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理资料
所 都匀卫 镇远府 黎平府 ) 思仁道属 ( 思州府 思南府 石 吁府 铜仁府 )兼制 (兵戎 粮响、学校、绎传 )、经略 (兴 利 、修 文、厘 弊、伤 武 )、艺文 ( 记、传 、序、解 、赞、引、书、文、檄、疏、跋、语 、铭、诗 、赋 、颂 、歌 、行 、谣、敲、夷字演 、 书籍录 ) 。
是书体例,兼取弘治、嘉靖两志之长,或以府州卫所分类为编,或总叙兼别经略以相联合。 其所记载之事, “旧志所载者仍之,新者续之,繁者艾之,漏者补之,讹者订之,旧说可疑而别立新说者两存之。凡远事据经史,近事据见闻,不 以臆论” ,较之弘治、嘉靖两志,史料详实而内容精核,条理分明而叙事谨严 ,反映了贵州地方志的编纂已进入成熟的阶段,故 ( (黔诗纪略 》卷十一称之为 “黔书善本” 。华 章志康熙 《贵州通志序 》亦云其”炳炳浪浪,幸称大观” 。是我们研究有 明一代贵州地方史的重要文献参考。
是书详于建置沿革 政治制度 经济文化之事 如卷四 除了记 述 贵 州 宣慰司的沿 革、疆城户 口 、土田 、贡赋、摇役、
公署 、学校、兵防、邮传等情况外,述详细 记载了罗罗、宋家 、蔡家、仲家、龙家、曾竹龙家、红讫佬,花伦佬 、东苗、西苗、紫江苗等少数 民族,
“种类不同,俗 尚各异”的特点,就为我们保存了较为原始而又详备的民俗学和 民族学的资料。又其所记水西奢香事,可 与 《明史 》、《炎激 纪闻 》、嘉靖志有关记载,相互参证, 弄清有关奢香的具体事迹
此志 “艺文”篇幅最重,虽有杂乱臃肿之嫌,然亦保存 了 较 多 的 贵州地方文献 资 料.如卷二十三郑星 《徉柯江解 》、沈思充 《沿革解 》、周廷用 《清平香炉山平苗记 》等,是研究贵州少数民族语文的重要资料,值得重视。 此外,此志多订正旧志之讹,如 “汉有夜郎县, 无夜郎郡,而旧志误称郡及自来建置多未合者” ,此志 “悉改订之” 。又如激变水西头 目” , “后坐以事”的马哗,各种版本之 《炎徽纪闻 》 均作 “
马爆” ,据此志及王士性 《黔志 》,可知 “煌”当系音讹所致。此志修成后 , 流传极少,为清以 后历次修省志者所未见。《千顷堂书目 》、《明史 ·艺文志 》、《四库全书总 目 》均 不 载 此 书。(道光 ) 《贵州府志 ·艺文略 》载此书云 : “其 目凡十八·一其六 目缺佚,余咸见元标序” ,盖其仅据邹元标 《序 》立 目,实未获见此书。
惟道光 《兴义府志 》卷首 “引用书 目”列有此志,可知 清 代 黔 省 尚有传本,惜其后亦未见流传。惟 日本东京尊经阁现藏有原刻本一部,为宇内孤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藏有据此原刻静 电复印本,亦近 年 来 国 内仅有之一部,值得治贵州地方史者重视。
四、(崇植 ) 责州通志( 明 ) 龙 文光纂 明 崇祯十一 年 ( 戊寅 1 6 3 8 ) 修 久侠
是书 《贵阳府志 艺文略 》著录 “崇祯 《贵州通志 》。马平龙文光撰” , 按 :文光,马平 ( 今广西柳州 ) 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中官贵州提学金事,
十七年以 川北参政摺右仓都御史,巡抚四 川,时张献忠入川,闻命与总兵官刘佳引率兵三千, 由顺庆驰赴成都 、数 日城 陷,为张献 忠 部 所 杀,《明史 》卷二六三有传。所著 尚 有 ( (尊 圣 志 ) ) 六卷,亦佚,卫既齐康熙 《贵州通志 》卷三十四 《艺文志 》尚存其序; 其书纂 成后,即未流传,亦未为后世修志者所采及
--------------明 代 官 修 四 种 贵 州 省 志 考评--------张 新 民
一 ( 成化 ) 贵州旧志( 明 ) 王 佐撰 明成化年间撰 久佚
是书郭子章 《黔记 艺文志 》著录 “ 《贵州旧志 》夕贵州前卫隐逸王佐撰。 ”
按:王佐,嘉靖 《贵州通志 》、《黔记 》、康熙 《贵州通志 》均有传,文字相同,并述及其修志事。嘉靖 《贵州通志 ·本传 》云: “王佐夕前卫 (今贵阳市 ) 人,谨厚笃实,博学好礼,尤工于诗,不愿仕进,与郡中贤达者为诗会唱酬,曾纂修贵州旧志,有诗文传于世。 ”
按方志新旧之名,“乃引用者临文所勘加夕本无一定之标准” ( 张国淦 《中国 古 方 志 考 ‘叙例 》) ,凡一省一郡,方志有数部者,除最后一部外,皆可谓之旧。 云,
《黔记 ·艺文志 》除载此志外,又著录 “ 《贵州图经 》,弘治间 提 学 沈 库
编” 。 矛则其为两书,且在 《贵州图经新志 》之前,当无疑义。又王佐既撰此志,又受聘志局,则 《贵州图经新志 》于此志当有所采择
二 ( 万历 ) 叶 志 一 卷( 明 ) 王士性 撰 清《学海类编 》本
王士性,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临海 (今浙江临海县) 人。万历丁丑 (五年,1577 ) 进士,
是书仅一卷 无序跋《四库存目 》著录 “ 《黔志 》一卷, 明王士性撰。曹溶收人 《学海类编 》中,核其所载,即士性游记中之一篇。书贾摘出,别立此名,以售欺者也。”按 《四库存目 》谓此志 ,’ 士性游记中之一篇” ,是。 ‘准谓此志及 《豫志 》均摘 自《五岳游草 》, 则误
《黔志 》一卷 除收人 《学海类编 》外 后又为 《丛书集成初编 》、
《黔南丛书 》所收,今人丁志 安 又 撰 有 《黔志小笺 》(见《贵州文史丛刊 》一九八O 年第一期 ) ,尚可参考。惜于:此志出处,皆未能考明。又邓衍林 《中国边疆图 籍 录 》除 著 录此志《学海类编 》、《黔南丛书 》本外,又著 录 “ 《黔记 》一卷,( 明 ) 王士性撰,《学海类编 》本” ,盖误 “ 《黔志 》” 为 “ 《黔记 》” ,又误一 书为二书也。考 《志 》中所载,虽尚简略,然皆士性身所见闻,实地考察者,非 “籍耳为口 ,假笔于书” ( 《广志绎 自序 》) 仅资谈助 而不足以采择者可比
三 (万历 ) 琳 记 六十 卷 佚二卷( 明 ) 郭子章撰 明万历间刻本,贵州省图书馆一九六六年复制本;郭子章 字相奎 号青螺 又 自号殡衣生 泰和 (今山东泰和县 ) 人,隆庆辛未 (五年,1 5 7 1 ) 进士,由建宁推官,迁广东潮州知府,
又累迁至福建左布政使,万历二十七年 ( 1 5 9 9 ) 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责州,佐总督李化龙平播州杨应龙之乱。 子章著述宏富,
凡六十余种,其有关黔省者有 《黔中止榷记 》一卷、《黔中平播始末 》三卷 ( 《四库存 目 》作二卷 )。《抚黔公移 》四卷、《抚黔奏疏 》十六卷、《黔草 》二 , 一卷、《西南三征记 》一卷、《黔小志 》一卷
本志共六十卷 今存刻本已佚二 十五 二十六两卷,
据 《贵州通志 》引 《郭青螺年谱 》,此两卷系 《讨逆志 》。 所存各卷 目次依序为:大事纪、星野志、
舆图志、山水志、灾祥志、贡赋志、兵戎志、邮传志、 公署志、公侯伯总兵参将都司守备表、总督抚、按落桌表、
守令表、文武科第表、她恩表、帝王事纪、宦贤传、今贤传 忠臣传 孝子传 ( 附弟弟羲士 ) 楼逸传 淑媛传 方外传、宣慰传、故宣慰传、土司土官世传,诸夷、古今西南夷总论。
述事止于万历三十六年,篇中又多有作者议论 ,皆以 “缤衣生 日”标明,或叙述著作缘由,或评论史事人物、或征引旧闻、标举轶事,或考证史实,订正讹误,反映了撰者的立场,亦提供 了一些资料。
本志是明 代黔省方志中卷峡最多,资料最富,体例最严,门类创新较多的一部私修省志。材料
多出嘉靖、万历两志而加详。其所加详者,多为撰者亲所闻见,或采自当时案犊档册,颇多可取。 如卷一 《大事记 》为前志所无,起于殷高宗二十 三 年 伐 鬼方,迄于万历三十六年,略远详近,简明而有史法,丘禾实《序》称 黔之故实 厘然指掌 虽黔人不稳也 卫既齐 《贵州通 志 》卷五 《大事纪序 》亦称: “郭青螺作 《黔记 》,千百年之已事,莫不纲举 目张,其志远矣。 ”后此贵州修志 者,多 沿 袭 不改。卷四 《舆图志 》中载有罗文恭 《贵州典图 》,绘制精容,比例准确 ,是研究明代贵州疆理和 当时地理绘图知识的重要资料。卷十四 《艺文志 》仿 《汉书 ·艺文志 》体例,详列书名、卷峡,撰者,多有提要或节录其序跋,以见其立言之 旨,是考镜贵州文化学术的重要参考。卷十三 《止榷志 》载吏部 尚书李戴上疏,反映了当时反矿监税使的 斗争中,有关贵州问题的一场争论。
此外,列传虽名公巨卿,亦只 “载黔事,不及其他, ” 远较旧志为详,亦颇得史法。如贵州土司,其制始于元,发展于明,本志特立 《宣慰 》、《故宣慰 》、《土司土官 》三传,就反映 了 当时贵州实际情况。又贵州是 一个多民族省份,本 志 特 立 《诸夷 》一门,虽带有浓厚 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色彩,又多侮辱性称谓 ,然却为我们保存 了考证明代民族分布、族源乃至今天进行民族识别工作的重要资料。本志考证精核,内容详赡,且多订正旧志之 讹,为 后 世 所称
是书见 《千顷堂书目》 《明史 艺文志 》著 录 夕卷 峡 俱作“六十卷” 。其书撰成后, 在黔省流传极少,清代三次修贵州通志,觅得之本均有残缺讹脱。张文德康熙 《贵 州 通志序 》云其“抵黔访求故府,仅得明抚军郭青螺先生 《黔记 》抄本,而残过半” 。卫既齐康熙 (后 ) 《贵州通志序 》云其多方访购,所得之本 “惜亦残缺八卷”
一九六六年,贵州省图书馆汇集北京、上海两图书馆万历刻本残卷夕参以贵州民族研究所从两馆摄制的万历刻本微缩胶卷,油印复制。复制时夕将 书 中讹 落、错 误、颠倒,窜改之处,逐一校正,附校勘记于书后,虽仍缺两卷,然视他本完备精核,且流传较广。 四 ( 万历 ) 黔小志 一卷( 明 ) 郭子 章撰
比书见《千顷堂书目 》 《明史 艺文志 》著 录 刊 本 已佚,郭子幸又撰有 《黔记 》六十卷,见前。
此书撰著时间夕考郭子 攀万历二十七年 ( 1 5 9 9 ) 至三十五年( 1 6 0 7 ) 任贵州巡抚,
疑此书为其抚黔时据其亲所闻见撰成,成书时间当与 《黔记 》先后同时。书成后,清但明伦序道光 《广顺州志 》,即云其访求 “ 《黔小志 》,不可得” 。后世修志,无一采及此书者。 五 ( 万历 ) 黔 纪( 明 ) 黄运昌 撰 明万历年间撰,久佚 是书民国 《平坝县志 艺文志 》 弟一整部著述 著录 《黔纪 》,明黄运昌作” 。又著录 “ 《闽纪 》,明黄运昌作” 。运昌,乾隆 《贵州通志 ·本传 》谓 “平坝人,万历丙午 ( 三十四年,1 6 0 6 ) 举人,官永平守,温 恭 纯 粹 ,著有 《黔纪 》、《闽纪 》
其成书时间,疑即万历年间,天启二年 ( 1 6 2 2 ) 安帮彦之乱以前。书 成 后 是 否刊 行,卷峡多少,均无从考究。惟其书久佚,明清两代修志者皆未采及,是可知也 六、(明 ) 黔 记 ( 清 ) 谭瑞撰 已伙
是书从未著录。刘祖宪道光 《安平县志叙 》云: “宪于范任之初,首议修辑 ( 县志 ) ,而谭瑞之 《黔记 》既无其书,有明末年,屡经兵资。乾隆戊辰 (十三年 ) 之岁,吏房 失 火 ,案犊无存,有志未逮。 ” 又据 《安平县志 》卷九 《选举 》,谭瑞,安平( 今贵州平坝 ) 人,康熙丙午 (五年,16 6 6 ) 举人,曾任华竹知县,著有 《霞庄诗集 》行世。是书撰成时间,疑在 明 清 擅 蜕之际。书已久佚,后世修志无一采及者。
----------------明代私撰六种贵州省志考评------张 新 民
贵州省志的修纂攀始于明代弘治年间。据有关文献记载, 明代官修《贵州通志》今可考者有四
:(一) 明弘治 《贵州图经新志》十七卷,督学沈摩编 ,赵珊纂,其体例如一统志之分属,至明万历 中此书刻版已无存留,今存弘治刻本,民国二十二年(1 9 3 3 ) 影印弘治本、晒兰本和手抄本。
(二) 明嘉靖《贵州通志》十二卷,督学谢东山修,张道纂,杨升庵序,其体例如诸类书之分类,其刻版至万历年间已残缺不全,有明嘉靖三十四年( l 5 5 5 ) 刻本、传抄本和民国二十五年(19 36 )影印本。以上二志流传不广,尤以原刻本较为罕见,弥足珍贵。
(三)明万历《贵州通志》二十四卷,贵州布政使王来贤、督学沈思充等修,许一德、陈尚象等纂,邹元标、应朝卿、江东之等序,其体例兼采弘治、嘉靖二志之所长,而避其所短,续补并增订 明嘉靖末叶及其以后隆庆以迄万历中叶四十余年间的史实、史料和地方文献,此书国内尚待发现,仅 日本东京等经阁藏有原刻本一部,确系流传于国外的罕见珍本,未见影印本或传抄本,近年来国内仅有静电复印本一部,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四)明崇祯《贵州通志》卷数不详 ,龙文光纂修,
据《贵阳府志》得见此书存 目,有待访求,发现和进一步考证
明万历重修 《贵州通志》 ,成书于 明万历丁酉年 (万历二十五年, 公元 15 8 7 年) ,
故又称丁酉志或万历志。全书二十四卷, 其详目如次:
第一卷 省会:舆图,建置沿革、星野、形胜、民赎、军政、学政、城廓、公署、秩祀 第二卷 省会:秩官、题名、名宦
第三卷 首属:安平道辖府、贵宁道辖卫、贵阳府、贵州卫、贵州前卫 第四卷 宣慰司
第五卷 安平道属:威清卫、平坝卫 第六卷 安平道属:安顺州 、普定卫 第七卷 安平道属:镇宁州 、安庄卫 第八卷 安平道属:永宁州 、安南卫 第九卷 安平道属:普安州、普安卫 第十卷 贵宁道属:毕节卫、乌撒卫
第十一卷 贵宁道属:赤水卫、永宁卫、普市所 第十二卷 新镇道属:龙里卫 、新添卫、乎越卫 第十三卷 新镇道属:清平卫 、兴隆卫、黄平所 第十 四卷 新镇道属:都匀卫 第十五卷 新镇道属:镇远府 第十六卷 思仁道属:思州府 第十七卷 思仁道属:石降府 第十八卷 ,兼制:兵戎、粮晌 第十九卷 经略:兴利、修文 第二十卷 经略:厘弊、伤武 第什一卷 艺文:记(上) 第什二卷 艺文:记(下 )
第什三卷 艺文:传、序、解、赞、引、书、文、檄、疏、跋 、语、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