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学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
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
知识点1.连接体
连接体问题 Ⅱ
01物体系统称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联系)在一起构成的□为连接体。
2.外力与内力
02之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 (1)外力:系统□03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2)内力:系统□3.整体法和隔离法
04加速度相同的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方法。 (1)整体法:把□05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把一个物体隔离出来单独研究的方法。 (2)隔离法:求□知识点
临界极值问题 Ⅱ
1
1.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01临界(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即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点。
(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02临界状态。 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对应□(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 2.四种典型的临界条件
03弹力F=0。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N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04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动的临界条件是□(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度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05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06F=0。 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T
07a=0,速(4)加速度变化时,速度达到最值的临界条件:速度达到最大的临界条件是□08最大。 度为0的临界条件是a达到□知识点1.多过程问题
多过程问题 Ⅱ
很多动力学问题中涉及物体有两个或多个连续的运动过程,在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物01运动情况和□02受力情况都发生了变化,这类问题称为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多过程问题。体的□
2.类型
多过程问题可根据涉及物体的多少分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多体多过程问题。 3.综合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解决多过程问题的关键
首先明确每个“子过程”所遵守的规律,其次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点,然后列出“过程性方程”与“状态性方程”。
2
一 思维辨析
1.整体法和隔离法是确定研究对象时常用的方法。( )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整体分析时,需要分析内力。( )
3.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总是相等的。( ) 4.相互接触的物体分离时的临界状态是两者没有共同的加速度。( ) 答案 1.√ 2.× 3.√ 4.× 二 对点激活
1.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 kg、
m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大,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3
答案 D
解析 当A、B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两者开始相对滑动,以B为研究对象,设临界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Ag=mBa,得a=6 m/s。由整体法得:F=(mA+mB)a=48 N,所以F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两物体始终没相对运动,B、C错误,D正确。由于地面光滑,故一开始物体就加速运动,A错误。
2.(人教版必修1·P77·科学漫步改编)在探索测定轨道中人造天体的质量的方法过程中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用已知质量为m1的宇宙飞船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m2(后者的发动机已熄灭)。接触后,开动宇宙飞船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如图所示。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F,推进器开动时间为t,测出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变化是Δv,求火箭组的质量m2。
2
答案
Ft-m1 ΔvΔvΔv解析 根据a=得,m1、m2的共同加速度为a=,选取m1、m2整体为研究对象,
Δtt则F=(m1+m2)a,所以m2=-m1。
Δv考点细研 悟法培优
考
点
1
整
体
法
和
隔
离
法
解
决
连
接
体
问
题
Ft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