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4)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4)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8 14:16:11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

(一) 七 年 级 (上)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

1.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3.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十则》中亦有阐述: , 。

4.时至今日,儒家提倡的许多为人为学之道仍使我们受益匪浅。请写出《论语》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名言。(句..子意思要完整)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6.陈新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收获很大,他对孔子《论语》中“ , 。”这句话体会更深了。这句话也表达了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7.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中,还记载有类似意思的孔子的两句话: , 。

8.《论语》中,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的句子是

,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以上这点,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9.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10.曹操在《观沧海》一诗中体现了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 ; , 。” 1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

1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13.《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 , 。

1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 。 15. ,浅草才能没马蹄。

16.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以动衬静,使用对偶方法,描写乡村夏夜恬静之美的句子是: , 。 17. ,听取蛙声一片。 18.旧时茅店社林边, 。

19.《天净沙 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 。

20.×××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不好受。感叹之中,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 ,

”不觉脱口而出。这句话也是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 21.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主旨句是 。

22.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23.《龟虽寿》中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 。 2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

25.开轩面场圃, 。(《过故人庄》)

26.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它们是 , 。

27.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 ”。

28.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 。(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 29.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通过幽静环境的描写表现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诗句是:“ , ”

30.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31.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32.《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

, 。 33.晏殊的《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两句是: , 。 34.正入万山圈子里, 。 35.争渡,争渡, 。

36. ,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观书有感》)

37.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 “ , 。” 38.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人要进步,就必须不断吸取新知的诗句是: “ , 。”

39.谈到写文章、做学问必须有生活积累,有新鲜的材料,才能进入较高的境界,人们常引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一句名诗:“ , 。”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一shùn( )间 ②yí( )然自得 ③àn( )然缥缈 ④静mì( ) ⑤ɡū( )负 ⑥diàn( )污 ⑦zhù( )蓄 ⑧苦心孤yì(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项为之强( ) ②鞭数十,驱之别院( ) ..③或凭或立( ) ④去后乃至( ) ..

⑤其家甚智其子( ) ⑥元方入门不顾( ) ..⑦吾日三省吾身( ) ⑧天雨墙坏( ) ..

四、属对练习。

①上联:雪漫长天寒梅独俏 ②上联:枫叶经霜艳 下联: 下联: ③上联:亭闲有竹春常在 ④上联:一夜春风至 下联: 下联: 五、诗歌欣赏。

1. 观 沧 海 (曹操) 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所想。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 次北 固 山 下 (王湾) ?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作者从炼意着眼,用“ ”“ ”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 3. 钱 塘 湖 春 行 (白居易) 下列是对这首诗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是( )。

A.首句从孤山寺到贾亭,写诗人的行踪;第二句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B.三、四两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C.五、六两句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

D.最后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

4. 西 江 月 (辛弃疾)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了夏夜美景,“惊鹊”、“鸣蝉”以动衬静,表现出夏夜情趣。 B.“稻花香里”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着力表现诗人陶醉在累累硕果的欢乐之中。 C.“七八个星”两句是说几颗明星闪烁在天边,点点疏雨洒落在山前,语言清新形象。 D.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反映了诗人面对丰收在望情景的喜悦之情。 5. 天 净 沙 秋 思 (马致远) ?对《天净沙 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天净沙”是 名,“秋思”是 名。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 6. 龟 虽 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对曹操《龟虽寿》一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共十四句,最后两句是入乐歌唱时加上去的,和全诗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

B.开头四句,以神龟和螣蛇为喻,说的是人的寿命有限。但其言外之意则是,像神龟和螣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体现了作者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是诗人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体现了诗人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是针对一般人的观点说,这句话其实也是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迷信说法的否定。

7. 过 故 人 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下面是对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 )。

A.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可以算是田园诗。

B.开头两句是叙事,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主人待客仅用鸡黍(泛指饭菜,杀鸡待客),客人一请就到,说明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友谊极深。

C.第三、四、五、六句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由写景转而写人事。写出了树木的繁茂,青山的遥远以及把酒话桑麻的心旷神怡。

D.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从接受邀请、赴宴、喝酒一直写到辞别,用的都是口语,写得淡而无味。 8.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中第一句通过写景,既点明了 ,又暗写了诗人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关

切。诗中还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客观事物以人的情感,将其人格化,诗人托付 将 寄给朋友,把自己对朋友的慰藉带到遥远的夜郎西。

?下列对该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①—③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①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②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

③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的这首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的这首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10. 夜 雨 寄 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选出下列对诗中用字品析不恰当的一项( )。

A.首句中两个“期”字,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次句中的“涨”,既表现凄凉、萧瑟的景色,也写出了诗人羁旅之愁,思归之苦的深重。 C.“剪烛西窗”是诗人对友人询问归期的肯定回答,让友人得到安慰。

D.诗中的“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11.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对下面的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柔和幽静的水边夜色图,透露出淡淡的喜悦之情。

B.第二句前四个字点出上一句所写景色的时间、地点,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则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才由此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C.歌女唱什么是由听者定的,因此“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贵族官僚。 D.三、四两句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未来串成一线,传达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读来发人深省。

12. 浣 溪 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 时的生活和心情。

?词中“ , ”一联工整流畅,风韵天然,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

?这首脍炙人口的词,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全词所有的思绪都由“ ”字而来。 13.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特点,请选择一个方面赏析。

14. 如 梦 令 (李清照)

下面是李清照《如梦令》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 (一) 七 年 级 (上)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 1.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3.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十则》中亦有阐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