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三明市2020届高三质量检查A卷(5月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为了防止感染“新冠病毒”,坚持每天使用75%酒精杀菌消毒,故A错误;
B. 高铁“复兴号”车厢连接关键部位所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聚四氟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 2020年3月9日,发射了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其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度单质硅,故C错误;
D. 蜡蛾幼虫会啃食聚乙烯塑料袋,并且能将其转化为乙二醇,将高分子化合物降解为小分子,这项研究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故D正确; 选D。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装置甲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根据电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
N2↑+NaCl+2H2O,故A正确;
B. BaH2中H元素化合价为-1,B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气,H2O作氧化剂,故B错误; C. 实验时,先点燃装置甲中的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后,等氮气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后,再点燃装置丙中的酒精喷灯进行反应,故C正确;
D. Ba3N2遇水反应,BaH2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遇水反应,所以装置乙中的浓硫酸和装置丁中的碱石灰均是用于吸收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丙中,故D正确; 选B。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硼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1mol硼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NA,故A错误;
答案第1页,总10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B. BF3的结构为,1molBF3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3NA,故B正确;
C. NaBH4与水生成氢气,1molNaBH4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氢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故C正确;
D. 硼烯具有导电性,有望代替石墨烯作“硼烯一钠基“电池的负极材料,故D正确; 选A。 4.D 【解析】 【分析】
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是O元素;W形成1个单键,W是F元素;Z形成4个键,Z是C元素;X形成3个单键,通过提供空轨道形成1个配位键,X是B元素。 【详解】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故A正确; B.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减小,原子半径:B>C>O>F,故B正确;
C. 该物质中Li+和之间是离子键,C和O之间是共价键,故C
正确;
D. Z是C元素,碳有多种单质,石墨的硬度很小,故D错误; 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根据原子结构和成键规律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明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递变规律,注意碳元素能形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同素异形体。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对二烯苯苯环上只有1种等效氢,一氯取代物有1种,故A错误;
答案第2页,总10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B. 对二烯苯含有2个碳碳双键,苯乙烯含有1个碳碳双键,对二烯苯与苯乙烯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
C. 对二烯苯分子中有3个平面可能不在同一平面,故C错误;
D. 对二烯苯分子中有2个碳碳双键、1个苯环,所以1mol对二烯苯最多可与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明确官能团的性质和空间结构是解题关键。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开始时溶液显酸性,说明酸的体积大,所以曲线II表示HA溶液的体积,故A正确; B. 根据电荷守,x点存在c(A-)+c(OH-)=c(B+)+c(H+),故B正确;
C. 根据y点,HA和BOH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溶液呈碱性,说明电离平衡常数:K(HA) D. x点酸剩余、y点恰好反应、z点碱剩余,所以三点对应的溶液中,y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D正确; 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侧重考查学生图象分析及判断能力,明确各点溶液中溶质成分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y点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点。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开关连接K1,电极1为阴极,水得电子生成氢气,产生H2的电极反应式是 ,单键可以旋转,所以碳原子 答案第3页,总10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H2O+2e-=H2↑+2OH-,故A正确; B. 当开关连接K2时,电极3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NiOOH+e-+H2O = Ni(OH)2+OH-,故B错误; C. 当开关连接K2时,电极2连接电源正极,电极2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得到O2,故C正确; D. 当开关连接K2时,电极3为阴极;开关应连接K1,电极3为阳极;电极3的作用是分别作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利用NiOOH和Ni(OH)2的相互转化提供电子转移,故D正确; 选B。 8.NaHSO3、CO2 2NaHSO3= Na2S2O5+H2O 水浴加热 Na2S2O5+2Zn+2HCHO+3H2O? 2NaHSO2·HCHO+2Zn(OH)2↓ 吊白块具有强还原性,高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 洗涤、(干燥)、煅烧(高温焙烧) 【解析】 【分析】 (1)Na2SO3溶液呈碱性, NaHSO3 溶液呈酸性; (2)NaHSO3脱水生成Na2S2O5; (3)“反应Ⅳ”反应温度为95℃;根据流程图可知Na2S2O5、Zn、HCHO反应生成NaHSO2·HCHO、Zn(OH)2; (4)吊白块常温时较为稳定、高温下具有强还原性;吊白块微溶于乙醇; (5)氢氧化锌加热分解为氧化锌; (6)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bg滤渣为BaSO4,根据硫元素守恒计算。 【详解】 (1)“反应I”发生后溶液的pH=4.1,溶液呈酸性,说明SO2和纯碱反应的产物是NaHSO3,则反应I的产物是NaHSO3、CO2; (2)NaHSO3脱水生成Na2S2O5,反应的方程式是2NaHSO3=Na2S2O5+H2O; (3)“反应IV”反应温度为95℃,加热的方式最好选用水浴加热;根据流程图可知Na2S2O5、Zn、HCHO反应生成NaHSO2·HCHO、Zn(OH)2反应方程式是Na2S2O5+2Zn+2HCHO+3H2O 95?C95?C32b 233aHCHO+2Zn(OH)2↓; ?2NaHSO2· (4)吊白块常温时较为稳定、高温下具有强还原性,高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过滤”得到的滤液蒸发浓缩时不能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吊白块微溶于乙醇,洗涤时,洗涤 答案第4页,总10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