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深度预测试卷及答案(1)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深度预测试卷及答案(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9:46:45

报名、考试、政策、技巧、资料-专业团队解答

2.【答案】A。解析:幼儿早期的语言功能有表达情感、意动和指物三个方面。最初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以后才逐渐分化,这体现了幼儿的语法发展是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3.【答案】C。解析:在婴儿期,婴儿常常通过哭、喊、扔东西来吸引成人的关注。这反映了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使用工具.故选C选项。

4.【答案】D。解析: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会出现心理发展的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题干中幼儿刚满周岁时,突然变得不再顺从成人,正因为其处于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5.【答案】C。解析:幼儿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具有表面性。A选项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实践之上的,4岁半的幼儿不具备如此丰富的生活经验。B选项,生命是内在属性,幼儿不具备通过内在属性进行分类的能力。而C选项,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正是表面性的体现。

6.【答案】B。解析:园本课程指以幼儿园之“本”为基础的课程,是在幼儿园现实的基础上编制的与幼儿园的资源、师资等条件相一致的课程,由幼儿园自行开发和管理。

7.【答案】D。解析: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启发儿童、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只有放开让幼儿进行创造,才能培养真正的人才。

8.【答案】B。解析: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

9.【答案】B。解析:独自游戏是指儿童独自玩耍,尚没有出现玩伴意识的一种游戏形式。题干中幼儿没有意识到其他儿童的存在,说明其处于独自游戏阶段。 10.【答案】B。解析:幼儿生活常规是以幼儿为建立依据的。 二、简答题 11.【参考答案】

教师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介入游戏:

(1)作为旁观者介入:教师在一旁观察儿童游戏,并有语言或非语言信号(如:点头、微笑)来表示对幼儿游戏的关注,让幼儿感受来自教师的支持和赞同。

广东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www.gdkaoshi.org/jszgz.html

报名、考试、政策、技巧、资料-专业团队解答

(2)作为管理者介入:教师不参与游戏,但积极地帮助幼儿为游戏做准备,并随时为正在进行的游戏提供帮助,如回应儿童关于材料的要求,协助儿童布置环境,提出适当的建议以延伸儿童的游戏等。 (3)作为共同游戏者介入:教师作为孩子们平等游戏伙伴积极参与儿童游戏,通常扮演小角色,并通过一些策略进行暗示,间接对游戏产生影响。这时教师一般遵循游戏的原有进程。让幼儿主宰游戏。 (4)作为游戏带头人介入:通常儿童很难自己开展游戏或正在进行的游戏难以拓展下去的时候,教师积极地参与儿童游戏。通过提议新的游戏主题、介入新的道具或情节元素以扩展已有的主题等方式,对儿童游戏施加更多的影响。 12.【参考答案】

(1)应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投放开放性材料; (2)应投放与儿童的年龄特点相符的活动材料; (3)应投放数量充足和形式、功能多样的材料; (4)应投放能满足不同水平儿童发展需要的材料; (5)应投放具有启发性、可操作性、探索性的材料; (6)在投放材料时.可充分利用家庭、社区、互联网等资源。 三、论述题 13.【参考答案】

我同意这种说法,理由有三: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一日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外,幼儿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游戏。即便是生活、劳动、学习等活动.幼儿也常常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的,或是将生活、学习、劳动的过程变成游戏活动。幼儿喜欢游戏,还喜欢把他们的一切活动游戏化。

(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广东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www.gdkaoshi.org/jszgz.html

报名、考试、政策、技巧、资料-专业团队解答

幼儿喜爱游戏并且不断进行游戏,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较低,但发展的速度却很快。幼儿身心的快速发展是以幼儿的多种需要——运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操作和探索的需要等的满足为前提的。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这些需要很难在真实生活中得到充分满足。为解决身心发展需要及其在现实中与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幼儿创造并参与游戏,到游戏中去满足需要,适应生长。 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幼儿游戏的水平,幼儿所玩的游戏内容、形式等与其实际身心发展水平是相一致的。因此,也可以说游戏是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主要活动。 (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

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这种学习与其他形式的学习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学习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

幼儿需要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成长,没有游戏的童年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非常巨大的负面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14.【参考答案】

(1)案例中这个时期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①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②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2)正确做法:成人不能够对儿童行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或是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人格。成人要在确保儿童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会正确的方法。 15.【参考答案】

幼儿的情绪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情境、外部性。即随外部情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或者减弱或者加剧。

(2)激动、冲动性。即高兴时马上会手舞足蹈、笑逐颜开;愤怒时马上会咬牙切齿、暴跳如雷。

广东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www.gdkaoshi.org/jszgz.html

报名、考试、政策、技巧、资料-专业团队解答

(3)暂时性。即指某种情绪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就是大人不管他,到一定时间后,这种情绪也会变化的。

(4)与生理需要有关。特别是在婴儿时期更为明显,饥饿与身体不舒适时就会哭,吃奶时就会笑。2~3岁的幼儿也会常常因为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情绪表现不好。 帮助幼儿调节不良情绪有以下几种方法: (1)转移法。转移幼儿注意,化抱怨为幽默。

(2)冷却法。暂时置之不理,没有“观众”看戏,“演员”也没劲。

(3)想象和暗示法。通过树立榜样的方法,如故事中的人物,来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情感。 (4)情绪的宣泄。每一个幼儿在生活中都可能遭到冲突、挫折,而表现出不良情绪反应,成人应给予幼儿情绪发泄的机会。唱歌、游戏、运动是情绪宣泄、疏导和升华的重要途径。 五、活动设计题 16.【参考设计】 一、主题网络图

广东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www.gdkaoshi.org/jszgz.html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报名、考试、政策、技巧、资料-专业团队解答 2.【答案】A。解析:幼儿早期的语言功能有表达情感、意动和指物三个方面。最初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以后才逐渐分化,这体现了幼儿的语法发展是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3.【答案】C。解析:在婴儿期,婴儿常常通过哭、喊、扔东西来吸引成人的关注。这反映了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使用工具.故选C选项。 4.【答案】D。解析: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会出现心理发展的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题干中幼儿刚满周岁时,突然变得不再顺从成人,正因为其处于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5.【答案】C。解析:幼儿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具有表面性。A选项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实践之上的,4岁半的幼儿不具备如此丰富的生活经验。B选项,生命是内在属性,幼儿不具备通过内在属性进行分类的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