物 滤液 静置过夜,抽滤
母液 补骨脂素粗品
适量甲醇溶解,加少许活性氧化铝炭,加热回流5分钟,趁热抽滤,滤液放冷析晶,滤取结晶
OOOOOO
滤液 结晶
80℃以下干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