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分布的有关知识,理解答题即可。 6.【答案】D
【解析】解:北京的杨洋同学每天约7:10到达学校,在小寒节气前后,北京的日出时间比平时会更迟,此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季节,是西北风盛行的季节,会出现“树梢上喜鹊窝随风摇晃”的景象。 故选:D。
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本题考查了地球的公转及产生的地理意义,难易适中。 7.【答案】A
【解析】解:由图中地图可知,图中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方向标,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此时小顺要去中国书城,应该是面朝南,再向左转。 故选:A。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了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8.【答案】B
【解析】解: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中出发点到中国书城的图上距离约4厘米,实际距离是240米,所以比例尺大约是1:6000。 故选:B。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理解解答即可。 9.【答案】C
【解析】解:由题目可知,山西削面和河南烩面是以本省的省区名称命名,延吉冷面是以地级市名称命名,只有兰州拉面是以本省的行政中心命名的。 故选:C。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省级行政中心。 10.【答案】D
【解析】解: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以上四个选项中,湘是湖南省的简称,云是云南省的简称,渝是重庆市的简称,晋是山西省的简称,因此小颖和妈妈决定品尝山西削面,那么该铺位的招牌可能是晋宝章。 故选:D。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
第13页,共18页
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省区的简称。 11.【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2011~2018年,我国人口的总量持续增长,只是有的年份增长更多,有的年份增长更少,2016年是人口净增最多,但不是人口总量最大,净增长量在2016年增长较快,增长最少的年份是2018年。结合题意。 故选:A。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D
【解析】解: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三次进行了人口政策的调整,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口的健康发展。 故选: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国情及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 13.【答案】B
【解析】解:由图中天气预报符号图可以看出,这次运动会当中出现了小雨天气,所以说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些遗憾。 故选:B。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14.【答案】C
【解析】解:由北京市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北京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在10月份召开运动会是合理的,因为此季节秋高气爽,晴天多。 故选:C。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属海河水系,北京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本题主要考查北京的气候特征。 15.【答案】D
【解析】解:由晋江市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最适合举行运动会的时间是10、11月,降水少,气温较高。 故选:D。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第14页,共18页
16.【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关于图中各地形区的特征描述,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是4000米;横断山脉是山高谷深,南北延伸;四川盆地盆地内部是中间低、四周高;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势低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故选:D。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不同地形区的特点不同。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特点,牢记即可 17.【答案】C
【解析】解:由图中地势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注入海洋,沟通了东西交通, 故选:C。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熟记我国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 18.【答案】C
【解析】解: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有利于东部湿润气流深入内地,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在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冷空气可以长驱直下,东部地区冬季普遍气温较低, 故选:C。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熟记我国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 19.【答案】B
N 纬线与黑龙江黑河与云南省腾冲县一线的人口分界线相交于四【解析】解:我国32°
川盆地的西部,结合题意。 故选: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地理界线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B
【解析】解:我国气候复杂,西北内陆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故A错误;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受季风影响大,季风气候显著,故B正确;
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故C错误; 受地形影响,青藏高原夏季凉爽、冬季寒冷,故D错误。
第15页,共18页
故选:B。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考查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21.【答案】B
【解析】解:由图可知,①表示的民居是分布在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而寒冷,降雪多,故不正确;②表示的廓桥主要分布在浙闽地区,是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故正确;③地坑土窑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少,故不正确;④黎族船型屋是黎族民居建筑的一种,流行于海南的黎族聚居区,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故不正确。 故选:B。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 本题考查了气候类型分布及与民居的关系,需重点掌握记忆。 22.【答案】A
【解析】解:由上题可知,廓桥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上四句诗中,“漫步吟清溪水月,凭栏眺古道烟霞”最适合挂在廓桥上,意为站在桥上看小河;其他三幅对联适合挂在北方地区。 故选:A。
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地理,我们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本题考查我国气候有关知识,要知道我国气候特点及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3.【答案】C
【解析】解:由题目可知,台风“利奇马”首次登陆之前是在东海海域活跃,地点是浙江东部沿海的温岭,台风到来同时会带来狂风和暴雨,风力较第二次登陆时更强。 故选:C。
在我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旱情。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24.【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台风“利奇马”第二次登陆时,是在青岛市登陆,从纬度看大
N,从经度看是在120°E。 约是在36°
故选:D。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中经纬度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第16页,共18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