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某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某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不采取可靠的处理措施,或处理不彻底,畜禽圈舍周围空气会充满恶臭味,对畜禽和人体造成了危害。 3、传播人畜共患病
由于畜禽粪便中的污染物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孳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菌量增大,病原体和寄生虫大量繁殖,导致人、畜传染病蔓延。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病有90多种,这些人畜共患病的载体主要是畜禽粪便及排泄物。不少畜禽养殖场地处居民稠密区,一旦发生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4、影响社会稳定
养猪场产生的恶臭对城乡空气环境质量造成了破坏。日趋严重的畜禽养殖污染导致的投诉日益增多,纠纷不断发生,已成为农村和城市不稳定社会因素之一。
集约化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国家来 讲,中央已经将集约化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列入国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中,把发展大型沼气工程作为实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既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又改善了生态环境,治理了养殖场粪便污染问题,同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用能水平,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推广建设“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是治理粪污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建立和完善预处理设施、厌氧消化系统、沼气利用系统、沼肥利用系统及其附属设施,对猪场粪污进行处理,达到以下
37
XX市某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标: 1、减量化
要治理好粪污污染,必须从污染源头抓起。本项目对雨污进行分流,干湿分开,有效减少污染物总量,减少治理经费和运行经费,达到治理目的,将污染源控制在最低限度。 2、无害化
本项目选用先进的厌氧发酵工艺技术,采用封闭式运行方式,使整个工程达到无毒、无味运行,消除蚊蝇滋生地,切断寄生虫的生长周期,粪便达到干燥无味、细菌指标达到卫生防疫要求,污水达到零排放标准,长期达到不污染人、畜生存环境。 3、资源化
有害粪污经过处理,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粪便治理后可作为生态果园、水库养鱼的无公害有机肥(饲料添加剂)或深加工成有机复合肥。污水、尿水治理经过厌氧发酵形成的沼液中富含溶解氮、磷、钾和关闭植物生长细胞的黄腐酸,发酵液泵压至附近果园中使用,可少施或不施化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为本市绿色无公害农业起到示范拉动作用。 4、生态化原则
利用该治理工艺,将治理后的无毒无害有机液肥一一沼液,泵压果园基地中喷灌,形成“猪一沼一果园(鱼)”的生态示范园,基地果园中喷施沼液后,可少施或不施化肥,达到修复长期使用化肥板结的土壤的目的,提高种养经济效益,生产出经济效益高的有机无公害农
38
XX市某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副产品。
7.2生产能力目标
本项目为建设日处理猪场尿液及冲栏废水88吨的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沼气14.6万m3;由于养殖场距离村庄较远,沼气利用方式除供应养殖场职工生活、猪场产仔房、仔猪房增温与生活用气4.64万m3外,主要用于沼气发电,年发电量约23.8万kwh。每年可收集干粪生产有机肥料2302.84吨,沼液30879吨;可用于水面养鱼,果园种果;沼气工程项目可实现年创收入62.40万元的经济效益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XX市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猪场实现畜禽粪污排放方式改变;人畜分离、干湿分离;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养猪面源污染。同时改善生猪饲养设施条件和环境,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提高养猪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疫病风险能力,生猪生产初步实现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通过项目建设,养猪场实现畜禽粪污排放方式改变;人畜分离、干湿分离;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养猪面源污染。同时改善生猪饲养设施条件和环境,
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提高养猪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疫病风险能力,生猪生产初步实现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7.3质量水平目标
39
XX市某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公司养猪场废水在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绝大部分经发酵处理过的沼液作为生态有机肥加以利用,在遇到用肥淡季或雨季,废水经进一步处理后,要求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GBl859—2001标准),即:
CODcr浓度 【283.82mg/L】 BOD5浓度 【150mg/L】 SS浓度 【200mg/L】 氨氮 【80mg/L】
总磷(以P计) 【8.0mg/L】 PH值 【5.5—8.5】
4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