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届高三化学二轮专题检测(最新模拟题汇编)专题十二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专题十二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1.(2012.黄冈.期末)下列过程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 ) A.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将HC1通入NaAlO2溶液中 C.加热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1.【答案】D
【解析】A项酸性条件下NO3-将Fe2+(浅绿色)氧化为Fe3+(棕黄色);B项先产生沉淀,后溶解;C项品红溶液褪色。
2.(2012.潍坊.期末)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种类的是
A.碳粉在氧气中燃烧 B. C0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 铁在氯气中燃烧 D.铜和硝酸反应
2.【答案】C
【解析】A项改变用量会产生CO或CO2;B项用量不同会生成NaHCO3或Na2CO3;D项硝酸的浓度不同,会生成NO或NO2;C项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只能是生成FeCl3。
3.(2012.福州.期末)下列各组稀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能鉴别的是
A.A12(SO4)3和NaHCO3 B.Na2CO3和HCl C.NaOH和A1C13 D.AgNO3和NH3 · H2O 3.【答案】A
【解析】A项,硫酸铝和碳酸氢钠不能相互滴定鉴别;B项,碳酸钠中滴加盐酸时,开始无现象,后来出现气泡,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时,开始就有气泡冒出,可以相互滴加鉴别;C项,氢氧化钠中滴加氯化铝时,开始无沉淀,后来生成沉淀,氯化铝中滴加氢氧化钠时,开始生成沉淀,后来沉淀消失,可以相互滴加鉴别;D项,硝酸银中滴加氨水,开始生成沉淀,后来沉淀消失,氨水中滴加硝酸银,没有沉淀生成,可以相互滴加鉴别。
4.(2012.南昌市.调研)常温下,将1.92g铜加入到100mlH2SO4和HNO3的混合液中,Cu全部溶解,放出无色气体,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此时收集到气体为448ml(标准状况)的氢气。下列有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溶解的铁粉为2.8g B.原溶液中C(SO42-)=0.5mol/L
C.原混合溶液中C(H+)=1.2mol/L D.原溶液中n(NO3-)=0.08mol 4.【答案】D
【解析】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第一步反应中铜与硝酸及硫酸反应生成了CuSO4和NO及水,且硝酸恰好完全反应,铜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得出参加反应的HNO3为0.02mol,D错。第二步反应为铁和硫酸反应,铁和铜离子反应,根据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氢气的物质的量,求算出铁粉的质量为2.8g,再综合第一步和第二步反应求出C(SO42-)和C(H+)。 5.(2012.南昌市.调研)Na3N和NaH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的阴离子半径都比阳离子半径小 B.与水反应时,水都做氧化剂 C.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D.溶于水,所得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5.【答案】D
本卷第1页(共13页)
【解析】A,Na3N中氮离子的直径比钠离子大;B,Na3N与水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氯化铵两种盐;D,两种物质溶于水都生成NaOH。
6.(2012.南昌市.调研)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同时产生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的是( )
A.少量过氧化钠投入AlCl3溶液
B.Ba(OH)2溶液与(NH4)2SO4 C.FeCl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加热 D.明矾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 6.【答案】C
【解析】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NaOH与Al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B中生成了NH3和硫酸钡白色深沉;C中Fe和HCO3发生双水解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D中生成的是CO2和氢氧化铝沉淀。
7. (2012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某溶液含有①NO3、②
----HCO3 、③SO32 、④CO32 、⑤SO42等五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A.① B.①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⑤ 7.【答案】A
【解析】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将SO32 氧化为SO42,写成溶液为碱性溶液HCO3 转
2- -化为CO3,故只有NO3浓度几乎不变。
8.(2012.临沂.期中)
----
3+
-
8.【答案】D
【解析】SO2和Cl2混合后二者会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反应后二者都失去漂白作用。
9.(2012.黄冈.期末)25℃、101kPa下:①2Na(s)+1/2O2(g)=Na2O(s)△H1= -414k /mol;②2Na(s)+O2(g)=Na2O2(s)△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B.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C.
D.①和②产物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
本卷第2页(共13页)
9.【答案】A
【解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等量的钠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相等,A项正确;高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B项错误;C项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求得的△H=-317kJ/mol,不正确;D项①和②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均为1:2,不正确。 10.(2012.济宁.期末)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能实现下述转化关系的是( )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答案】B
【解析】①电解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得到Na,不正确;②A、B分别是H2、Cl2符合题意,正确;③由题意可知A、B为Fe、Cl2,但是电解FeCl3溶液不能得到铁单质;④若A、B分别是Cl2、Cu符合要求,电解CuCl2溶液,可以还可以得到这两种单质,正确。
11.(2012.临沂.期中)
11.【答案】D
【解析】因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Fe3+>Cu2+>Fe2+。如果Fe3+的量很多,可以将铁和铜全部氧化后还有剩余,A选项错误;当铁有剩余时,溶液中不会存在Cu2+,B选项错误;因还原性Fe>Cu,故不存在有铜无铁的情况,C选项错误。
12.(2012.临沂.期中)
12.【答案】B
【解析】 A选项中盐酸和Mg发生置换反应,和NaAlO2发生复分解反应;B选项中盐酸只是和CH3COONa发生复分解反应;C选项中盐酸先和NaClO,Na2SO3发生复分解反
本卷第3页(共13页)
应,然后生成的HClO会将H2SO3氧化为H2SO4,H2SO4和 BaCl2发生复分解反应;D选项中盐酸和NH4HCO3 发生复分解反应,盐酸和NO3-将Fe2+氧化。
13.(2012.宜春.期末)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据有关“规律” 下列结论合理的( )
A.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B.金属镁可以通过电解MgCl2制得,推出金属铝可以通过电解AlCl3制得。 C.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Na2O2,推出金属锂在纯氧中燃烧生成Li2O2 D.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推出CaSO3也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 13.【答案】A
【解析】B项熔融的氯化铝不导电;C项锂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2O;D项硝酸会将CaSO3氧化为CaSO4。
14.(2012.宜春.期末)将一定质量的镁、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全部是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6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7.65g,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3.36L
B.当生成沉淀达到最大量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75ml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一定是9.9g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5mol
14.【答案】B
【解析】沉淀比合金质量的增加量即为金属离子结合的OH-质量:n(OH-)=7.65g/17g·mol=0.45mol,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45mol。A项未指明NO所处的状况;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应在5.4g(全部是Mg)~14.4g(全部是Cu),C项不正确;D项0.45mol只是做氧化剂部分的硝酸,还有起酸性部分的硝酸,不正确;形成沉淀所需的NaOH为75mL,若硝酸过量,则应先中和过量的酸,B项正确。
15.(2012.临沂.期中)
-1
15.【答案】A
【解析】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中,NaHCO3的物质的量多,故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CO2多,A选项正确; Na2O,Na2O2与CO2反应都能生成Na2CO3,但是Na2O2与CO2反应还能产生O2气体,B 错误;NO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C选项错误;新制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HClO,可以将石蕊试液漂白,D选项错误。
16.(2012.临沂.期中)
本卷第4页(共13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