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祖父的园子》观课报告
《祖父的园子》观看报告
对于本课的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王老师运用了
“小练笔”这一环节,出示了例子“——了,就像——似的。——愿意——就——。”让学生仿照书上的句子来想象写,写出园子里其他事物的自由。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入一层,而且降低了学生直接写的难度,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句子,通过当时的学生反馈来看,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很好地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是篇略读课文,语言很美,篇幅很长。开课,王老师围绕着“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展开,随后又巧妙地用“萧红怎么会知道园子的快乐呢?”这样一个过渡,然后让学生圈出“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的事情,在师生交流中,师生合读中,我们感受到了萧红的快乐的童年。最后,老师却在大家沉静在快乐中时,又抛出了鲁迅对萧红《呼兰河传》的评价,利用认知的冲突激发了学生对《呼兰河传》的阅读欲望。
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围绕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实践能力提高。新课程导入或情景创设自然流畅,能恰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及时的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有效评价学生学习。本节课朗读形式多样,最突出的是教师和学生配合着朗读,读出了园子
的自由,同时,教师起到了示范朗读的效果,使学生越读越有感情。还有后面的教师配乐朗读更升华了文章的情感
另外,还有一些小建议,希望在课堂上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老师尽量少说,多激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