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升本 国贸专业 选择
1.国际贸易最早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下列商品中适合在商品交易所交易的是( )
A.大豆 B.艺术品 C.鲜活产品 D.工业制成品 3.影响国际分工的首要因素是( )
A. 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 B.自然因素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国家政策 4.为避免重复计算,世界贸易总值以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出口商品( )价计算之和。 A.FOB B.CFR C.CIF D.FOB或CIF都行 5.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于( )
A.地理大发现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二次世界大战后 6.当前国际分工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A.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型分工 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分工 C.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分工 D.企业组织内部分工
7.关于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品实体都需要经过第三国 B.都需要第三方的介入
C.第三方在交易过程中都获得商品的所有权
D.只有在转口贸易中,商品的所有权才向第三方转移 8.关于外贸统计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贸易以国境为界,专门贸易以关境为界 B.总贸易以关境为界,专门贸易以国境为界 C.均以国境为界 D.均以关境为界
9.关于无形贸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的物不具有实物形态
B.在当代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C.不在海关统计中显示而在国际收支帐户中得到反映 D.一国可以采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其进口
10.下列国家中采用总贸易作为统计国际贸易标准的是( ) A.美国 B.德国 C.中国 D.法国
11.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假设食品与衣服的价格分别为: , 。在自由贸易中,本国出口食品,则食品的相对价格 (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之比率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12.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如果本国的衣服与食品部门的工资率的关系为 ,则本国完全专业化于生产( )。
a.服装业 b.食品业 c.食品与服装业 d.无法确定
13.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假设一个国家有服装和食品两个生产部门,并且本国的服装与食品部门的工资率的关系为 ,则本国完全专业化于生产( )。 a.服装业 b.食品业 c.食品与服装业 d.无法确定
14.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假设一个国家有服装和食品两个生产部门,并且这两个部门工资率分别为 与 。要维持自给自足必须有( ): a. b. c. d.
15.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与食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 , , , ,则衣服与食品的出口国分别是( )。
a.本国,外国 b.外国,本国 c.本国,本国 d.外国,外国
16.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与食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 , , , ,则本国与外国的比较优势分别是( ) a.生产衣服,生产食品 b.生产衣服,生产衣服 c.生产食品,生产衣服 d.生产食品,生产食品
17.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与食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 , , , ,则本国与外国的比较劣势分别是( ) a.生产衣服,生产食品 b.生产衣服,生产衣服 c.生产食品,生产衣服 d.生产食品,生产食品
18.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与食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 , , , ,则衣服与食品的进口国分别是( )
a.本国,外国 b.外国,本国 c.本国,本国 d.外国,外国
19.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与食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 , , , ,则两国贸易条件 的取值区间为( )。 a. b. c. d.
20.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如果贸易条件越是接近于出口国的贸易前国内的交换比价则贸易的最大受益者是( ) :
a.进口国 b.出口国 c.世界 d.消费者
21.在 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设衣服与小麦分别是劳动与土地密集型的产品。 已知, , , , ,则B的值必定是( )。 a.B>10 b.B<10 c.B<5 d.B<20
22.在 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设衣服与小麦分别是劳动与土地密集型的产品。已知 ,则必有 ( )。
a.=2/5 b.≤2/5 c.≥2/5 d.<2/5
23.在 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设本国与外国分别是相对劳动与土地充裕型的国家。已
知 , , , ,则B的取值是( )。 a.B>60 b.B>90 c.B≤60 d.B≥60
24.在 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设本国与外国分别是相对劳动与土地充裕型的国家。已知 ,则 必有( )。
a.≥5/3 b.≤5/3 c. <5/3 d.> 5/3
25.依照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如果衣服的相对价格( )因贸易而增加,必定会使劳动的相对工资(W/R)( )。
a.增加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26.依照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如果衣服的相对价格( )因贸易而增加,则这个国家出口的产品是( )。
a.衣服 b.食品 c.衣服与食品 d.无法确定
27.按照雷布任斯基命题,商品与要素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会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向外( )扩展。
a.平行 b.偏向性 c.扭曲 d.平行与扭曲性
28.按照雷布任斯基定理,一个部门的扩大必然伴随着另一具部门的( )。 a.扩大 b.缩小 c.扩大与缩小 d.无法确知
29.现代英国与澳大利亚出现的反工业化倾向,可利用( )定理解释。 a.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b.斯托尔珀-萨缪尔森 c.雷布任斯基 d.要素价格均等化
30.依照琼斯放大效应原理,如果衣服的价格因出口而增加了( ),则劳动的工资率也会因此增加20%以上。
a. 20% b.10% c.30% d.大于20%
31.在今天,部门间贸易在( )国家间占, 主导地位。 a.欧盟 b. 欧亚 c.北美 d. 北欧
32.( )理论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 a.引力模型 b.偏好相似性 c.比较优势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3.( )理论认为,贸易国的福利会因产品品种的增加而增加。
a.垄断竞争理论 b.外部经济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4.日本的贸易立国战略的成功,可用( )解释。
a.比较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5.( )可以解释世界贸易的高度地理集中倾向。
a.引力模型 b.偏好相似理论 c.规模经济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6.斯蒂格利茨-迪克西特模型为现代贸易理论中的( )奠定了基础。 a.引力模型 b.兰开斯特模型 c.垄断竞争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7.( )分析表明,贸易产品的质量越高,则消费者的效用越高。 a.李嘉图 b.俄林 c.弗农 d.林德特
38.( )分析表明,国家间的资源结构越不同,则贸易的可能性越大。 a.李嘉图 b.俄林 c.弗农 d.林德特
39.( )的分析表明,新产品是由发达国家发明并出口的。 a.李嘉图 b.俄林 c.弗农 d.林德特
40.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新产品的发明与出口首先是( )。
a.知识充裕型国家 b.资本充裕型国家 c.劳动充裕型国家 d.知识与资本均充裕 41、“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 ”,这句话出自_____: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弗里德斯希·李斯特 D保罗·克鲁格曼 42、世界贸易组织将_____作为允许发展中国家对某些产业进行保护的依据。 A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B重商主义 C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D贸易乘数理论 43、自由贸易的倡导者约翰·穆勒承认_____是贸易保护的“唯一成立的理由”。 A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B重商主义 C战略性贸易政策 D贸易乘数理论 44、以下哪个不是凯恩斯指出的顺差过大的影响____ A物价下降 B货币供给过多 C利率下降 D资本外流 45、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本质的区别是__: A是否存在国家干预 B是否存在规模经济
C产品是否存在多样化 D是否在限制进口的同时又促进出口 46、____战略性贸易政策效果越好
A产业准入程度越高 B政府信息越完全 C道德风险越大 D市场竞争性越强 47、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判断当时美国和德国处于____阶段。 A畜牧阶段 B农业阶段 C农工业阶段 D农工商业阶段 48、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的措施是____。 A关税 B配额 C进口许可证 D产品技术标准
49、伯兰特-斯本塞模型中,在对方企业不发生相应变化的情况下,一国政府对其企业的生产补贴会导致____:
A被补贴企业利润提高 B未实行补贴国家福利改善 C未实行补贴国企业产出减少 D未实行补贴国利润上升 50、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之所以被冠以“战略”二字,是因为____: A该政策要保护的产业对该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B该政策要保护的企业对该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C政府在制定该贸易政策时候会把对手国的反应考虑在内 D企业在制定生产策略时会把对手的反应考虑在内 51、强调贸易保护对促进就业积极作用的是____:
A重商主义 B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C贸易乘数论 D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52、强调贸易保护有助于缓解货币供给不足的是____:
A重商主义 B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C贸易乘数论 D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