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
P3为待定点,观测了高差h1?h5观测路线长度相等,现选 取P3点的髙程平差值为参数,试求P3点平差后高程的权。
图6-7所示的水准网中,A为已知点,C、D为待定点,同精度观测了 4条水准路线髙差,现选取h3为参数,试求平差后C、D两点间高差的
?权。
有一三角网如图6-8所示,A、B为已 知点,C、D为待定点,观测了L1-L6个角度,试用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求平差后∠ABC的权。
在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中,若有平差
?+?,试写出求ψ的协因ψ数的值函数 ψ=?xx0t表达 式。
在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中,平差值函数
和改正数向量V是否相关?试 说明原因。
§6-3 综合练习题
. 16 如图6-9所示,已知髙程为HA=53m,HB=58m,观测线路等长,测得高差为:h1 =2. 95m,h2 =2,97m,h3 =2. 08m,h4=2. 06m,现令P点的
?,试按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求:高程平差值为参数x(1)观澜髙差的平差值
??? 的权倒数。 、P点髙程的平差值(2)P点髙程的平差值xhQXX;
在图6-10所示的水准网中,点A的髙程HA=,P1 -P4为待定点,观测髙差及路线长度为:
h1=, S1=2: h2= m, S2=2: h3= m, S3=1:
h4= m, S4=2: h5= m, S5=1: h6= m, S6=2:
h7= m, S7=2。
若设P2点高程平差值为参数,试: (1)列出条件方程; (2)求出法方程;
(3)求出观测值的改正数及平差值;
(4)平差后单位权方差及P2点高程平差值中误差。
有测角网如图6-11所示,A、B 为已知点, C、D、E为待定点,观测了 8个角度。若按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平差,
(1)需设哪些量为参数? (2)列出条件方程。
如图6-12所示的测角网中,A,B为已知点.C,D为待定点观测了6个角度 观测值为
L1=40°23′58″,L2=37°11′36″; L3=53°49′02″,L4=57°00′05″; L5=31°59′00″,L6=36°25′56″。 若按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平差, (1)需设哪些量为参数? (2)列出条件方程;
(3)求出观测值的改正数及平差值
在图6-13的测角网中,A,B点为已知点P1、P2点 为待定点,已知起算数据如下::
坐标 点号 X Y B A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