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3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3Word版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9:07:09

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

预习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范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少从舅氏胡安国受《春秋》。登进士第,授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始至,帅将斩人,如圭白其误,帅为已署不易也。如圭正色曰:“节下奈何重易一字而轻数人之命?”帅矍然从之。自是府中事无大小悉以咨焉。

召试秘书省正字。秦桧力建和议,金使来,无所于馆,将虚秘书省以处之。如圭亟见宰相赵鼎曰:“秘府,谟训所藏,可使仇敌居之乎?”鼎竦然为改馆。既而金使至悖傲,议多不可从,中外愤郁。如圭与同省十余人合议,并疏争之,既具草,骇遽引却者众。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桧怒。通判荆南府。荆南旧户

①②

口数十万,寇乱后无复人迹,时蠲口钱以安集之,百未还一二也。议者希桧意,谓流民复而增口钱,有司日下书责偿甚急。如圭白帅,悉奏蠲之。

以病请祠。时宗藩并建,储位未定,道路窃有异言。如圭在远外,独深忧之,掇名臣奏章凡三十六篇,合为一书,囊封以献,请深考群言,仰师成宪,断以至公勿疑。 或以越职危之,如圭曰:“以此获罪,奚憾!”帝感悟,谓辅臣曰:“如圭可谓忠矣。”即日下诏以普安郡王为皇子。

起如圭知泉州。南外宗官寄治郡中,挟势为暴,占役禁兵以百数。如圭以法义正之,宗官大沮恨,密为浸润以去如圭,遂以中旨罢,领祠如故。僦舍邵武以居,士大夫高之,学者多从之质疑。卒年五十九。

如圭忠孝诚实,得之于天。其学根于经术,不为无用之文。所草具屯田之目数千言,未及上,张浚视师日,奏下其家取之,浚罢,亦不果行。有集十卷,皆书疏议论之语,藏于家。

(选自《宋史·范如圭传》,有删改)

注①蠲(juān):减免。②口钱:人头税。③外宗:外戚。 指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 (1)少从舅氏胡安国受《春秋》。( ) (2)自是府中事无大小悉以咨焉。( ) (3)金使来,无所于馆。( ) (4)秘府,谟训所藏。( )

(5)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

( )

(6)遂以中旨罢,领祠如故。( ) (7)所草具屯田之目数千言。( )

巩固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19分)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

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会罢副使,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

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仇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拜主客郎中,.

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工部侍郎。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赠工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许骧传》,有改动) 指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 (1)世以财雄边郡。( ) (2)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 ) (3)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 ) (4)自今请以隶军。( ) (5)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 ) (6)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B.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C.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D.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狄人,因其主要分布在成周雒邑以北,又称北狄,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成为中原人对北方各族的泛称。

B.廷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C.配流,是古代自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他自幼颇有风骨,异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

B.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衡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去世后赠官工部侍郎。

C.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分寸得当。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得到了从轻处罚;对流配犯人打击报复的现象提出中肯意见。

D.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2)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

?导学号37740235?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19分)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也。年十余岁,诣同县乐隐受学。后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招随卒业。值京都乱,苗、隐见害,招俱与隐门生史路等共殡敛隐尸,送丧还归。道遇寇钞,路等皆悉

散走。贼欲斫棺取钉,招垂泪请赦。贼义之,乃释而去。由此显名。东诣太祖。太祖将讨袁谭,而柳城乌丸欲出骑助谭。太祖遣诣柳城。到,值峭王严,以五千骑当遣诣谭。又辽东太守公孙康遣使韩忠赍单于印绶往假峭王。峭王大会群长,问招:“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忠曰:“我辽东在沧海之东,拥兵百万,曹操独何得为是也?”招呵忠曰:“曹公允恭明哲,翼戴天子,宁静四海。汝君臣恃险远,背违王命,欲擅拜假,方当屠戮,何敢慢易咎毁大人?”便捉忠头顿筑,拔刀欲斩之。峭王惊怖,左右失色。招为峭王等说祸福所归,皆下席跪伏。太祖灭谭,署招军谋掾。文帝践阼,出为雁门太守,寇钞不.断。招既教民战陈,又表复乌丸五百余家租调,使备鞍马,远遣侦候。虏每犯塞,勒兵逆击,来辄摧破,吏民胆气日锐,荒野无虞。又构间离散,使虏大结怨仇。招出,大破之。寇贼静息。招乃简选有才识者,诣太学受业,还相授教,数年中庠序大兴。郡井水咸苦,民远汲流水,往返七里。招..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其治边之称,百姓追思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改动) 注①太祖:帝王庙号,这里指魏太祖曹操。 指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 (1)值京都乱,苗、隐见害。( ) (2)贼义之,乃释而去。( ) (3)太祖遣诣柳城。( ) (4)曹操独何得为是也?( )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

B.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

C.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

D.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印绶,旧时称印信(以作凭证)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丝带,佩带在身。

B.“公”古代对人的一种敬称,如“袁公”“明公”等。敬称还有“陛下、单于、阁下、台端”等。 C.席,古人专用的坐具,不用作卧具,用草或苇子编成。古人习惯在地上铺席,坐在席上。 D.太学,古学校名,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汉武帝时期始设太学,立五经博士。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牵招有情有义,打动强盗。他的老师乐隐被害,牵招和乐隐门生史路等人收殓其尸首,归途中遇强盗抢劫,史路等逃跑,牵招含泪请求得以幸免。

B.牵招胆气过人,征服峭王。袁、曹、公孙三方均想争取峭王,牵招对比分析了只有曹公为正宗,呵斥并要杀掉公孙康派来的韩忠,在场人极为震恐。 C.牵招有勇有谋,静息边乱。他任雁门太守时,教百姓打仗列阵,派他们去深入侦查,打败过敌人;又用离间计使敌人之间大结怨仇,然后主动出击,消灭寇贼。 D.牵招为民谋利,治边有方。牵招挑选有才识的人,送他们到太学读书,还亲自教他们,使学校大

兴;郡里井水又咸又苦,他引水入城,百姓深受其益。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汝君臣恃险远,背违王命,欲擅拜假,方当屠戮,何敢慢易咎毁大人?

(2)虏每犯塞,勒兵逆击,来辄摧破,吏民胆气日锐,荒野无虞。

?导学号37740236?

答案与解析

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文言句式

预习练

(1)省略句,省略主语“范如圭” (2)省略介词“以”后的宾语 (3)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于馆无所” (4)判断句,无标识判断 (5)“以……之罪”是介词结构后置 (6)省略句,省略主语“范如圭” (7)定语后置句,“数千言”应在“屯田之目”前

参考译文 范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少年时代跟随舅舅胡安国学习《春秋》。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刚到武安军时,正碰上统帅准备杀人,范如圭指出统帅的失误,统帅认为已经签署命令不能轻易改变。范如圭严肃指出:“你怎么能够如此看重改动一字而轻待部下数人的生命呢?”统帅惭愧地接受了他的意见。自此以后,官府中事无巨细均要向范如圭咨询、请教。

召入朝廷担任秘书省正字。秦桧竭力推行和议政策,金朝使者到达后,没有地方做客馆,秦桧准备腾出秘书府让金使居住。范如圭立即进见宰相赵鼎说:“秘书省府,是收藏有关历朝谋略和经验教训的文书、典宪的重要部门,怎么能让仇敌在此居住呢?”赵鼎面有惧色,很快为金使改换了住所。后来金使到达后态度倨傲,目中无人,许多意见使人难以接受,激起朝廷内外的一片愤怒。范如圭和同省的十几个人共同商议,联合上奏疏争论这件事,写成草稿以后,害怕而很快退却的人很多。范如圭独自写信责备秦桧歪曲真理、违背师训、忘却世仇、丧权辱国的罪行,并指出:“你如果不丧心病狂,怎么会如此做,这必将遗臭万年!”秦桧极为愤怒。担任荆南府通判。荆南府原有居民几十万户,金人入侵后荒无人烟,当时虽发布诏令免除百姓人头税来安定聚集人口,还乡的还不到百分之一二。讨论的人迎合秦桧的意旨,就说流亡在外的人已逐渐还乡而增加了人头税,有关官吏天天发下文书责成交纳非常急迫。范如圭将这些情况报告了地方统帅,并上奏全数免除了这些积欠的赋税。

因病要求任祠禄官。当时南宋宗室封地同时设立,太子的人选一直没有确定,朝野上下对此事议论纷纷。范如圭虽远离京城,仍对太子未立感到深深的忧虑。选取名臣的奏章共三十六篇,合编为一本书,用口袋封好送给皇帝,请求深切考察众人的言谈,上承学习已有的榜样,用最公正的态度不要疑虑。有人以越职的罪名威胁他,范如圭回答:“如果仅仅因为这件事而获罪,没有什么怨恨!”宋高宗终受感动而醒悟,对手下大臣说:“范如圭可以称得上忠了。”当天下诏立普安郡王为皇太子。

起用范如圭担任泉州知州。南宋皇室外戚宗官长期寄居在泉州郡中,他们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强行役使禁兵数以百计。范如圭依法严惩了这些不法之徒,这些皇室亲属大为恼怒,写了一份极尽诬蔑、诽谤之言的密奏以赶走范如圭,于是范如圭因御旨革职罢官,仍像过去一样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 预习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范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少从舅氏胡安国受《春秋》。登进士第,授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始至,帅将斩人,如圭白其误,帅为已署不易也。如圭正色曰:“节下奈何重易一字而轻数人之命?”帅矍然从之。自是府中事无大小悉以咨焉。 召试秘书省正字。秦桧力建和议,金使来,无所于馆,将虚秘书省以处之。如圭亟见宰相赵鼎曰:“秘府,谟训所藏,可使仇敌居之乎?”鼎竦然为改馆。既而金使至悖傲,议多不可从,中外愤郁。如圭与同省十余人合议,并疏争之,既具草,骇遽引却者众。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桧怒。通判荆南府。荆南旧户①②口数十万,寇乱后无复人迹,时蠲口钱以安集之,百未还一二也。议者希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