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导学案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
2、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 2、沉淀的转化和溶解 教学过程: 讨论:
1、氯化钠在水溶液里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
2、要使氯化钠饱和溶液析出氯化钠固体,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实验探究: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有何现象?
知识回顾:
1、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2、溶解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_ 。溶解性是物质的_______性质。 溶解性大小跟______________ _有关。
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克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任何物质的溶解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物质的溶解量也是 ,不存在无限可溶解的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0℃
易溶物质 S>10克 可溶物质 S>1克 微溶物质 S>0.01克 难溶物质 小于0.01克 一、Ag+和Cl-的反应能进行到底吗?
【分组实验】向盛有2 mL 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 NaCl溶液。 问题讨论:1、恰好反应没有?2、溶液中还含有Ag+和Cl-?
【继续试验】取上层清液,滴加KI溶液,有何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溶液中依然有Ag+、Cl-存在。沉淀是难溶物,但不是绝对不溶,只不过溶解度很小,难溶物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二、沉淀溶解平衡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______和________的速率相等时,即达到沉淀溶解平衡。
1
(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
以AgCl溶解平衡为例,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逆:沉淀的溶解是一个 过程 等: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
定: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动:动态平衡
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 (4)生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反应的限度 ①25℃时,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②沉淀完全的标志
对于常量的化学反应来说,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沉淀就达完全。 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生成的速率和沉淀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2、沉淀的生成 (1)调节pH法
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氯化铁。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沉淀剂法
++
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的溶解 (1)原理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只要不断________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平衡就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沉淀溶解。 (2)方法 ①酸溶解法
2
难溶电解质CaCO3、FeS、Al(OH)3、Cu(OH)2可溶于强酸,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盐溶液溶解法
Mg(OH)2能溶于NH4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淀的转化 (1)实质
________________的沉淀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的沉淀。两种沉淀的溶解度差别________,沉淀越容易转化。 (2)应用
①锅炉除水垢
Na2CO3盐酸+
水垢[CaSO4(s)]――→CaCO3(s)――→Ca2(aq)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界中矿物的转化
氧化、淋滤渗透,加闪锌矿ZnS?
原生铜的硫化物――→________溶液――→________ 和方铅矿PbS?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活动:
一、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及其应用 1.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因:
①温度:温度升高,多数沉淀溶解平衡向________的方向移动。 ②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________的方向移动。 ③同离子效应: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构成微粒相同的物质,沉淀溶解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
④能反应的物质:加入可与难溶电解质溶解所得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沉淀溶解平衡向________的方向移动。 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沉淀的生成、溶解及其转化,均是利用了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可以促使沉淀溶解或沉淀生成。如CuS的溶解度很小,不溶于稀酸,但在氧化性酸中却可以溶解。CuS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uS(s) Cu2+(aq)+S2-(aq),
3
氧化性酸可氧化S2-,使S2-浓度减小,促进沉淀溶解。 注意 在沉淀的生成中,就是利用同离子效应原理,加入过量沉淀剂使沉淀离子沉淀完全的,而沉淀的溶解及转化,就是加入能消耗难溶电解质离子的方法促进其溶解或转化的。 典例1 现向含AgBr的饱和溶液中:
(1)加入固体AgNO3,则c(Ag+)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加入更多的AgBr固体,则c(Ag+)________;
(3)加入AgCl固体,则c(Br-)________,c(Ag+)________; (4)加入Na2S固体,则c(Br-)________,c(Ag+)________。 变式训练1 有关AgCl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gCl沉淀溶解平衡时速率为零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 二、溶度积 1.溶度积Ksp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强电解质AmBn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质的离子与该固态物质之间建立动态平衡,叫作沉淀溶解平衡。这时,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叫作溶度积,用Ksp表示。 2.表达式
AmB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s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度积与离子积的关系
通过比较溶度积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Qc____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 Qc____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c____K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直至溶液饱和。
注意 (1)溶度积Ksp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难溶电解质一定时)。 (2)溶度积与溶解度均可表示物质的溶解性。
(3)相同类型的物质,溶度积越小,其溶解度越小。
典例2 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 mol3?L-3,Ksp[MgF2]=7.42×10-11 mol3?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1 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 变式训练2 已知Cu(OH)2(s) Cu2++2OH-,Ksp=c(Cu2+)c2(OH-)=2×10-20 mol3?L-3。
(1)在CuSO4溶液中c(Cu2+)=0.020 mol?L-1,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pH在________范围。
(2)要使0.2 mol?L-1 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Cu2+)降为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调整pH=________。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