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颈部解剖(局解)

颈部解剖(局解)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7:36:24

第三部分 颈部

【颈部境界】上界---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下界---前面为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全长。 后面为肩峰至第七颈椎棘突的连线。 【体表标志】

1、舌骨:口腔底皮肤与颈前部皮肤相移行处。舌骨体两侧可扪及舌骨大角(寻找舌动脉标志)。 2、甲状软骨:前上部向前突出形成喉结,喉结上缘可触及甲状软骨上切迹。甲状软骨上缘约 平对第四颈椎,颈总动脉在该平面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3、环状软骨:环状软骨弓平对第六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可作为计数气 管软骨环和甲状腺触诊的标志。环状软骨弓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为弹性圆锥 (环甲膜),喉阻塞病人可再此做环甲膜切开。

4、颈动脉结节:即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经其前方。在环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前 缘之间可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向后压迫可止血。 5、胸骨上窝:位于颈静脉切迹的上方,触诊气管的标志。 【颈部层次】

一、皮肤:颈部皮肤较薄,移动性大,皮纹横行。手术宜做横切口,以利于愈合。 二、浅筋膜:含有颈阔肌、浅静脉、皮神经和浅淋巴结等。 1、颈阔肌:颈正中线附近无肌束。受面神经颈支支配。

颈部手术时常作为切口深度标志,切断的颈阔肌应缝合,以免形成较宽的瘢痕。 2、浅静脉:

(1)颈前静脉:较细,无伴行动脉,沿正中线两侧下行,汇入颈外静脉。左右颈前静脉之间 有静脉弓相连,此弓位于胸骨上间隙内,低位气管切开术时注意不要损伤。 (2)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汇合而成。约2/3的人颈外静脉汇入锁骨下

静脉,1/3的人汇入颈内静脉。

颈外静脉虽有一对静脉瓣,但不能有效阻止血液逆流,故上腔静脉回流受阻 时(如右心衰),颈外静脉可明显扩张。颈外静脉管壁与颈深筋膜紧密结合, 颈外静脉破裂时,管腔不易闭合,可致空气栓塞。 3、皮神经:

(1)颈丛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浅出,共四条--枕小、耳大、颈横、锁骨上神经。 颈横神经--横越胸锁乳突肌表面,分为上支和下支分布于颈前区皮肤。 耳大神经--伴随颈外静脉垂直上行至耳廓附近,分布于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至枕部,分布于枕部和耳廓背面皮肤。 锁骨上神经--向外下方分为内中外三支,分布于颈外侧及胸、肩部皮肤。 前三支由C2、C3前支组成,锁骨上神经由C3、C4前支组成。 (2)面神经颈支:自腮腺下缘浅出后走向前下,行于颈阔肌深面,进入并支配该肌。 4、浅淋巴结:

(1)颈前浅淋巴结:沿颈前静脉排列,收纳舌骨下区浅淋巴,输出管注入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或直接注入锁骨上淋巴结。

(2)颈外侧浅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其后缘处,沿颈外静脉排列,收纳枕、耳后及 腮腺淋巴结引流的淋巴,输出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三、深筋膜:包绕颈部肌肉和脏器,分为浅、中、深三层。

1、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形成完整的封套包绕在颈部。在后正中线附着于项韧带,前正 中线左右彼此延续,参与组成颈白线。 构成两个肌鞘、两个间隙、两个腺囊。 (1)肌鞘:分两层包裹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 (2)腺囊:包裹下颌下腺和腮腺。

(3)间隙:胸骨上间隙(颈静脉弓)、锁骨上间隙。

(4)顶:构成颈前三角(颈前区)和颈后三角(颈外侧区)的顶。 2、颈深筋膜中层:内脏筋膜。分为肌部、脏部和血管部。 (1)肌部:包绕舌骨下肌群。

气管前筋膜--贴于肌肉后方、位于气管前方的中层颈深筋膜。

(2)脏部:包绕颈部各个脏器(咽、喉、气管、食管、甲状腺等)。 (3)血管部:构成颈动脉鞘,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 3、颈深筋膜深层:椎前筋膜。覆盖于椎前肌和斜角肌前面,上达颅底,下续胸内筋膜。随锁 骨下血管及臂丛进入腋腔形成腋鞘。

PS.气管前间隙:(pretracheal space) 位于气管前筋膜与包绕气管表面的颈深筋膜中层间, 向下通前纵隔,感染可沿气管扩散至前纵隔。此间隙为气管切开必经之处。 气管切开:安全三角-上为环状软骨,两侧为胸锁乳突肌前缘、尖向颈静脉切迹的三角。 切开时头保持正中位,头尽量后仰,使气管接近体表,避免其他结构的损伤。 咽后间隙:咽后颈深筋膜中层与椎前筋膜之间,向下达食管后间隙,通后纵膈,外侧以颈鞘 为界。此间隙内的脓肿常易引起吞咽困难。

椎前间隙:位于脊柱与椎前筋膜间,颈椎结核脓肿常积于此,形成慢性咽后脓肿,或经腋 鞘扩散到腋腔,形成腋腔冷脓肿。破溃后可经咽后间隙向下达后纵隔。 四、肌肉、深部血管、神经、淋巴结。

根据颈部肌肉位置,分为了颈浅肌与颈外侧肌、颈前肌、颈深肌三群。 1、颈浅肌:颈阔肌,起于三角肌、胸大肌筋膜,止于口角处。由面神经支配。 颈外侧肌: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锁骨内侧端,止于颞骨乳突。副神经支配。 后缘中点为颈丛皮质的浅出点。 2、颈前肌:包括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

(1)舌骨上肌群又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和颏舌骨肌。 二腹肌---前腹起于下颌骨体,后腹起于乳突,以中间腱附于舌骨体。 下颌舌骨肌---起于下颌骨内面,止于舌骨体。 茎突舌骨肌---起于茎突,止于舌骨。 颏舌骨肌---起于颏棘,止于舌骨。

(2)舌骨下肌群又包括肩胛舌骨肌(分上下腹)、胸骨舌骨肌(颈部正中线两侧)、 胸骨甲状肌及甲状舌骨肌(甲状腺手术层次标志)。 舌骨下肌群各肌起点与名称相符,均止于下降舌骨。

舌骨下肌群的神经支配:甲状舌骨肌--舌下神经;其他--颈袢。 3、颈深肌:分为外侧群和内侧群。

(1)外侧群包括前、中、后斜角肌。均起于颈椎横突,前中斜角肌止于第一肋上 面,后斜角肌止于第二肋上面。

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经 过。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可导致压迫,产生相应症状,称前斜角肌综合征。 (2)内侧群包括头长肌和颈长肌,位于脊柱颈段前方,合称椎前肌。 【颈部分区】

以斜方肌前缘为界,分为固有颈部和项部。

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1、颈前区:又名颈前三角。

(1)境界:内侧界为颈正中线,上界为下颌骨下缘,外侧界为胸锁乳突肌前缘。 (2)分区:以舌骨为标志,分为舌骨上下两区。

舌骨上区被二腹肌前腹划分为颏下三角和两侧的下颌下三角。

舌骨下区被肩胛肌上腹分为肌三角(甲状腺区)和两侧颈动脉三角。 2、胸锁乳突肌区:为胸锁乳突肌覆盖的区域。

3、颈外侧区:颈后三角,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被肩胛舌骨肌下腹 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锁骨上大窝)。

Ps.锁骨上大窝:为三角形凹陷,位于锁骨中1/3上方、胸锁乳突肌下份后缘、肩胛舌骨肌 下腹间。

窝底可触及条索状臂丛,其前下方可触及经第一肋上面的锁骨下动脉搏动, 上肢出血可在此压迫止血。

搜索更多关于: 颈部解剖(局解)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 颈部 【颈部境界】上界---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下界---前面为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全长。 后面为肩峰至第七颈椎棘突的连线。 【体表标志】 1、舌骨:口腔底皮肤与颈前部皮肤相移行处。舌骨体两侧可扪及舌骨大角(寻找舌动脉标志)。 2、甲状软骨:前上部向前突出形成喉结,喉结上缘可触及甲状软骨上切迹。甲状软骨上缘约 平对第四颈椎,颈总动脉在该平面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3、环状软骨:环状软骨弓平对第六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可作为计数气 管软骨环和甲状腺触诊的标志。环状软骨弓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为弹性圆锥 (环甲膜),喉阻塞病人可再此做环甲膜切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